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保证检验质量首先是分析前质量管理。标本的采集具有较隐蔽、影响因素复杂、不受检验人员控制等特点,是临床检验系统质量管理中最薄弱的环节。提高各级人员专业水平和质量管理意识,建立标准操作规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检验与临床、护理的沟通,实施实验室全面系统质量管理,是高质量、高速度完成检验工作的有力保证。

  • 标签: 血液检验 分析前阶段 标本采集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流程是规范医疗行为、提高服务水平的有效方法。我科自2009年开始对急诊非创伤性胸痛实施标准诊疗流程。该流程管理的目标是①快速筛查出高危胸痛患者;②紧急有效的处理措施,缩短ACS再灌注时间,改善患者预后;③筛查出低危人群,避免过度检查和治疗。其方法和步骤主要有①询问病史及重要的体格检查;②5~10min内完成心电图检查;③经过急诊胸痛诊疗流程筛查出可能的高危胸痛并进入下一步骤相应的医疗干预;④中低危胸痛患者转至普通急诊进一步诊治。临床实践证明,实施该标准诊疗管理模式切实提高了急诊科尤其基层医院胸痛的诊断和急救水平。

  • 标签: 急性胸痛 标准化诊疗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实施慢性伤口护理期间标准伤口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时间范围处于2020年2月~2022年4月阶段的60例慢性伤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投掷硬币法作为护理研究分组依据,展开所有慢性伤口患者不同组别划分;其中施以常规护理的设为参照组(n=30);施以标准伤口护理的设为研究组(n=30);对比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不良反应(感染、水肿、创面糜烂)总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慢性伤口患者护理后1周伤口愈合率、护理后15d伤口愈合率以及护理后1个月伤口愈合率同参照组展开比较,结果呈现出显著提升(P

  • 标签: 标准化伤口护理 慢性伤口护理 伤口愈合情况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蒙药标准是我国传统蒙药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蒙医的质量标准是决定蒙医临床应用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重要保障。蒙药的发展进程中,其质量标准是评价和控制蒙药质量的重要依据,对蒙药质量的发展具有引领和推动作用。本文基于蒙药的质量标准的研究现况,分析蒙药质量标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制定合理、有效、实用的质量标准的原则及具体措施,应用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的质量标准,推动和引领蒙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 标签: 蒙药 质量标准 对策研究
  • 简介:【摘要】蒙药标准是我国传统蒙药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蒙医的质量标准是决定蒙医临床应用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重要保障。蒙药的发展进程中,其质量标准是评价和控制蒙药质量的重要依据,对蒙药质量的发展具有引领和推动作用。本文基于蒙药的质量标准的研究现况,分析蒙药质量标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制定合理、有效、实用的质量标准的原则及具体措施,应用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的质量标准,推动和引领蒙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 标签: 蒙药 质量标准 对策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妇科护理诊疗标准模式应用现状与实际优化方法。方法:在我院妇科2023年1月份至2023年6月份入院就诊者中选择80例,盲选分为常规组(常规护理诊疗)和标准组(标准护理诊疗),对比投诉率、满意度、分诊准确度、护理诊疗质量评分、临床时间指标。结果:常规组和标准组患者投诉率15.00%、0.00%,及其护理诊疗时间、分诊耗时后者数据偏小;分诊准确度82.50%、100.00%,满意度80.00%、97.50%,以及护理诊疗质量评分后者偏高,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医妇科应用护理诊疗标准模式有实践推广意义与优化必要性。

  • 标签: 标准化护理诊疗 中医妇科 分诊准确度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和医疗技术进步,中医妇科护理标准在诊疗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受重视。本文通过对现有研究进行综述,分析了中医妇科护理标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用思考。在实际操作中,应建立完善的中医妇科护理标准体系,包括诊断、治疗、康复等环节,以提高护理质量和安全性。同时,加强中医妇科护理标准的培训、指导和评估,能够促进护士技能的提升,并提供患者更好的护理体验。然而,实施中存在多方面挑战,如缺乏统一的标准制定机构和专业培训机构等。

  • 标签: 妇科护理 诊疗标准化 中医妇科
  • 简介:【摘要】各单位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其发展方向为高效、细致,且对于单位发展来讲,有效实施经济管理工作非常有益。医院卫生经济管理工作存在比较繁琐的工作步骤,开展经济管理工作与经济学等方面专业知识有效管理医院的各类资源密不可分,便于管理资源的能力提高。本文根据深入研究医院卫生经济管理工作实施标准建设策略等问题。

  • 标签: 卫生经济管理 医院 问题 标准化 策略
  • 简介:摘要"标准病人"在我国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作用,但仍不免受到伦理挑战。本文从医学伦理和教学伦理两个视角为标准病人教学应用的正当性提出伦理依据。为确保标准病人的合法利益不受侵犯,应用标准病人的临床教师必须遵循尊重原则、保护隐私原则和伦理监督原则。只有在合法合理的视域下,才能推进标准病人应用的有序发展,为更多的医生、医学生和患者服务。

  • 标签: 标准化病人 伦理辩护 伦理原则
  • 简介:摘要学生标准病人是指培训学生成为标准病人,并用于医学教学、考核。我国学生标准病人的培训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各地区较均衡。尽管尚未形成大纲式的规范教学模式,但"基础培训-案例特训-培训考核"的基本培训框架趋于一致,不同高校各有一定创新。本文对现阶段我国学生标准病人的培训模式进行了文献梳理,归纳出培养人群、培养模式、培养目的和应用方式4方面创新,总结了当前培训所面临的客观问题和主观困难,并提出相应对策与展望。

  • 标签: 学生标准化病人 培训 培训模式 创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镇静护理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9年1—12月于浙江绿城心血管病医院ICU治疗的4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2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标准镇静护理干预。采用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量表和数字评分法(NRS)比较两组患者的镇静效果及疼痛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谵妄发生率、ICU留观时间、镇静药物剂量及医疗费用。结果干预组患者的镇静有效率为92.5%(185/200),高于对照组的85.5%(171/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3、5天和第1、2周,干预组患者的NR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期间,干预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谵妄发生率、ICU留观时间、镇静药物剂量和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镇静护理可改善ICU患者的镇静效果,降低其疼痛程度,减少其ICU留观时间、镇静药物剂量及住院费用,同时也可以降低ICU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谵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标准化镇静护理 镇静效果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AAPM TG-263实现宫颈癌放疗危及器官(OAR)和靶区命名标准。方法采用Matlab软件自编程实现放疗结构文件的读取与解析后,逐一自动输出、记录、存储每个子结构命名。对所有子结构命名统计整理后,以关键词对结构名进行归类。根据TG-263制定OAR和靶区标准命名转换表,并通过程序对归类后的结构名进行标准处理。最后,输出标准命名后的放疗结构文件,并导入计划系统。结果144例宫颈癌患者的放疗结构均成功转化,并在放疗计划系统中正确显示。转化前OAR和靶区的命名缺乏统一的规范与标准,同一结构的命名存在较大的差异;转化后将43种OAR、74种靶区的命名方式分别规范统一成20种与8种,方便工作人员的理解与沟通。结论实现宫颈癌放疗结构命名标准,可减少命名的不一致性,并为盆腔肿瘤命名标准提供参考。

  • 标签: 宫颈肿瘤/放射疗法 结构命名 标准化
  • 简介:[目的]构建中医护理诊断信息数据元体系架构,实现中医护理诊断信息数据元的标准。[方法]采用文献研究、现场调研及专家访谈法等,论证并形成中医诊断信息数据元体系框架,并据此收集整理本专题涉及的中医护理诊断信息数据元,参考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按其属性进行分类和编制。[结果]形成以心系、肝系、脾系、肺系、肾系及其他六类为核心的中医护理诊断信息数据元体系构架,同时形成标准中医护理诊断信息数据元167个。[结论]中医护理诊断信息数据元标准研究作为《中医临床护理信息基本数据集》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中医护理向信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中医护理诊断 数据元 标准化 中医护理 信息化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药规范及临床处方标准管理效果进行对照探究。方法将我院中药中药规范及临床处方标准管理作为分界,观察管理实施前(对照组,1000张药方)与管理实施后(观察组,1000张药方)我院药剂科中药处方单出差错情况。结果观察组药方出错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规范中药规范与临床处方管理能够减少药方出错情况,为中药在临床的合理安全使用提供保障。

  • 标签: 中药 规范 临床处方 标准化 管理
  • 简介:【摘要】野战医疗所属于战时医疗后送机构的组成部分,平时存在于军队医院中,发生战争、自然灾害时需要去往现场执行医疗救治相关任务。野战医疗所常见的组成部分包括指挥所、分类后送组、医疗组、手术组、医技保障组、后勤保障组、生活保障组,专为核武器、化学武器条件下保障的还有洗消组。主要是为军队提供医疗保障,主要负责伤员、病员的早期救治和分专科治疗。野战医疗所在护理管理方面较为松散随意,没有明确的制度规范护理工作,导致野战医疗所护理质量较差。标准管理是将野战医疗所护理方面根据现存在的问题,制订适应现下环境和军队医疗保障要求的管理制度,主要强调其标准管理构建体系的科学性、规范性和统一性,以达到技术标准、管理标准、护理工作标准等方面的协同和持续改进。

  • 标签: 野战医疗所 标准化管理 构建
  • 简介:【 摘要 】 目的:探讨标准沟通在妇科护理中的运用措施与运用效果。方法:以我 院妇科 2019 年 08 月至 2019 年 12 月 诊治的患者 100 例为研究对象,以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标准沟通模式下,患者对于护理满意度的评价普遍较好,平均得分达 ( 99.8±0.2 ) 分。结论:标准沟通在妇科护理中的运用能够获得患者较高满意度,有利于促进医患关系,妇科护理中应加强标准沟通的运用。

  • 标签: 标准化沟通 妇科护理 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院前急救模式的标准。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至我院进行急诊抢救的患者共计241例,根据既往院前急救情况进行总结,制定院前急救标准流程。统计院内平均反应时间、到达现场平均时间、现场抢救的成功率、院内抢救的成功率。3个月后随访患者或者患者家属,对院前急救的满意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对241例急诊患者院前急救进行数据统计,院内平均反应时间为(2.54±1.83)min,到达现场平均时间为(22.41±10.55)min,现场抢救的成功212例,成功率87.97%,院前病死16例,院前病死率为6.64%。院内抢救成功220例,成功率为91.29%。3个月后对患者或者患者家属进行随访,对120总体印象满意231例,满意率95.85%,对120人员服务态度满意208例,满意度86.31%,对医务人员急救技术满意222例,满意度92.12%,对急诊入院流程满意237例,满意度98.34%。结论院前急救模式标准有利于提高患者抢救的成功率,增加患者及其家属对医务人员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院前急救模式 标准化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