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国的分封与五个虢国的历史纠葛——三门峡虢国墓地研究之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正>虢国是西周初年重要的姬姓封国,随着岁月的推移,人们对虢国的本来面目及其迁徙状况已模湖不清,致使先秦两汉的文献中先后出现了五个虢国。《汉书·地理志·弘农郡》陕县下班固自注云:“陕,故虢国。有焦城,故焦国。北虢在大阳,东虢在荣阳,西虢在雍州。”这是最早记录四个虢国的文献.《水经·河水注》卷四:“昔周、邵分伯,以此(陕)城为东西之别,东城即虢邑之上阳也。虢仲之所都为南虢,三虢此其一焉。其大城中有小城,故焦国也。”这里又把班固所讲的“陕县之虢”称之谓南虢。《史记·秦本纪》载:武公十一年(前678年)“灭小虢”。这是说西周春秋时期有东、西、南、北和小虢等五个虢国。自东汉以来,史学界围绕着它们的分封、地望、迁徙及其相关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本文仅就虢国的分封、名义与五个虢国的地望及其相关问题,略作初步论述。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中原文物》 1996年2期
出版日期 1996年02月1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