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并评估肝纤维化骨质疏松大鼠模型。方法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将40只雄性SD大鼠(南京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4周(4W)、假手术6W、胆总管结扎(BDL)4W、BDL6W组。实验动物分别行假手术及胆总管结扎术后4周及6周后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获取肝脏及股骨标本并行肝脏组织马松(Masson)染色分析肝纤维化、股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 CT)分析骨质疏松。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合Bonferroni’s多重比较检验。结果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除血清透明质酸酶外[(1 368.48±1 093.82) U/L比(108.785±17.69) U/L,t=3.277,P<0.05],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ALT)、血清Ⅳ型胶原蛋白在BDL4W和假手术4W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17.73±98.69) U/L比(212.13±58.51) U/L,(81.03±21.82) U/L比(41.1±21.19) U/L,(19.81±0.42) μg/L比(19.35±0.34) μg/L,t=1.586、1.007、0.938,P值均>0.05);而BDL6W组各血清学指标均显著高于假手术6W组(t=5.845、3.442、4.928、3.754,P值均<0.05)。肝脏Masson染色结果显示BDL4W大鼠出现肝纤维化改变,BDL6W大鼠更为明显。与假手术组大鼠比较,BDL6W大鼠Micro CT结果显示具有明显骨质疏松改变。结论大鼠胆总管结扎术可构建肝脏纤维化及相应骨质疏松动物模型

  • 标签: 肝纤维化骨质疏松 模型,动物 胆总管结扎 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