用好无形资产 发展县域经济──“沙县小吃”现象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沙县,土肥水美,农林资源十分丰富,但最负盛名的当属它的饮食服务业了。“沙县小吃”成为继兰州拉面之后中国又一个风味小吃品牌。1999年,沙县外出经营小吃的有2万多人,在这些人当中,不乏外出经营小吃积累了一定资金再返乡投资者,对发展沙县经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截止1999年2月,在省内,光是福州城就有1000多家沙县小吃店.厦门也有600多家。在省外,自1998年汕头出现第一家沙县小吃后,一年之间就发展到280多家。现在深圳、湖南、江浙、新疆一带,沙县小吃也开始落地生根了。近年来沙县的发展,引起了各界的瞩目。一个小小县城,因其独具特色的饮食服务业而扬名天下,而这特色不是‘大”菜,却是“小”吃。而今这“沙县小吃”不仅是沙县启动经济的支点,更被注册为本行业集体商标,成了全县的一笔无形财富。一、沙县小吃名牌的产生“沙县小吃”最初只在邻近的三明市区里以这个字号出现的。1996年三明市举办6·16招商会,在系列活动中特别策划了一个“小吃展”,各县小吃争奇斗妍,其中又以沙县小吃花色最多,口味最美。一时食者如云,赞不绝口。自此,沙县小吃的名声一下传杨开来,于是,该县到全省各地经营小吃的人一下多了起来。经营小吃本小利大,许多经营者...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开放潮》 2000年12期
出版日期 2000年12月2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