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爆裂骨折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30例脊柱爆裂骨折病例的CT表现。结果在本组30例爆裂骨折资料中,三柱骨折8例,二柱骨折22例。椎管狭窄0度4例,Ⅰ度20例,Ⅱ度7例,Ⅲ度1例。结论对椎体、附件及骨性椎管的观察,CT能发现骨折线的形态,骨片的数目和走向,椎板、椎弓骨折,明确骨折碎片及椎管狭窄程度,骨性椎管的形态、脊髓受压的程度。

  • 标签: 脊柱 爆裂性骨折 CT 诊断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车祸伤、高处坠落伤所致的脊柱胸腰椎爆裂骨折比较普遍,对于有脊髓神经损伤症状合并有椎管占位的爆裂骨折,一般需行椎体开放复位内固定加椎管扩大减压治疗,对于无神经损伤且椎管占位的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治疗,目前尚存在争论。

  • 标签: 胸腰椎 爆裂性骨折 无神经损伤 椎管占位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爆裂骨折治疗中钉棒系统内固定、腰椎后路复位的采用意义。方法纳入44例2017.01-2018.04期间,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对其行钉棒系统内固定、腰椎后路复位干预。结果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畸形Cobbs角上,与术前展开比对,改善显著(P>0.05);但是在伤椎椎体后缘高度指标上,与术前展开比对,改善不显著(P<0.05)。结论将腰椎后路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于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可有效的促进其生理弯曲和椎体高度的恢复,因此,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腰椎爆裂性骨折 腰椎后路复位 钉棒系统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接受经椎弓根植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我院对50例胸腰椎爆炸性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使用经椎弓根植骨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上下终板成角、伤椎后缘压缩率、椎管狭窄程度、伤椎前缘压缩率、脊柱后凸Cobb角。结果术后,出现了2例伤口感染病例,均痊愈;全部患者接受一年随访,患者的上下终板成角、伤椎后缘压缩率、椎管狭窄程度、伤椎前缘压缩率、脊柱后凸Cobb角比手术前显著减小(P<0.05)。结论胸腰椎爆炸性骨折患者接受经椎弓根植骨治疗的并发症几率低,治疗效果突出,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经椎弓根植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临床疗效
  • 简介:背景:经后路椎管环形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是在较少破坏脊柱的原有稳定性基础上,通过较小的创伤即可使伤椎椎管狭窄获得直接彻底的减压,包括全环形、次环形及半环形减压。目的:探讨后路椎管270°环形减压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行后路椎管270°环形减压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32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男17例,女15例;年龄29~58岁,平均(48.8±6.6)岁。结果:32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8.7±2.3)个月。患者脊柱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无后凸畸形和继发性椎管狭窄发生。脊柱Cobb角:术前22.5°±1.2°,术后3.8°±1.0(P〈0.05)°;伤椎压缩程度:术前49.1%±11.7%,术后11.3%±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按照Frankel分级:术前为A级5例,B级9例,C级10例,D级7例,E级1例;术后神经功能好转为B级2例,C级8例,D级11例,E级11例。结论:经后路椎管270°环形减压伤椎置钉内固定可重建脊柱稳定性,同时有效防止继发性椎管狭窄,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效果良好。

  • 标签: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伤椎 环形减压 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给予择期伤椎椎弓根置钉后路复位固定术治疗;观察组30例,给予急诊单侧椎弓根减压后路复位固定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及手术前后伤椎椎管前后径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伤椎椎管前后径与对照组呈现明显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急诊单侧椎弓根减压后路复位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脊髓损伤,能够在不增加创伤基础上,确保脊柱稳定性,解除脊髓及神经压迫,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脊髓损伤 手术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微创经皮椎弓根置钉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不稳定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无神经损伤不稳定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2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0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研究组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手术指标与伤椎前缘高度、矢状面Cobb角。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疼痛、伤椎前缘高度与矢状面Cobb角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术后7d、1个月、3个月疼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各项手术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伤椎前缘高度、矢状面Cobb角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无神经损伤不稳定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实施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患者疼痛能够明显降低,疗效满意,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量小、恢复快,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研究。

  • 标签: 微创 经皮椎弓根置钉 无神经损伤 不稳定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 简介:背景:目前,后路复位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TBF)DenisB型存在椎体稳定性差、Cobb角易丢失等缺点,新型板棒复合固定系统(PRCFS)已逐渐应用于临床。目的:比较后路复位椎弓根内固定和新型PRCFS前路单节段固定(ASF)治疗TBFDenisB型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TBFDenisB型患者78例,根据前路和后路手术适应证,其中43例行后路复位椎弓根内固定纳入对照组,35例行PRCFSASF纳入PRCFS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输血量及手术时间,术前以及术后1个月、1年椎体高度、Cobb角、ODI评分及VAS评分,术前及术后1年神经功能分级等情况。结果:PRCFS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输血量及手术时间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和术后1年的椎体高度、Cobb角、ODI评分及VAS评分均优于术前(P<0.05);术后1年时,PRCFS组患者的椎体高度、Cobb角、OD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神经功能分级分布均优于术前(P<0.05);术后1年时,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分级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型PRCFSASF治疗TBFDenisB型可有效提高椎体稳定性,避免Cobb角丢失,快速恢复胸腰椎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新型板棒复合固定系统 前路单节段固定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 简介: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因为摔倒发生骨折的事并不少见.有人在家洗澡滑倒,造成髋关节骨折;有人在买菜路上跌一跤,肩膀着地,肱骨上端骨折;还有的人过马路时被自行车撞倒,手撑地,手腕骨折;甚至有的老人打个喷嚏竟造成椎体压缩性骨折……这种骨折,医学上称之为脆性骨折.

  • 标签: 脆性骨折 老年人 椎体压缩性骨折 肱骨上端骨折 髋关节骨折 自行车
  • 简介:【摘 要】骨折主要是指骨结构出现部分断裂或者连续化的完全断裂的情况,骨折的问题在老年人与儿童这两类群体之中比较多见,部分中青年也可能出现骨折的情况,大部分病人存在的都是一个身体部位的骨折,但是多发性的骨折也是存在的,一旦发现骨折问题,必须要立即处理,以免因延误治疗,而提升骨折治疗难度或者给环节留下后遗症问题,本文对骨质疏松性骨折进行解析,给出治疗建议。

  • 标签: 骨折 骨质疏松骨折 临床治疗 治疗手段
  • 简介:摘要目的心理护理干预在创伤性骨折合并多发性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7年3月--10月入院接受创伤性骨折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共66例,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3例。其中,实验组基于常规护理方法上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应用效果与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HAMA、HAMD分数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创伤性骨折合并多发性骨折治疗中,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缓解患者消极情绪,效果显著,值得在今后临床护理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创伤性骨折 多发性骨折 护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腰椎压缩性骨折是脊柱损伤中常见的一种,容易合并脊髓损伤和其他并发症,探讨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人的护理,最大限度恢复病人机体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因此,护理工作的重点在于有效的帮助病人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病人及家属掌握护理方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5月收治的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人8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手术治疗58例,非手术治疗27例,年龄在45-91岁之间,平均年龄71.2岁,根据临床特点有针对性进行护理,通过护理和健康教育,促使病人尽早恢复,提高生活质量。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的落实,所有病人预后良好,没有出现截瘫及护理并发症。结论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病人以老年病人居多,选择手术治疗的病人可以早期离床活动,尽快恢复机体功能,选择非手术治疗的病人卧床时间长,但通过加强基础护理和采取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措施,以及全面的健康教育,使病人及家属能够主动参与到治疗护理计划中,都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 标签: 腰椎压缩性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髓内钉是重要的骨科器械,本文拟通过回顾文献,来调研髓内钉在病理性骨折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方法适合采用髓内钉的病理性骨折主要为播散性转移病变引起,股骨和肱骨发生率最高。手术的目的是髓内钉沿生物力线形成支撑。手术采用微创技术,大多患者都耐受良好。为获得稳定性,髓内钉的远近端都需锁定在健康的骨质。为降低栓塞风险,应考虑对骨折部位的肿瘤切除。髓内钉选择尽量长的,肱骨考虑顺行置钉,股骨最好选择带股骨颈螺钉的髓内钉。多个病理性骨折或即将发生骨折的转移瘤,也是可选择的。结果髓内钉较接骨板具有突出的技术优势。由于髓内钉可通过间接复位的额外优势,保护病变部位血运,明显降低内植物固定的失效率,应推荐尽量采用髓内钉固定。正确的内植物选择、手术技术和对患者生存期的高度评估可降低内固定物的失效率。结论目前已证明,与钢板固定相比,髓内钉固定具有更低的固定失效率。成功的髓内钉固定后,患者疼痛缓解充分,功能改善明显。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的术后护理。方法随机选取120例在我院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的患者,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与健康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疗效以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膝关节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结论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的患者术后采用综合护理和健康指导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术后护理体会。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的患者12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患者平均分为两个组,即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综合护理与健康指导),将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并发症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膝关节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结论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的患者术后采用综合护理和健康指导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伴腓骨骨折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20例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伴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10例)和对照组(10例)。对照组给予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研究组给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愈合时长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疼痛度、活动度、功能步行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伴腓骨骨折实施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改善踝关节功能。

  • 标签: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 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腓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