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7 个结果
  • 简介:环境刑事立法应坚持科学的立法方法论,在重视对环境犯罪事实特征考察的基础上,树立科学的环境刑事立法理念,在观念与事实双重层面为环境刑事立法提供科学指引。环境刑事立法应在坚持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科学理念下,重视对环境自身价值的保护,将环境法益确立为环境犯罪的保护客体。另外,我国环境刑事立法的具体制度构建应在借鉴域外经验,增设环境危险犯、行为犯,引进严格责任时,注重自身的本土化实践。

  • 标签: 环境 环境刑法 环境刑事立法
  • 简介:刑事立法政策,是指在刑事立法领域中所奉行的基本刑事政策和具体刑事政策的总和,其构成要素包括刑事立法政策客体、刑事立法政策主体、刑事立法政策行为、刑事立法政策环境四项。我国现阶段刑事立法政策价值权衡的基本立场,可以概括为“三大一小理念”和“两个至上理念”。刑事立法政策在国家整体刑事政策的整合功能、导向功能与调节功能三者之间必须进行某种功能整合。刑事立法政策能直接指导刑法立法和刑法修正。刑事立法政策的具体内容在基本层面上具有综合指导刑事司法政策的意义,且能间接校正刑事司法和刑法解释的具体活动。

  • 标签: 刑事立法政策 刑法典 刑法修正案 刑法司法
  • 简介:刑事和解作为一种新型的冲突解决方式,具有提高诉讼效率,预防犯罪,保护被害人利益,构建和谐社会,取得良好社会效果等方面的积极意义。然而目前我国各地对这一新型方式的操作上还具有很不规范性,因此建议尽快对刑事和解进行制度化和法律化的构建与完善,避免刑事和解被异化为“以钱赎刑”,以便更有效地解决刑事犯罪带来的各种纠纷和矛盾,最终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

  • 标签: 刑事和解 法律化 立法建议
  • 简介:以刑法修正案为研究视角,纵览金融领域刑事立法的过程,金融领域刑事立法资源的积极投入主要表现为金融犯罪罪名的新增、原有罪状的细化和既有法定刑的调整,使金融犯罪圈呈扩大趋势。究其原因是,金融经济发展的需求、金融监管部门的推动以及刑法依赖思想的根深蒂固,使金融领域刑事立法一再扩张。然而金融刑事立法评价应属于"二次评价",在将某一行为纳入犯罪领域之前,应以该行为首先违反前置性法律为前提,实现刑事法律与非刑事法律的有效衔接,从而建立有层次的金融法律评价体系。

  • 标签: 金融刑事立法 刑法修正案 二次评价
  • 简介:现代信息社会,电子证据在刑事诉讼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取证是电子证据进入刑事诉讼并发挥作用的关键环节。我国刑事诉讼法对电子证据取证的规定极不完善。其他国家、国际组织的立法有许多先进经验,对其进行研究对完善我国电子证据取证制度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 标签: 域外 电子证据 取证 立法 启示
  • 简介:人们在享受网络的迅速发展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时常面临着随之而来的困扰。作为专门针对和利用网络进行的犯罪,网络犯罪的本质特征是危害网络及其信息的安全与秩序。伴随着计算机网络在社会生活中各个领域的不断普及应用,网络犯罪日益成为严重危害公共秩序的一类犯罪,并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本文在借鉴了国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网络犯罪的最新动态,试图以不同的视角对其若干刑事立法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

  • 标签: 网络犯罪 犯罪构成 刑事立法
  • 简介:由于我国刑法中虐待罪的犯罪主体仅限于家庭成员,所以对于家庭成员外主体的虐童行为存在法律上的空白。实践中,公安机关通常以侮辱罪、故意伤害罪或寻衅滋事罪等"替代罪名"予以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但这些"替代罪名"都难以将家庭成员外主体虐待儿童行为准确归罪。因此,应该完善刑事立法,单列"虐待儿童罪",以保障儿童的合法权利。

  • 标签: 虐童行为 虐待罪 缺陷 刑事立法完善 刑事立法构想
  • 简介:调高数罪并罚总和刑期,其主要立法价值就是要协调数罪并罚的总和刑期与最终确定的数罪并罚总和刑期两者间的合理关系,这首先应当遵循刑事立法政策的合理性原则。虽然不能完全排除数罪并罚刑期的调高与“死刑过重、生刑过轻”存在直接关系,但也不能由“死刑过重、生刑过轻”的缺陷直接得出数罪并罚刑期总和应当调高的必然结论。《刑法修正案(八)》修正数罪并罚总和刑期的结果,可谓是“重刑化”和“轻刑化”折衷的适中,是刑事立法政策在数罪并罚立法条款上的体现。

  • 标签: 数罪并罚 刑事立法 立法政策
  • 简介:金融刑事立法与司法错位的表征有:金融刑事立法积极扩张,而司法适用谨小慎微,立法含混而司法解释有僭越刑事立法之嫌,司法自由裁量空间过大以及刑罚预防效果甚微等。主要原因有:刑事立法理念的导向、刑事立法新旧罪名衔接断层、司法系统金融专业素质薄弱以及金融犯罪刑罚配置不合理等。革新金融刑事立法理念,提高刑事立法的逻辑性和协调性,提升司法队伍的金融专业素质以及完善金融犯罪的刑罚配置将有利于金融刑事立法与司法错位的矫正。

  • 标签: 金融犯罪 刑事立法 刑事司法 错位 矫正
  • 简介:日益凸显的侵犯商标权犯罪对我国商标权法律保护体系发出了挑战.由于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法律制度及国情,美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将其与我国的商标权刑事保护制度进行多方面的比较研究,可以获得许多有益的启示,对发展、完善我国的商标权刑事保护法律制度具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商标权 刑事立法 假冒商标罪
  • 简介:刑法如何面对现代社会风险,已成为当今的一个热门话题。把谦抑主义的根本内涵融入到对危险犯的规制中去,把握处罚危险犯的正当性,使刑法的改革和进步更有力地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风险刑法成为传统刑法与时俱进的重要补充,而作为风险刑法的主要立法模式,抽象危险犯已成为刑法处罚的对象,成为应对风险社会的重要手段。但是,还必须对风险刑法的适用进行严格的规制。为此,需要对风险控制和谦抑原则在法律价值上协调,引入“反证”制度限制抽象危险犯的扩张,以及强调处罚危险犯必须具备其紧迫性的特质’,坚持不得已而为之的主旨等三个方面对风险刑法的运用做出规制。

  • 标签: 谦抑主义 风险刑法 危险犯 抽象危险犯
  • 简介:2012年3月14日,全国人大通过了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其中亮点之一即增加了四种针对特定案件的特别诉讼程序,但其中并未包括恐怖主义犯罪,此为一大遗憾。恐怖主义犯罪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反恐立法格局中应当针对恐怖主义犯罪构建特别的刑事诉讼程序。在安全优先兼顾自由的价值定位下,构建刑事特别程序应注重在管辖法院、侦查权及侦查措施、反恐司法工作人员与证人的保护等方面进行完善。

  • 标签: 恐怖活动 安全 自由 侦查措施 证人保护
  • 简介:对言语行为的规制涉及社会规范和技术规范两个层面。语言立法所涉及言语行为则主要是对语言本体规范的遵守,语言立法所涉及内容主要是技术规范。对术语使用的管理属于对言语行为的规制。对术语使用的规制主要涉及对术语本体规范的遵守,属于技术法规范畴。术语立法不仅要对术语的“使用”行为进行规制,更要对术语的“审定”及其相关行为作出具体规定。术语立法要以术语为本,在对术语生存状态和发展规律充分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规定。

  • 标签: 术语立法 技术规范 以术语为本 引导性
  • 简介:莫言谈到,他的阅读经验就是阅读既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读自己喜欢读的书,阅读好书肯定是愉快的体验;阅读你不愿意读又必须读的书,肯定是很痛苦的事情。读闲书比较愉快,读用来考试的书可能会比较痛苦。

  • 标签: 阅读经验 立法 愉快 痛苦
  • 简介:夫妻共同遗嘱作出后,后死亡的一方在生存期间,因为各种原因撤销或者变更原来所立的夫妻共同遗嘱比较常见,导致原来所指定的继承人或受遗赠人与新的继承人或受遗赠人之间发生继承纠纷。该如何对待夫妻共同遗嘱,如何平衡各方当事人的利益,需要对实务界和学术界的不同看法进行分析,选择最有利的立法模式,明确禁止夫妻共同遗嘱,以减少不必要的纠纷,让继承立法简单明了。

  • 标签: 共同遗嘱 比较分析 否定理由
  • 简介:禁止类推引发诸多质疑。禁止类推与允许类推的观点都有强大的论据做支撑。以刑事类推的广义概念为出发点,归纳分析禁止类推与允许类推的观点与理由,得出的结论为这两种观点关注的侧重点、角度不同,所评价的范围也不同。我们在肯定禁止类推所维护的价值观念的同时,又不得不承认类推思维的现实存在,同时要探索一些规制手段来限制不合理的刑罚权的扩张。

  • 标签: 禁止类推 允许类推 类推思维
  • 简介:早在1982年,德国就成为全球首个立法“给急救车让道”的国家。如果哪位司机不让道,对急救车造成较轻影响的,最少罚款20欧元,影响严重的,将由检察机关调查,甚至坐牢。

  • 标签: 立法 德国 检察机关 急救车 国家
  • 简介:融资自由是经济自由的应有之义,并对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有现实意义,但民间融资合法化的呼声却遭遇金融垄断与维稳困境的障碍。破解立法难题应形成有效的市场自律与政府管制安排,构建以私法自治为基础的民间金融法律秩序。

  • 标签: 经济自由 中小企业融资权 高利贷 集资诈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