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桦芝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滤纸片法测定桦芝多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和四联球菌的活性。结果 桦芝多糖能力对四种受试均具有抑制作用,当多糖样品溶液浓度为 1.25 mg/mL时对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均具有抑制作用;对枯草杆菌的最低浓度为 2.5 mg/mL;当浓度达到 5.0 mg/mL时对四联球菌可起到抑制作用,且随多糖溶液浓度增大呈逐渐上升趋势。结论 桦芝多糖具有一定的活性,且活性随浓度的增加而加强。

  • 标签: 桦菌芝 多糖 抑菌活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提高布鲁病的诊断能力,减少首诊误诊的发生。方法 对从 2015年 2月至 2017年 2月经血培养确诊 17例布鲁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研究。结果 该组病例中 12误诊为椎间盘突出伴有神经根病变, 2例误诊为椎间盘突出伴有神经根病变及右侧髋关节滑膜炎, 5例误诊为椎间盘感染, 1例误诊为睾丸炎, 1例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 1例误诊为腰椎结核,经血培养确诊布鲁病 ;加强对全员医师的培训,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对于原因不明的发热或疗效不佳时,应详细追问流行病学史,对即使无明确接触史的患者,也不应该放弃布鲁病的可能,高度怀疑布鲁病时应及时请感染性疾病科医师会诊。结论 布鲁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容易误诊。应注意询问患者有无发热,有无牛羊猪接触史,并完善影像学检查、布鲁氏菌血清凝集试验和血培养检查,避免误诊和漏诊。

  • 标签: 布鲁菌病 误诊 椎间盘移位 发热 腰腿痛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 我院 2019 年前三季度临床科室 细菌检出及耐药情况 ,探讨我院 多重耐药 主要 分布 及抗生素 耐药 原因,预防和控制 多重耐药 发生。 方法 统计 2019 年前三各季度临床科室送检标本, 分析科室前三季度检出数和排名前五位检出,统计 2019 年 1-11 月份我院多重耐药监测结果, 比较每季度检出的耐药菌株及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占比( % ),公布全院前五位耐药抗菌药物敏感率,提高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前送检率,从而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对 2019 年前三季度 手卫生依从性执行率进行分析;完善我院多重耐药监测、报告、处置流程和 多重耐药管理合作机制 。 结果 临床科室送检标本阳性检出率呈递增趋势,其中 ICU 在前三季度中检出数量最多,也是多重耐药主要分布科室。送检主要标本类型为痰、尿、血,监测得出前五位耐药:铜绿假单胞、大肠埃希、肺炎克雷伯、鲍曼不动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其中耐药菌株随阳性检出率递增而递增,耐碳青霉烯类占比( % )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 结论 临床应提高送检标本率,明确病原性诊断,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 生长素联合肠外营养支持在恶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 方法 选择 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5 年 12 月至 2016 年 12 月 100 例 恶性肠梗阻 患者,采取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 生长素联合肠外营养支持 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胃肠平均减压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胃肠平均减压量 明显优于对照组, P < 0.05 。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2.00% ,明显优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采用 生长素联合肠外营养支持 治疗 恶性肠梗阻 患者, 能够有效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且还能减少患者胃肠平均减压量,值得应用。

  • 标签: 生长抑素 肠外营养支持 恶性肠梗阻
  • 简介:摘要:肠道群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器官”,与衰老及老年痴呆就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已有研究证实皂苷具有抗衰老和痴呆的功效,然而药代动力学研究发现其有效成分在肠道内难以吸收,血药浓度低,需经过肠道群尤其是益生菌代谢转化为具有药效的物质。因此,皂苷通过调节肠道群而防治抗阿尔兹海默症作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本文将就肠道群、皂苷与阿尔兹海默症的关系进行阐述。

  • 标签: 肠道菌群,益生菌,皂苷,代谢,阿尔兹海默症
  • 简介: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各行业的发展也有了创新。消化道群多样性对于维持家畜机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家畜消化道中定植群的种类和功能进行分析就显得尤为关键。由于所有动物的消化道是厌氧环境,所以在体外的好氧环境中,有些菌种不易培养,而这些菌种信息的缺失,会导致消化道优势群的分析结果出现偏差。借助一些广泛应用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这些方法主要是测序法和定性定量分析法。测序法包括指纹图谱法和高通量测序法,定性定量分析法包括荧光原位杂交法和实时荧光定量 PCR法。这些方法均基于分子生物学水平,可避免菌体培养步骤,直接分析消化道群的组成和功能。综述了上述方法的原理以及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并对它们在动物消化道群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以期为研究动物消化道微生物时不同分子生物学方法的选择和联合使用提供参考。

  • 标签: 家畜消化道菌群 分子生物学 基因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时机理论的分层级护理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依照随机数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时机理论的分层级护理,2组护理时间为6个月。对比2组患者药物管理能力评分和服药依从性。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药物管理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6个月后,2组患者药物管理能力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P<0.05);2组服药依从性等级分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时机理论的分层级护理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能够提高药物管理能力和服药依从性。

  • 标签: 时机理论 分层级护理 慢性乙型肝炎 服药依从性
  • 简介:摘要:现如今,环境污染问题我国乃至整个世界十分重视。微生物降解被认为是清除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主要方式。近些年,有关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研究报道主要集中于纯培养单菌株。然而,单个降解菌株的生物强化修复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效果不佳。实际上,自然界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大多数是由微生物群介导,而不是由单个微生物菌株独立完成的。与单个降解菌株相比,微生物群具有更强的代谢互补性和互营作用,其在有机物污染的修复方面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综述了具有有机污染物降解功能的不同微生物群以及群高效代谢有机污染物的机制,概述了群代谢互作的最新研究方法,并强调基于群代谢互作设计合理群结构在微生物强化修复应用中的重要性,重点讨论了基于群代谢模型的计算机模拟在研究复杂微生物群代谢互作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在指导最佳功能群的人工设计和构建方面的应用前景,以期为修复污染环境提供理论依据和解决方案。

  • 标签: 有机污染物 微生物菌群 菌群代谢模型 生物修复 微生物代谢
  • 简介:【摘要】 目的 临床上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泮托拉唑联合生长素治疗,探究新型联合用药的效果。 方法 从于本院临床诊断出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自 2013年至 2015年间 )中 ,随机择取 80例。用电脑随机抽签的方式分成二组:一组是对照组 (40例 ),实施单纯泮托拉唑治疗;另一组是实验组 (40例 ),实施泮托拉唑联合生长素治疗。试验期间所有患者都给予止血类药物和血管活性药物支持。试验结束后统计分析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实验组各项生理指标都大大好于同时段的对照组,二组各项数据差别肯定了统计学意义( P小于 0.05)。 结论 泮托拉唑联合生长素的疗法收效良好,建议进一步推广应用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 标签: 泮托拉唑 生长抑素 上消化道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