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年龄肌肉减少症(肌少症)患者临床及肌肉指标特点。方法横断面研究,共纳入了404例门诊长期随诊、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老年分类标准,将人群分为年轻老年、老老年及长寿老年;并根据亚洲肌少症工作共识2019年诊断标准,将各年龄段老年人群又分为肌少症和非肌少症。记录一般临床数据资料,并测定上臂围、小腿围、外周骨骼肌指数、握力、日常步速、简易体能状况量表及3 m起立步行实验(3mTUG)等数据,同时采用多频生物电阻抗仪进行人体成分测量。结果本研究中研究对象年龄为(85.24±8.23)岁,其中年轻老年90例(22.28%),老老年165例(40.84%),长寿老年149例(36.88%)。共筛选出肌少症患者123例(30.45%),各组间患病率分别为年轻老年25例(27.78%)、老老年47例(28.48%)、长寿老年51例(34.23%)。相较于非肌少症,各年龄的肌少症患者的基础代谢率显著下降,年轻老年血红蛋白及白蛋白水平下降,老老年和长寿老年肌少症患者的腰围和体质指数下降,老老年肌少症患者体脂百分比升高。在肌少症人群中,相较于年轻老年,长寿老年肌少症患者中男性比例更高。多组间比较结果提示,相较于年轻老年,老老年及长寿老年的谷丙转氨酶及前白蛋白水平下降,血清肌酐升高,外周骨骼肌指数无显著变化,但握力[(27.7±5.9)kg比(23.2±6.9)kg比(21.4±5.8)kg,F=5.81,P=0.004]、步速[(0.8±0.2)m/s比(0.7±0.2)m/s比(0.5±0.2)m/s,F=11.88,P=0.000]、小腿围[(33.4±3.3)cm比(15.9±8.4)cm比(31.5±3.1)cm比(30.9±3.3)cm,F=3.58,P=0.031]均显著下降,3 m起立步行实验[(10.0±2.1)s比(15.9±8.4)s比(20.8±12.8)s,F=6.98,P=0.001]时间增加。偏相关分析提示年龄与握力(r=-0.374,P=0.001)、日常步速(r=-0.441,P=0.000)、小腿围(r=-0.223,P=0.017)呈负相关,而与3mTUG时间与年龄间呈正相关(r=0.319,P=0.009)。结论相较于年轻老年肌少症患者,高龄肌少症患者肌肉功能、肌肉力量和下肢肌肉质量出现了明显下降。伴随年龄的增长,我们需更加关注肌肉功能、肌肉力量及局部肌肉质量的变化对不良事件的影响。

  • 标签: 肌肉减少症 肌肉功能 肌肉力量 节段肌肉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