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mm或者LIV倾斜角>25.3°的患者,选择"LTV-1"作为LIV时发生力学相关并发症的风险较大。 " />

下端固定至"远端触及椎-1"的后路选择性融合术治疗Lenke 5型特发性脊柱侧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Lenke 5型特发性脊柱侧凸后路选择性融合术以"远端触及椎-1"为下端固定椎(lower instrumented vertebra,LIV)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20年3月行后路选择性融合术的Lenke 5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103例,其中LIV为远端触及椎(last touching vertebra,LTV)者45例(触及椎组)、"LTV-1"者58例(触及椎-1组),随访时间≥2年。于术后2年使用脊柱侧凸研究协会22项量表(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22,SRS-22)评估术后疗效;分别于术前、术后、术后2年摄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测量侧凸Cobb角、顶椎偏移、冠状面平衡、LIV倾斜角、LIV下位椎间盘成角、LIV偏移、LIV下位椎体偏移、LTV/LIV旋转程度、腰椎前凸角、骨盆入射角、矢状面平衡;统计并发症发生率,分析术后出现力学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2年时触及椎组与触及椎-1组主弯Cobb角矫正率分别为60.2%±11.1%与55.3%±14.1%;冠状面平衡分别为(3.5±9.8) mm与(4.9±10.6) mm,矢状面平衡分别为(-15.5±18.1) mm与(-19.6±22.6) 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31,P=0.085;t=-0.70,P=0.489;t=0.99,P=0.324);两组术后近端交界性后凸的发生率分别为2.2%(1/45)和8.6%(5/58),主弯矫正显著丢失并远端叠加现象的发生率为13.3%(6/45)和25.9%(15/5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89,P=0.169;χ2=2.45,P=0.117)。触及椎-1组有力学相关并发症者19例,与无并发症者(39例)相比术前冠状面平衡更大[(23.9±9.5) mm、(14.6±11.5) mm,t=3.06,P=0.003)],LIV倾斜角更大(29.2°±3.7°、25.3°±5.3°,t=2.85,P=0.006),LTV旋转程度更高[1.0(1,1)级、0.6(0,1)级,Z=-2.97,P=0.00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LIV倾斜角较大和术前冠状面平衡较大是术后出现力学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Lenke 5型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术中LIV选择LTV或"LTV-1"均可获得良好的冠状面矫正、矢状面平衡及较低的力学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对术前冠状面平衡>17.0 mm或者LIV倾斜角>25.3°的患者,选择"LTV-1"作为LIV时发生力学相关并发症的风险较大。
出处 《中华骨科杂志》 2022年17期
出版日期 2022年12月13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