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这里所说的“邮政局”,是著名革命烈士杨闇公和前国家主席杨尚昆旧居的俗称和代名词。为什么杨蔺公、杨尚昆的旧居要称为“邮政局“呢?这得从我国邮政史说起。

  • 标签: 邮政局 国家主席 革命烈士 杨尚昆 代名词 邮政史
  • 简介:潼南县双江镇是中共重庆地方委员会首任书记杨闻公烈士和原国家主席杨尚昆的故乡,这里的人们都称他们的旧居为“邮政局”。为什么呢?这还得从我国邮政史和尚昆同志的家庭谈起。

  • 标签: 邮政局 杨尚昆 旧居 地方委员会 国家主席 潼南县
  • 简介:当年红军在长征途中的那些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和武装斗争,为我国革命史、军事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同时,红军在长征途中开展的那些丰富多彩的文化宣传活动,也为我国文化艺术史留下了不朽的篇章,革命文化工作,是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早在1927年,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在江西永新“三湾改编”时,就为红军士兵委员会制定的五条任务中规定了:“写标语、贴标语、发传单、演讲宣传”。1929年在福建上杭古田召开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代会的决议中,进一步明确:“红军决不是单纯打仗的。它除了打仗消灭敌人军事力量之外,还要担负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等重大任务……红军文化宣传的任务是扩大政治影响、争取广大群众;宣传的方法为传单、布告、宣言、壁报、歌谣、画板、化装宣传、演说等……”因此,在苏区及红军中的革命文化宣传活动,曾一度开展得有声有色。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批判“左”倾军事路线的同时,也批判了“左”倾领导者在宣传工作上对红军“当前的任务怎样?到何处去?等基本任务和方向,始终秘而不宣”的错误作法;强调红军文化宣传工作要“适应目前运动战的需要,保证每个战斗的胜利”,进而把红军文化宣传工作与当前同敌...

  • 标签: 中的宣传 宣传工作 红军长征
  • 简介:杨尚昆故里———双江镇,座落在重庆市西170公里的潼南县境内。双江镇前临205省道,后依涪江河;因有猴溪和浮溪二水环抱,故名“双江”。镇周翠竹丛生,古榕翳荫。那“黄桷拱翠”、“榕桥银帘”等八大自然景观,烘云托月地环绕小镇。镇内东西南北中五条石板街道上,平屋矮墙、小街窄巷、石阶起落,以清代为特色的古建筑,错落其间,好一派巴蜀古邑风韵,难怪电视剧《凌汤元》、《家乡的足迹》都要在双江拍摄呢。杨尚昆旧居就座落在双江镇北街,是一座前店后院,一进三重四厢纯木结构的平房。杨尚昆旧居后不远,有一处“兄弟树”的奇观。院后的猴溪河边,有座石板古桥,叫“永兴桥”,这里曾是尚昆和杨公儿时玩乐的地方。神奇的是这桥的东西两头各长有一棵绿荫若盖的黄桷树,最初只有桥东一棵,不知什么时候它的根蔓竟悄然从桥下石缝中伸到了桥的西头,复又拔地而起,萌发出又一棵孪生树来,两棵树历经人间风雨,却长得郁郁葱葱,生机盎然。民国十八年一场洪水将“永兴桥”冲毁,但桥下的根蔓却岿然不动,在两岸灾民抗洪抢险中发挥了作用。后来,乡人便将这两棵连根树与公和尚昆兄弟联系在一起,取名叫“兄弟树”。四方碑的金鸭儿山和卧牛湾,两处皆为杨尚昆家的祖坟地。杨尚昆父亲杨淮清老人的墓...

  • 标签: 兄弟树 树祖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