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镜和粪便隐血试验及新型风险评估筛查方案在徐州市人群结直肠癌筛查中应用效果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比较结肠镜、免疫法粪便隐血实验(FIT)和新型风险评估筛查方案在徐州市人群结直肠癌(CRC)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于徐州市鼓楼区、云龙区、泉山区招募4 280名50~74岁对象,按1∶2∶2比例随机分配为结肠镜组(863名)、FIT组(1 723名)和新型风险评估筛查方案组(1 694名)。新型风险评估筛查方案组经过风险评估后高风险者邀请接受结肠镜检查,低风险者邀请接受FIT检查,所有FIT阳性者均邀请进行结肠镜检查。计算并比较各组结肠镜参与率[(完成结肠镜人数/邀请参与结肠镜人数)×100%]、结直肠病变检出率[(确诊人数/完成结肠镜人数)×100%]、结肠镜资源负载(完成结肠镜检查人数/确诊进展期肿瘤人数)和FIT资源负载。结果4 280名对象年龄为(61±6)岁,其中男性1 816名(42.43%),不同筛查方案组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肠镜组、FIT组、新型风险评估筛查方案组的结肠镜参与率分别为22.60%(195/863)、57.04%(77/135)、33.94%(149/439),FIT组高于结肠镜组和新型风险评估筛查方案组,新型风险评估筛查方案组高于结肠镜组(均P<0.001);进展期肿瘤检出率分别为6.67%(13/195)、9.09%(7/77)、8.72%(13/1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镜组、FIT组、新型风险评估筛查方案组结肠镜资源负载(95%CI)分别为15(13~17)、11(9~14)和11(10~13)名,其中新型风险评估筛查方案组中高风险个体结肠镜资源负载为12(9~15)名。FIT组和新型风险评估筛查方案组FIT资源负载(95%CI)分别为207(196~218)和88(83~94)名。结论风险评估模型与FIT的综合应用在结直肠癌筛查中可能有一定效果。
出处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08期
出版日期 2022年12月13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