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源性胸痛患者院前急救自我管理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基于本院自2015年1月-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心源性胸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他们所接受院前急救自我管理的健康教育方法的不同,随机的将这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开展整体健康教育)和对照组(开展常规性的健康教育),两组各6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对院前急救自我管理的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水平。结果观察组60例患者对院前急救自我管理的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水平明显的低于对照组60例患者对院前急救自我管理的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水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院前急救自我管理的健康教育,有利于降低心源性胸痛的发生率,避免疾病的危害。

  • 标签:
  • 简介:摘要将人文护理融入到《护理学基础》这门中职护生主干课程的教学中,对缩小课堂教学与临床教学的距离,让课堂教学更加贴近临床教学,护生在校所学理论知识更加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发挥着重要意义。本文对人文护理在《护理学基础》教育中的应用与思考进行浅谈。

  • 标签: 护理教学 人文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在胃溃疡穿孔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104例患有胃溃疡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为5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性治疗以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以及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SAS以及SDS评分进行对比。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SAS以及SDS相关评分,其观察组患者的相关评分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经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溃疡患者给予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大大减少了患者住院的时间,由此可见,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是一种具有显著疗效的辅助措施。

  • 标签: 健康教育 心理护理 胃穿孔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作用进行系统探讨。方法将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7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均为38例。常规组采取内科一般性护理,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取系统、全面的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变化情况和血压控制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4.7%,明显比常规组的81.6%,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采取积极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临床实践价值重大。

  • 标签: 高血压 健康教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在剖腹产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58例剖腹产患者位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而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跟踪记录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并记录患者的术前以及术中的焦虑、紧张等心理状态,评价心理护理的效果。对患者产后三天的泌乳情况进行记录,评价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结果①观察组产妇心理护理总有效率(96.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总有效率(6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在产后二天与产后三天的泌乳充足、适中的例数显著比对照组多。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在产后一天、两天内的泌乳情况,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程度(89.6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程度(6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应用于剖腹产患者当中的效果显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颌面致伤儿童实施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通过对不同年龄的颌面致伤儿童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并进行效果评估。结果颌面外伤患儿入院后精神好,心理素质较好,对于各项治疗能够积极的主动的配合,手术如期进行。无一例因不良心理反应导致的并发症状发生。结论心理健康教育是患儿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活动上全面康复的有效保证。

  • 标签: 颌面外伤 患儿 心理护理
  • 简介:护理职业道德是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时应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是衡量护理工作质量的主标准。随着医学模式从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以人为本,尊重个体生命价值、尊严及情感得到了整个社会的认可与赞同。护理人员职业道德和人文关怀是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对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护士人文关怀素质的培养势在必行,尤为重。

  • 标签: 护理人员 职业道德 人文关怀 素质
  • 简介:随着部队军医任职教育的不断发展,传统以理论授课为主的军医短期培训班,很难适应快速发展的军医任职教育,教学模式的呆板和滞后很难满足军医培训班中学员能力水平的提高。建议在传统医师培训班的教学模式基础上,将临床导师制引入到教学培养中,进行课堂外、贴近临床实践的新教学模式改革,以期提高教学和培养效果,达到短期医师培训班提高医师临床救治能力的目标。

  • 标签: 临床导师制 医师培训 任职教育
  • 简介:摘要2008年教育部、卫生部颁布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该标准对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第一部分更是对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方面应达到的标准进行了细化和解读。本文试图对照《标准》的要求,对右江民族医学院临床“卓越班”的管理模式进行了实践和探索。提出加强组织领导推动班级管理、强化班级日常管理、积极探索医学人文教育与医德教育的有效形式、发挥“实践育人”作用等对策,不断提高临床医学“卓越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

  • 标签: 医学教育标准 &ldquo 卓越班&rdquo 班级管理 思想道德素质 职业素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在小儿支气管哮喘家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入选本次调查,参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各40例的两组,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给予健康教育的为实验组,通过定时电话回访的方式展开为期1年的随访,对比两组患儿发作次数、急诊次数、再住院次数及家长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儿的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及再住院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家长总满意率分别为95.0%、75.0%,可见实验组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支气管哮喘家庭护理中施以健康教育可有效控制哮喘的急性发作,减少住院次数,并获取较高的家长满意度,适合在医疗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小儿支气管哮喘 家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精神分裂病患健康教育活动中,时间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病患122例,依照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与探究组,每组均为61例。对常规组病患实施常规健康宣教,对探究组病患实施采用时间护理方式的健康宣教。结果探究组病患的健康教育效果明显比常规组病患好,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病患健康宣教工作中应用时间护理可获取较好效果,增强病患对于疾病的科学认识,提升治疗配合度及其日常生活质量。

  • 标签: 时间护理 精神分裂症 健康教育 应用 知识掌握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健康教育路径在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期患者中的应用。方法从2012年3月到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期患者中,选取8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对比分析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其中实验组患者给予中医健康教育路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路径,分析中医健康教育路径在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期患者中的运用。结果在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出院后医嘱依耐性及生活质量评分中,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期患者中,采用中医健康教育途径,可以更好的使患者掌握健康知识,在出院后能按照医嘱进行自我管理,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在临床运用中的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非透析期 中医健康教育 运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肺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70例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各35例的两组,分别为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及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的实验组,研究过程中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服务满意评分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停止时间、X线吸收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服务满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护理中开展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护理服务满意度,并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对促进患儿康复具意义重大。

  • 标签: 健康教育 儿童肺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开展辅食添加健康教育对婴幼儿语言发育的积极作用。方法将105例行剖宫产出生的婴儿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5例),研究组开展辅食添加健康教育,对照组由母亲自行喂养,比较两组婴儿家长辅食添加知识知晓情况及各种语言表现时间。结果研究组婴儿家长对辅食添加知识点的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婴儿添加辅食时间及各种语言表现时间均早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开展辅食添加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婴儿家长相关知识知晓率,使婴儿得到及时合理的辅食添加,从而促进语言发育。

  • 标签: 婴幼儿 辅食添加 健康教育 语言发育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社区老年糖尿病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干预的流行病学干预效果。方法首先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山东省鱼台县抽取孝贤居社区、阳光花城社区,再以随机化的原则在两个社区内分别抽取有首诊血糖记录的60岁以上糖尿病病人各50人,并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实施为期一年的健康教育干预,而对照组只给予常规干预措施。结果经过一年的健康教育干预,健康教育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在血糖控制率、药物依从率及并发症发生率3项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开展社区内健康教育干预对帮助老年糖尿病病人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来控制血糖和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是有效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健康教育干预 老年糖尿病 流行病学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健康教育路径对改善PICC置管肿瘤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将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141例PICC置管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干预。分别在干预前1天、干预后10天、干预后30天,采用ESCA和HPLP量表评估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测评得分。SAS9.1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经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干预前1天、干预后10天以及30天两组患者ESCA和HPLP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时间点=3.47,F1交互效应=5.13;F2时间点=4.09,F2交互效应=5.42,均有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干预可改善PICC置管肿瘤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水平,且随着干预时间的推移,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水平逐渐提高。

  • 标签: 健康教育路径 PICC 自我护理 健康行为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5)08-0043-02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健康教育路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3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治护措施基础上给予患者健康教育路径护理,并对两组患者间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及健康知识掌握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教育路径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治护疗效和改善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健康教育路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临床疗效
  • 简介:作为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并存存在矛盾,造成了教学资源浪费。笔者对两者并轨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实施思路与难点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将两者进行科学的统一,建立适应毕业后教育培养需求的"双轨合一"培养模式。

  • 标签: 专业学位 研究生 规范化培训 住院医师 双轨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