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老年男性患者,因劳力性胸痛入中日友好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示右冠状动脉近严重狭窄,置入冠状动脉支架后患者即刻出现剧烈胸痛,心电图示V1~V5导联ST弓背向上抬高,再次造影示左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主干血流正常,但右心室支闭塞,诊断为单纯右心室心肌梗死。本文结合文献,分析单纯右心室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特征,以供临床借鉴。

  • 标签: 心肌梗死 心电描记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入院时血清D-二聚体联合心肌损伤标记物对早期识别急性心肌炎高危患者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入选2010—2021年在中日友好医院住院的急性心肌炎患者。根据患者入院24 h内免疫比浊法所测血清D-二聚体的中位数分为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院内不良事件定义为死亡、心源性休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新发的心力衰竭。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探索院内不良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106例患者,年龄(36±16)岁,男性占62.3%,包括D-二聚体高水平组52例、低水平组54例。与D-二聚体低水平组比较,高水平组患者入院时平均收缩压[(114±21)mmHg vs. (121±14)mmHg, 1 mmHg=0.133 kPa]和舒张压[(71±13)mmHg vs. (76±10)mmHg]较低,心率更快[(97±26)次/min vs. (79±15)次/min],C反应蛋白水平[6.82(1.61, 20.05) mg/dL vs. 1.30(0.13, 8.97) mg/dL]及肌酐水平[86.95(67.63, 117.83) μmol/L vs. 68.80(60.18, 81.93) μmol/L]更高,心电图出现QRS间期>120 ms比例较高(25.0% vs. 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心肌损伤标记物阳性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二聚体高水平组院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更高(67.3% vs. 22.2%,P<0.001)。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入院时血清D-二聚体水平及心肌损伤标记物升高是院内不良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入院血清D-二聚体水平升高预测院内不良事件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81(95%CI:0.690~0.873),敏感度为74.5%,特异度为71.2%,联合心肌损伤标记物阳性预测院内不良事件AUC为0.831(95%CI:0.752~0.910),敏感度为80.9%,特异度为78.0%。结论入院时血清D-二聚体水平升高可预测急性心肌炎患者发生院内不良事件的风险,联合心肌损伤标记物可提高预测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炎 院内不良事件 D-二聚体 心肌损伤标记物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