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及人的社会化感知而逐渐内化生成[1]。从“民族共同体”的表现形式到“中华民族”的概念生成,从“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呈现历史形态、现实形态、时代形态的阶段特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呈现历史维度、现实维度、时代维度的符号表征。自历史基础而来,由现实价值而塑,以时代指向而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根本主线。作为助推国家繁荣昌盛、民族伟大复兴、个体全面发展的系统性工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然离不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体系建构。

  • 标签: 民族教育理论范式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话语建构途径
  • 简介:摘要:随着新中国教育制度的建立,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一种特色教育也逐步发展起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由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情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族政策和教育政策所决定的,是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我国的民族教育工作,先后召开六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各次会议在不同社会背景下召开,因此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事业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引。

  • 标签: 新中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发展脉络 演变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