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两代“宜黄腔”的概念内涵与赣东民间演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宜黄腔因产生于江西宜黄县而得名。宜黄县是一个山区小县,毗邻临川,是明清时期江南著名的戏曲之乡,戏曲声腔活动十分繁盛。宜黄腔有两种:一种是曲牌体戏曲声腔,系明嘉靖末年由浙江海盐腔衍变而成,是海盐腔的一个支派;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戏剧文学》 2010年6期
出版日期 2010年06月16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