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痹症是在人体正气先虚,再由风、寒、湿、热等邪气侵袭,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酸楚、重着、麻木、疼痛,或关节伸屈不利、僵硬、肿大、变性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邪气壅塞、气血凝滞、脉络不通为病机关键。痹病日久,伤耗正气,损及肝肾,痰瘀互结,寒邪凝滞,形成正虚邪恋,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痹证的诊治,应详审正邪之盛衰,细酌补泻之分寸。

  • 标签: 痹证 临床辨证论治 探索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011-02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当今针灸临床辨证论治的现状已引起国内外众多学者的担忧,日本国针灸同行指出临床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应引起同行业人士足够的重视。应日方的几点提问,提出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其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某些看法。所谓“辨证论治”是在临床“理、法、方、穴、术”科学有序的具体运用中得以体现的。但要达到有效提高针灸疗效的目的,需在临床技能、作用规律、适应病证、影响因素等诸方面多下功夫。

  • 标签: 辨证论治 针灸疗法刺法 配穴法 中医基础理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辩证对周围性面瘫进行标本兼。结果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治疗的213例患者,痊愈140例,显效32例,好转38例,无效3例。结论面瘫发病后及时施用灸治疗可有效疏通患部经络气血,加速康复。

  • 标签: 辩证论治 原发性面瘫 继发性面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硬皮病是一种以皮肤及各系统胶原纤维硬化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疾病,临床可分为局限性硬皮病和系统性硬皮病二种类型。相当于中医“痹证”范畴,见皮肤干槁而发硬,状如制革,张口闭目受阻,合于经文所述“皮痹”;肌肉消瘦,不能屈伸,合于“筋痹”、“肉痹”;全身骨节酸痛,骨萎缩变形合于“骨痹”。此病可损害多个内脏器官,甚则危及生命,治疗起来相当棘手,正确地辨证论治可有效地提高疗效,使病情好转乃至痊愈,现介绍如下。

  • 标签: 硬皮病 气血亏虚 脾肾阳虚 中医药疗法
  • 简介:摘要痛经是指妇女在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疼痛、坠胀,伴腰酸或其他不适,程度较重以至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者。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本文将具体论述痛经的病理机制并结合中医理论谈辨证的方法。

  • 标签: 痛经 妇科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论治眼底出血的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临床表现,眼底出血分为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型,肝肾阴虚、虚火上炎型,热迫血行、溢于络外型,气滞血瘀、脉络阻塞型,脾虚统血失职、血不循经型,外伤撞击、脉络受损型,根据不同的分型,采用辨证论治,应用不同的治疗原则。结果在102例患者中,治愈36例,占35.29%,显效41例,占40.20%,有效22例,占21.57%,无效3例,占2.94%。总有效率97.06%。结论中医辨证论治眼底出血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辨证论治 眼底出血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医治眩晕的急救辨证功效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选取60例眩晕患者入组开展研究。对患者的随机实施分为中西医组,分别采用中医急诊辨证和西医常规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中医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明显较高,不良反应率3.3%,明显较低,P<0.05。结语:中医急救辨证治疗眩晕效果好,安全性高,应提倡使用。

  • 标签: 中医 急诊 辨证施治 眩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中医急诊辨证论治眩晕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眩晕患者入组开展研究。对病人实施随机均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分别以中医急诊辩证治疗和西医常规治疗施,对比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中医组病人治疗的总有效率96.7%显著更高,不良反应率3.3%显著更低,P

  • 标签: 中医 急诊 辨证施治 眩晕
  • 简介:摘要作者在继承先父王仁寿治疗痔疮的经验基础上,通过主办《土单验方报》,广泛收集产后痔疮的中药疗法,通过洗、熏、锭、涂、散的外用法结合补益气血、清利湿热、宁络止血的辨证,加上民间的土单验方,使产后痔迅速消散。

  • 标签: 产后痔疮/中医药疗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慢性咳嗽湿热郁肺证,可谓之为湿热咳嗽,是慢性咳嗽常见证型之一。其病机在于外感湿热之邪,或脾胃受损、内生湿热,或素体湿热内伏、复因外邪引动,湿热之邪上干于肺,湿热郁肺,阻遏气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为咳。湿热之邪黏腻难化,久而不去,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则为久咳。其临床表现除咳嗽、咽痒、咯痰不利外,兼见脘痞腹胀,但欲饮水不欲咽,口苦口黏,大便黏滞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湿热蕴中表现;若湿热阻滞气机则可兼见背冷症。其病位主要在肺,兼及中焦脾胃,病性多属虚实夹杂。当宣肺止咳、清热化湿。

  • 标签: 慢性咳嗽 湿热咳嗽 辨证论治
  • 简介:摘要:目的:梳理中医对急性眩晕的认识和辨证论治的方式方法。方法:通过查阅资料,对眩晕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具体分析,结合西医治疗,讨论了在现代急救技术下,治疗急性眩晕时中医治疗的参与度。结果: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在急性眩晕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和实用,在中医与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眩晕的情况下,可以看到显著的效果。结论:中医对急性眩晕辨证治疗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中医 急性眩晕 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