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健康"公共卫生通识选修课程教学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环境与健康"通识课程对学生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的提升效果,为今后开展环境与健康教育、提升大学生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以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测评技术指南(试行)》中"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测评核心试题"为基础制作调查问卷,在"环境与健康"课程前后对2018-2020学年选修该课程的992名本科生进行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调查,比较学生环境与健康整体素养和分类素养的具备率。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学生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总体具备率和基本理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分类素养具备率由课程前的12.5%(124/992)、39.5%(392/992)、1.6%(16/992)、52.4%(520/992)提升至课程结束后的23.8%(236/992)、46.8%(464/992)、2.8%(28/992)、56.9%(564/992),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环境与健康"通识课程有利于提升学生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今后可以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等方面对课程进行优化。
出处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2年09期
出版日期 2022年12月13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