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热合成硅酸盐材料吸水特性理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现当今,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建筑节能是建筑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墙体自保温是建筑节能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现有自保温材料中,水热合成硅酸盐制品因质量轻、导热系数低、防火性能好,以及生产中采用非烧结工艺,市场潜力巨大,在2013年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编制的《绿色建材行业方案》中被列为“安全耐久、节能环保、便利的绿色建材”。建筑材料的吸水主要依靠毛细孔的表面张力,连通孔是水的输送渠道,吸水速度和时间平方根呈线性关系。水热合成硅酸盐材料以水化硅酸钙凝胶(CSH-Ⅰ)、1.1nm托贝莫来石为主要水化产物,根据,水化硅酸钙胶体的数量决定了材料的最大收缩值,而结晶度对水热合成硅酸盐材料的体积稳定性影响较大。对于自保温墙体,通常控制系统的体积吸水率不大于10%,已确保保温隔热性能、力学性能(因材料软化强度下降)满足建筑工程要求。根据国内外大量的研究结果,只有当初始质量含水率小于20%时,该类墙体才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关于水热合成硅酸盐材料吸水特性研究,多通过使用憎水助剂调控材料的吸湿和解湿特性,涉及材料设计方面的报道较少。本文通过模型分析,揭示了连通气孔和毛细孔吸水对制品干燥收缩的影响规律,分析了材料软化系数与吸水率的关系,阐明了降低水料比的重要性和理论意义,为设计高性能水热合成硅酸盐材料提供理论依据。
机构地区 445323199311140018
出处 《建筑创作》 2022年12期
分类 [][]
出版日期 2023年02月27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