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这首诗是上个世纪30年代先生任福州私立福商小学(现为福州四中)校长时为该校校歌创作的歌词。先生现在虽已在耄耋之年,但仍能清晰地背出全诗的内容,而且还能吟唱出来!而早年的其他诗作则已不复记忆了。

  • 标签: 林志纯 日知先生 中国 古代史研究 生平事迹 学术研究
  • 简介:刘家和先生的序文原为《文集》而作。他以弟子的视角讲述与林志纯先生交游、从学、合作中的见闻。其中可见林先生治学追求真知、不惮自我否定,又能兼收并蓄,不存偏见。为纪念林志纯先生、弘扬先生的治学精神以自勉、勉人,本刊特将刘先生的序文重刊。

  • 标签: 序文 文集 治学精神 自我否定 兼收并蓄 纪念林
  • 简介:顾炎武的《》作为一部著名的笔记体学术著作,成为许多学者的必备书籍。本文以岳麓书社(长沙)1994年整理出版的《集释》点校本中《姓》、《氏族》二篇为例,就其标点、刊印可商榷的地方,提出自己的修正意见。

  • 标签: 标点本 点校本 《日知录》 日知录集释 校点本 《水经注》
  • 简介:林志纯先生(笔名“”)是我国世界古代史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领路人。历史比较研究是先生学术研究中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之一,他不但对历史比较研究方法本身有着深入的思考,而且还身体力行,把这种方法充分运用到了整个中外历史研究的实践当中,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仅开辟了一片新的研究领域,而且还提出了许多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学术观点和研究课题。

  • 标签: 林志纯 历史比较研究 《日知文集》
  • 简介:观智院本《文选》现藏于日本天理图书馆,属三十卷抄本系统,白文无注,内容起自《过秦论》"明智而忠信",下接《非有先生论》《四子讲德论》《王命论》《典论·论文》《六代论》,至《博弈论》结尾,卷末标"文选卷第廿六"。"文选卷第廿六"下有识语"元德二历中春于庄严寺书毕",元德二年即中国元朝至顺元年(1330)。此本国内难得一见,研究更是少之又少,仅傅刚先生《文选版本研究》一书中有一段简短介绍;虽藏于日本,然日本学者也并未对其进行系统深入研究,目前仅见花房英树先生一篇解题。因而本文通过异文比勘与旁记分析两部分将观智院本的概貌呈现出来,并对其价值作简要叙述,以期引起学界对此本的关注与研究,使其价值早日得以发挥。

  • 标签: 《文选》 观智院本 抄本
  • 简介:我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以“为人”之学为宗旨,历时十年,亲自检读清人年谱八百余种千余卷,每读一谱,辄加叙,终于1964年撰成《近三百年人物年谱》六卷,共五十余万字。清稿誊正,谋付剞劂。而“文革”祸起,图书存稿,或被一炬,或遭抄没,斋中所剩,不过零简断笺,《》自在劫中。

  • 标签: 年谱 人物 补正 五六十年代 1964年 “文革”
  • 简介:启程:上海1949年2月15,元宵节后第三天,又是一个晴好的日子,几缕朝霞悄然出现在上海滩的东方,照着滔滔江水汇入淼淼海水,照着东南西北的出行者汇聚到男女老幼人头攒动的外滩码头。时间才过九时半,气温仍不足十摄氏度,乘汽车的、坐黄包车的、步行的各色人等还在陆续赶来。一辆汽车停住了,下来四名男子,匆匆向英籍商船'盛京'号走去。

  • 标签: 黄炎培 潘汉年 民主人士 俞寰澄
  • 简介:在清代,广东著名藏书家南海孔广陶岳雪楼抄本颇负盛名。其所以知名,有两大缘由:(一)孔氏丛抄选择版本较为精良。孔氏选抄了外间绝无传世的四库未传本、永乐大典本和刊刻精良的内府本。(二)注重校对。这些抄本抄工虽不很精,但每抄一本都有专人校对,并于书前注明校者姓名.可靠程度较高。正因为孔氏丛抄有以上特征。国内各大图书馆均把这些抄本列入善本书的行列。

  • 标签: 广东 孔氏岳雪楼丛抄 中国 藏书 版本学
  • 简介: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朱世奎先生世居西宁,曾耳闻目睹了七十多年前日军轰炸西宁的罪行,近年来,朱世奎先生以耄耋之躯多方奔走,采访现仍健在的惨案亲历者,调查记录当年日军轰炸罪行。近日,本刊记者走访了朱世奎先生,聆听七十多年前的那段历史。记者:作为日军轰炸罪行的见证者,您能谈一下当时的情况吗?朱世奎:1941年6月23,农历五月二十九,远离抗日战场的西宁古城遭受了日本军机的狂轰滥炸,造成平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 标签: 调查记录 抗日战场 血祭 省社会科学院 永秀 官沟
  • 简介:林志纯先生去世了。我们失去了一位好的老师。林先生的一生,像是一炉精神的活火,在长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发光、发热,不断给予他的学生和后辈们以启发和激励;现在先生安息了,然而火尽薪传,先生的志业且将不朽。

  • 标签: 世界古代史 老师 怀念 学生
  • 简介:先生从世界古典文明史的广阔视野中,用中西古典文明比较研究方法,对中国早期文明史的一些重大问题提出再思考,力图重构中国早期文明史的理论框架,给予中国早期文明史研究很大震动和启示。

  • 标签: 城邦 民主政治 人文精神
  • 简介:征《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十周年之际,宁夏地方志办公室周密计划,精心安排,认真组织开展“5·18”地方志宣传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地方志工作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志工作条例〉实施细则》等地方志法规规定。

  • 标签: 《地方志工作条例》 宁夏回族自治区 爱国 发展规划纲要 地方志事业 办公室
  • 简介:人民教育家陶行,原名陶文浚。26岁,由于受明代理学家“知行合一”学说的影响,他将自己的名字改为“知行”。后来,他发明了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又把“做”规定为“在劳力上劳心”。这就很自然地相信“行是之始,

  • 标签: 陶行知 “知行合一” 教育方法 教育家 名字 自然
  • 简介:早年来陕,在西安学习和教授中国古代史,对明代陕西科学家王徵的史迹和著作颇为关注。从史学前辈陈垣先生等的著作中,王徵著作中有《忠统》一种,也有称之为《忠统》的,惜无从明了该书的内容和性质。五十年代末期,参加《陕西近百年大事记》编写,前往三原、泾阳等县搜集资料,于王徵后人处得见封面无书名而书口每页刻印《忠统中》或《忠统下》字样的木刻印本书两册。粗观内容,“忠统”当为三原北城守御同盟这个地主武装的称号,

  • 标签: 地主 同盟 农民起义 著作 史学 史迹
  • 简介:欧阳修《水谷夜行寄予美圣俞》:“梅穷独我,古货今难卖。”今人《欧阳修诗文集校笺》页46注引苏舜钦《答梅圣俞见寄》:“古贵知者稀,流俗岂足顾?”按:所引苏句,与欧诗似无涉。

  • 标签: 读书 欧阳修 诗文集 苏舜钦
  • 简介:王培军《红楼梦)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诸人竞作“柳絮词”,而实钗不谓然,嫌“遇於丧败”,以为“柳絮原是一件轻薄无根的东西,依我的主意,偏要把他说好了,才不落套”。遂自作一首《临江仙》,云:“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

  • 标签: 读书 《临江仙》 林黛玉 史湘云 红楼
  • 简介: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七回《陈之美巧计骗多娇》,写贾人陈彩,设计取潘某妇,而推潘堕水死。后数年,陈偶触景吐实,潘妇遂告官。按此事原型载宋人笔记,所云潘妇,即淮阴一节妇也。庄绰《鸡肋编》卷下云:“余家故书,有吕缙叔夏卿文集,载《淮阴节妇传》云:妇年少美色,事姑甚谨。

  • 标签: 读书 《欢喜冤家》 《鸡肋编》 宋人笔记 节妇 淮阴
  • 简介:会馆是明清时期出现的建筑类型。本文以明清时期扬州的会馆为研究对象,在扬州古代城市建设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阅读历史文献以及实地调研等手段研究。从城市的角度,探讨扬州会馆建设与发展和城市空间形态及功能布局的互动关系,旨在加深对明清扬州的进一步认识与了解,并为传统城市改造中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会馆,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

  • 标签: 会馆 城市 扬州 明清
  • 简介:魏建章同志的风采1978年秋,我从宿县地委宣传部调来省政协工作之后.才和时任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部长魏建章同志(1922—1981年)有了零距离的接触。早在1950年时.魏建章任宣城地委秘书长,我是共青团宣城地工委干事,其人,识其面,闻其声,仅此而已。

  • 标签: 政协工作 1950年 副主席 宣传部 零距离 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