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6 个结果
  • 简介:刑事禁止令的适用条件包括对象条件和实质条件两方面,其中判断实质条件的关键是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我国刑事禁止令的适用对象过窄,应把可以适用禁止令的对象扩展到所有犯罪人。而禁止令适用实质条件的规定也过于原则和抽象,应结合具体犯罪行为制定具体的规定,同时把其他法律中的类似规定纳入刑法之中。

  • 标签: 刑事禁止令 适用条件 保安处分 立法缺憾 人身危险性
  • 简介:刑事诉讼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是指具备选任资格的人在对涉嫌犯罪的未成年人侦查、起诉、审判等刑事诉讼环节参与诉讼,并给予帮教,使犯罪未成年人早日回归社会的一项刑事司法制度,其理论基础为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国家亲权理论、再社会化理论等。目前,我国刑事诉讼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从实然与应然相结合的角度,对合适成年人参与刑事诉讼进行立法规制。

  • 标签: 合适成年人 刑事诉讼 立法规制
  • 简介:台湾地区妇女团体性自主意识的觉醒推动了性侵害犯罪于1999年的大规模修正.性价值观的变化使得重视个体权利的性自主权此一具体法益观取代社会性伦理秩序此-抽象法益观;法益观的变革导致性交、猥亵两种基本性侵犯罪类型概念界限的位移,也使得性交猥亵犯罪的行为主体及行为对象予以扩大化,实现了对两性的平等对待和保护,而“违反其意愿之方法”对“致使不能抗拒”用语的取代,使性侵犯罪是对性自主权的侵害的不法本质得以在犯罪构成上具体体现出来.由于理解上的差异,司法人员对于性侵犯罪各罪犯罪构成及罪界关系均产生较大分歧.

  • 标签: 台湾地区 妨害性自主罪 立法 司法
  • 简介:法治的前提是良法的制定,刑事法治建设作为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亟需在刑事立法及其理念方面进行完善和发展。从法治与政策、刑法与刑事政策的关系分析,刑事立法必须坚持自身的独立品格,重拾“慎独”理念,防止过分回应和积极向政策靠拢而演变为“政策法”。作为一部优良的刑事立法,必须坚持法制统一理念,着力减少、消除和避免作为非刑事法律的前置法与作为后置法的刑法之间、刑法自身内部的不同法条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从而维护他法与刑法、刑法自身内部系统的协调性、统一性、衔接性、体系性。受到政策及其背后的权力影响以及民意的负面作用,使得刑事立法不时偏离谦抑性理念;理论上的司法犯罪化观点以及引发学界持续争议的风险刑法、敌人刑法理论从深层次看,不仅违背罪刑法定原则,实际上也是对刑法谦抑性理念的突破和伤害。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和高度重视谦抑性理念在刑事立法中的独特价值。

  • 标签: 刑法 刑事立法 独立性 法制统一理念 谦抑性
  • 简介:不动产登记条例将于3月1日起施行据《经济参考报》2014年12月22日报道,国务院公布《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对不动产登记簿、登记程序、登记信息共享与保护、法律责任等内容做出明确规定,自今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土地、海域以及房屋、林木等定着物被纳入登记范围。暂行条例包括6章35条,规定土地、海域以及房屋、林木等定着物均属于不动产范畴。不动产首次登记、变更登记、转移登

  • 标签: 不动产登记 定着物 登记程序 《经济参考报》 变更登记 快递行业
  • 简介:证券法在实施16年后再度大修据法制网5月30日报道,日前,证券法修订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一审,作为对资本市场影响最大的法律,证券法在实施16年后再度大修。此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一审的证券法修订草案共338条,涉及五方面主要内容,包括: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加强投资者保护,推动证券行业创新发展,简政放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等。

  • 标签: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全国人大常委会 立法 修订草案 证券法 投资者保护
  • 简介:专家辅助人制度是我国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2014年两起轰动案件审理中,专家辅助人参与庭审.体现了这一制度在维护司法的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方面的积极功效。由于立法仅对专家辅助人制度做出简约规定.因而在专家辅助人的主体地位、中立性、准入机制以及专家意见的证据属性等方面存在诸多理论争议。应当在吸纳理论共识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专家辅助人制度予以立法完善。而对专家辅助人制度的开放态度,将会有助于此领域的实践探索.有助于我们继续积累不同的实践经验。

  • 标签: 专家辅助人 刑事诉讼法 司法鉴定制度 实践经验
  • 简介:抽象危险犯适应现代社会风险管控的要求,成为刑罚权扩张的手段,但这可能带来过度干涉个人自由的后果。对此,刑法理论提出从实质立场对抽象危险犯的可罚性进行判断的理论,主张以现实的危险状态存在与否作为抽象危险的认定标准。传统的实质判断论对立法依据上的危险与司法依据上的危险做对立的考察,难以满足抽象危险实质判断的要求。二元的实质判断论主张应当在立法与司法的立场下理解抽象危险犯,首先对抽象危险做立法依据的分类,然后分别判断不同类型的抽象危险在司法认定上的具体要求。

  • 标签: 抽象危险犯 实质判断 立法拟制 司法认定
  • 简介:1984年春,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启动制定新闻出版法的准备工作;1987年党的十三大的报告(邓小平说它“一个字也不能改”),要求“抓紧制定”新闻出版法。分别过去了31年和28年,新闻法没有出台。如何看待和解决这个问题?本文试提出粗浅的看法。

  • 标签: 新闻立法 新闻出版法 全国人大 委员会 邓小平 十三大
  • 简介: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讲话中阐述了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科学立法的重要性,指出“不是什么法都能治国,不是什么法都能治好同;越是强调法治,越是要提高立法质量”。习近平说:“人民群众对立法的期盼,已经不是有没有,而是好不好、管用不管用、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 标签: 立法质量 习近平 依法治国 人民群众 整体利益 立法工作
  • 简介:今年“两会”有一项重要议程,那就是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随之,“立法法”这个陌生的名词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其实,这部法律早在2000年就颁布施行了,已伴随我们走过了15载春秋。颁布之时,不少人尚不清楚这部法律的意义,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法律的立、改、废,关乎每个公民的切身权益。

  • 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修改 法律 两会 大众
  • 简介:人大在主导立法过程中,须突破藩篱,要直面矛盾。依法对抗“强势部门”,摆脱地方、部门利益的牵绊拉扯,以最广泛的代表性,发挥“利益调节器”的功用。

  • 标签: 立法实践 人大 保障 制度 路径 部门利益
  • 简介:清末以来的法制现代化趋势,使民商事法律成为政府立法清单上的重要任务。成立于1928年的南京国民政府立法院,在胡汉民主持下,仅用两年时间就完成了民法典的立法;到1935年,商事立法亦告完竣。民商事立法既借鉴了西方的成功经验,也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中国的传统与现实,体现出鲜明的社会本位倾向。但是,民商事法律形式上的先进性与其时落后的社会经济条件发生了强烈的排斥反应,未能发挥理想中的实效,给近代立法留下了缺憾。

  • 标签: 南京国民政府 立法院 民商事立法
  • 简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商业银行的业务和经营模式发生了较大变化,中间业务市场中的非利息收入成为商业银行利润的新增长点。但是,由于中间业务涉及范围广,种类复杂繁多,现行法律法规的制度缺失及由此产生的监管真空使商业银行在开展中间业务活动时出现诸多问题,亟需通过制度建设加以解决。本文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主要法律问题的分析,试图总结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遭遇立法困境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四级立法的设想,以解决现存问题。

  • 标签: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立法困境 四级立法
  • 简介:疑罪在司法实践中经常出现,严重困扰着司法机关及时办案,也关涉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保障和案件的公正处理。我们对疑罪要坚持有利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忠实于事实真相的慎处、酌处的指导思想,坚持惩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公正与效益并重的价值目标,实行实事求是、区别对待的刑事政策,正确区分和把握疑罪刑事政策与相关刑事政策的关系,进一步延伸疑罪刑事政策新领域,并且将疑罪刑事政策的具体要求贯彻到立法、司法、刑罚执行活动中,实现对疑罪的科学处置。

  • 标签: 疑罪 刑事政策 本体论 关系论 实践论
  • 简介:日前,立法法修正案草案二审稿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是立法法自2000年颁布施行以来的首次修改。14年来,这部法律有效保障了中国立法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它的进一步完善,也将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更有力保障。

  • 标签: 立法法 法治体系 法治国家 修正案草案 人大立法 法律规范体系
  • 简介:2015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修改后的立法法将"税收法定"问题专设一项,并明确税率法定原则。"税率法定"之所以深陷舆论漩涡,还得从立法法修正案三审稿说起。三审稿将二审稿"税种、纳税人、征税对象、计税依据、税率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的表述改为了"税种的开征、停征和税收征收管理的基本制度"。简言之,

  • 标签: 立法法 税收征收管理 征税对象 计税依据 停征 燃油消费税
  • 简介:立法程序对于确保立法质量,维护各方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在此仅通过对中美在立法程序异同的比较分析,寻求可兹借鉴之处,为从技术层面完善我国立法程序提出意见和建议。

  • 标签: 立法程序 比较分析 法制建设
  • 简介:我国实行统一而又分层次的立法体制。修正案草案对立法体制的规定作了如下修改:一、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实现立法和改啦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践条件还不成熟、需要先行先试的,要按照法定程序作出授权。

  • 标签: 立法体制 经济社会发展 主动适应 法定程序 修正案 改革
  • 简介:制定、施行专门的反恐怖法是维护我国国家安全、保障公共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是一项亟待解决的现实法律问题.当下,恐怖活动常态化、普遍化、趋势明显,危害加剧,对现有的散在性立法产生倒逼.为有效防控恐怖活动犯罪,需要对立法理念进行更新,对立法现状进行检视和反思,对专门立法进行系统谋划.

  • 标签: 恐怖活动 立法理念 立法现状 专门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