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宣痹祛痰方治疗冠心病合并肥胖症痰瘀互结的临床观察效果;方法 选择 2017年 1月至 2018年 10月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痰瘀互结型肥胖症患者 1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西药联合宣痹祛痰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及 BMI评分,治疗后 TG, TC和 LDLD-C指标值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在治疗冠心病伴痰瘀互结肥胖症患者时,选择宣痹祛痰的治疗方式,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可是因为冠心病常会复发,因此应该适当延长随访时间,观察患者长期临床疗效。

  • 标签: 冠心病 宣痹祛痰方 合并肥胖症痰瘀互结证 疗效
  • 简介:肥胖与癌症的关系早就引起医学界的关注。临床资料表明,肥胖者患胆囊癌的比率在增多,这是由於肥胖者好发胆石症和胆囊炎,炎症反覆不癒会促使胆囊癌变。国内外许多调查研究资料及动物实验均表明,超重40%或以上的肥胖男性并发结肠癌、肛门直肠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明显较高;肥胖女性患胆囊癌、胆管癌、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卵巢癌、乳腺癌的比率远远高於非肥胖者,其中乳腺癌的发病率,肥胖妇女比非肥胖妇女高出1.3、3.2倍,

  • 标签: 肥胖者 胆囊癌 乳腺癌 发病率 肛门直肠 肥胖妇女
  • 简介:革兰氏阳性(gram-positive,G+)球菌是医院和社区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特别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出现,使得对于原来用于治疗该类细菌的抗生素耐药,在临床已受到广泛关注。

  • 标签: 革兰氏阳性球菌 三态论治 中医证素
  • 简介:人总是会根据自己心中的标准对自己遇到的和必须要面对的人生境遇做出某种价值判断,或好、或坏或无所谓好坏,这种基于遗传和教养相互作用,且颇具生物和社会双重属性的内心标准和价值判断对一个人的行为和行为方式具有某种决定性,从而影响自己对人生路径的选择。其中,到底什么是好?

  • 标签: 价值判断 人生境遇 相互作用 行为方式 人的行为 标准
  • 简介:中医药著作和期刊中的特方妙术。常令人掩卷沉思而拍案叫绝。然而,要在浩如烟海的中医药文献资料中搜寻到最实用的方与术,实为不易!如果要对其方术明析精评或掘其隐微而区获得启迪,更谈何容易!本刊特色栏目“临精华”精选最新的中医特方妙术.来源明晰、内容完整,疗效确切。本栏目通过专家点评其方术特点和应用要点,可使读者免去沙里淘金之艰辛,能集腋成裘,信手即用。关注此栏目,可知医家之秘技绝招,积厚积薄发之实力,庶可一鸣于医坛。

  • 标签: 临证 中医药著作 特色栏目 文献资料 厚积薄发
  • 简介:《伤寒论》在辨证的层次上可以分为主、次与兼。主与次都是核心病机的反映,其中主不可缺失,是确定何种“”的关键,也是与其他“”相鉴别的重点;次虽反映主要病机,但其并不是一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兼在《伤寒论》中多由主体病机其中的一部分发生变化所致。明辨三者关系,才能更好地辨证,从而指导治疗。重点抓主,主用主方,次随主方,兼需加减,是由三者关系得出的治疗方法,也是辨证论治思想在《伤寒论》中的体现。

  • 标签: 伤寒论 主证 次证 兼证 辨证论治
  • 简介:虚弱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是以脏腑虚损、精气血津液不足为主要病机的多种慢性衰弱候的总称.从《黄帝内经》论述来看,引起虚弱常见的病因病机有衰老、感受邪气、情志所伤、饮食劳倦、汗泄及脱血、误治致虚等六个方面.《内经》中的虚弱病可以分为脏腑虚、经络虚、精气血津液虚、上中下虚、四海虚等五类.《内经》对虚弱性疾病总的治疗原则是“虚则补之”.“虚则补之”,既可以用甘温补气和厚味填精之品以补益虚弱,又可以用呼入吸出法、徐入疾出法等针刺补虚法.

  • 标签: 黄帝内经 虚弱病证 证治
  • 简介:目的明确慢性胃炎恶性转化过程中候、素演变规律。方法采用多中心、大样本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慢性胃炎患者四诊信息,联合应用有监督及无监督统计学方法,对恶性转化过程中非萎缩性胃炎(CNAG)、萎缩性胃炎(CAG)见腺体减少、CAG见肠上皮化生、CAG见上皮内瘤变、原发性胃癌5个阶段的候、素进行判定及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收集1000例慢性胃炎患者;在慢性胃炎恶性转化过程中,整体存在"虚实夹杂、由实至虚"的候演变规律,而在CAG阶段,呈现从虚实夹杂实证偏多,到虚实夹杂虚偏多,再到虚实夹杂实证偏多的候演变趋势;结合候要素的变化,气滞、热、湿、阴虚、气虚、阳虚、血虚、血瘀、痰均贯穿从CNAG到原发性胃癌发展始终,且随着疾病的进展,呈现气滞、热(实)→气滞、气虚→阳虚、气虚→气滞、热(虚)→血瘀、气虚的变化趋势。结论慢性胃炎恶性转化过程中具有虚实转化的候、素演变过程,其关键病理阶段为肠上皮化生,在临床进行有效的干预,实现既病防变,是阻断、逆转慢性胃炎恶性转化过程的可行途径。

  • 标签: 慢性胃炎 恶性转化 证候 证素 演变规律
  • 简介: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见于《伤寒论》第262条:“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然而现代临床运用本方并非以治身黄为主,而是被广泛用于治疗水肿、皮肤及过敏性疾病等.因此,本文试收集1978-2010年间的有关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临床应用资料,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探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应用范围和方证特点,以期为中医临床运用提供参考.

  • 标签: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水肿 皮肤病 证候 文献研究
  • 简介:肥胖的病位在脾,根源却在肾。肾主水,为先天之本,肾精所化的肾阳,为脏腑气化之源,对各脏腑组织起着推动温煦作用。肾在痰浊、水湿、脾虚及瘀血的形成中起着重要影响,故应重视从肾论治肥胖,温补肾阳药应作为治疗肥胖的常法。

  • 标签: 肥胖 温肾 中医药 理论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边防部队士兵肥胖发生情况,提出预防的措施。方法选取边防某部653名士兵,按照边防一线和二线随机分2组。进行测量身高(cm)和体重(kg)来计算体质指数(BMI)。结果士兵的BMI与服役年限不成正比。结论边防部队士兵肥胖发病率高,值得均衡营养搭配。

  • 标签:
  • 简介:是临床常见的病,多因郁热、痰水、痰湿、瘀血、食积等邪实久滞于里,相互凝结而成。大黄既能攻有形之积滞,又能泻无形之邪热,广泛应用于治疗临床各科实证疾病,其中尤以用于治疗各种积较为常见,概括起来,不外燥屎之积、饮食之积、瘀血之积、饮邪之积、顽痰之积、邪毒之积、湿热之积、热邪之积、癥瘕积聚及胆石之积等十种积。十种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使大黄主治实证疾病的范围更加具体化,为广大学者提供一定的借鉴。

  • 标签: 大黄 积证 综述
  • 简介:血虚是临床常见气、血、阴、阳亏虚的四大虚之一,是中医学特有的病理学、诊断学概念,是临床各科多种病在某一阶段或全过程的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的反映。血虚又称营养不足症或血液亏虚,为体内血液不足,肢体脏腑百脉失去濡养而出现全身多种衰弱候的总称。《灵枢·决气》云:“何谓血?岐伯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这主要是指血的生成的生理概念,说明人体中的血有赖于水谷之精微,通过赤化,即形成血。《难经·二十三难》云:“血主濡之”,这说明血主要起着濡养作用的生理功能性概念,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及其功能活动,有赖于血的滋养。“故凡为七窍之灵,为四肢之用,为筋骨之和柔,为肌肉之丰盛,以至滋脏腑,安神魂,润颜色,充营养,津液得以运行,二阴得以调畅,凡形质之所在,无非血之用也”(《景岳全书》)。《类证治裁·不寐》曰:“由思虑伤脾,脾血亏损,终年不寐。”所谓脾血虚是脾气亏虚,气不生血,生血之源亏少所导致血虚候。

  • 标签: 脾血虚证 临床表现 治疗方法
  • 简介: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中医型临床分布特征,确定各型的必备变量,以建立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辨证标准。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原发性肝癌中医型分布特征;以参考标准为假设,采用逐层聚类和因子分析的方法验证原发性肝癌中医基本型及各型的基本必备变量。结果:原发性肝癌临床分期Ⅰ期中中医辨证单证占78.1%,两相兼占18.8%,三相合占3.1%;Ⅱ期中医辨证单证占53.5%,两相兼占44.4%,三相合占2.1%;Ⅲ期中医辨证单证占40.5%,两相兼占48.8%,三相合占10.7%。结论:原发性肝癌的基本型为肝郁气滞、肝血瘀阻、脾气虚、肝胆湿热、肝肾阴虚,各型的必备变量为与型关系密切的主要变量。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中医证型分布 辨证标准 聚类 因子分析 主要变量
  • 简介:《伤寒论》厥阴是六经之末,病情发展到厥阴,即病变已到了后期阶段,病变后期寒热混杂,虚实互见,他经他脏病亦屡出迭见,这是一个很自然的现象或规律。厥阴篇病情复杂,主要表现是寒热挟杂和厥热胜复,但厥阴篇所述病变治,重点却是厥、利、呕、哕这四大类。笔者就此四大类作了一些探讨,认为四大类多为他经他脏之病,非厥阴经本病,故称其为“类”。但对类治则作了详尽分析,因为笔者认为这四大类证实际上多为杂病杂,为临床之所常见,不可必认为是伤寒后期才出现,这是笔者在研读中所谓的阐微之见。

  • 标签: 张仲景 《伤寒论》厥阴篇 厥证 利证 呕证 哕证
  • 简介:钱乙的辨证纲领,以五脏为辨证基础,以候为依据,辨别其虚实寒热以作为论治的准则。其中用“风、惊、困、喘、虚”来归纳肝、心、脾、肺、肾五脏的主要症候特点,用虚实寒热来判断脏腑的病理变化,用五行来阐述五脏之间及五脏与气候时令之间的相互关系,立五脏补泻诸方作为治疗的基础方剂。并且其临时极为重视五脏之间的相互影响,顺应四时的变化。

  • 标签: 五脏证治《小儿药证直诀》 钱乙
  • 简介:肥胖是由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导致的普遍现象,从1992--2004年的12年间,成人超重率上升39%,肥胖率上升97%,预计今后肥胖患病率将会有更大幅度的增长。肥胖已成为21世纪人类健康的杀手,肥胖症的发生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生理和心理负担。深入分析肥胖的成因并提供有效的减肥方法。

  • 标签: 肥胖 成因 减肥方法
  • 简介:随着社会经济、生活和饮食方式等方面的改变,肥胖症的发病率呈不断升高之趋势,同时,由于其可引发代谢综合征、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健康问题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影响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对于肥胖症的治疗,目前西医学多以药物及手术治疗为主,心理学则选择饮食控制、运动疗法以及行为干预,但由于其疗效多与患者本人的生活习惯以及治疗的依从性密切相关,效果多不尽如人意。

  • 标签: 黄帝内经 肥胖 病因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