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儿性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搜集2013—2020年河南省人民医院病理科IH确诊病例52例,对其形态学、免疫表型及PIK3CA、GNAQ基因变异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2例IH女患儿37例,男患儿15例,发病部位有四肢、躯体和头颈部。病变外观均呈鲜红色或暗红色斑块,形态学上,肿瘤组织呈分叶状生长,增殖期血管内皮细胞密集成片,呈卵圆形或上皮样形态,血管腔不明显,可见细胞凋亡;消退期血管内皮细胞较稀疏,呈纤细梭形或扁平状,血管腔可见,多量脂肪纤维组织增生。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血管内皮细胞表达葡萄糖转运蛋白1、CD15及其他内皮相关标志物;PIK3CA、GNAQ基因均未见突变。结论IH是发生于婴幼儿较常见的血管源性良性肿瘤,形态学以分叶状结构生长,伴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及微血管腔形成为主,增殖期需与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先天性血管瘤等鉴别,消退期需与脉管畸形等鉴别。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肠型腺癌(pulmonary enteric adenocarcinoma,PEAC)的临床病理及分子学特征。方法收集2015至2019年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的PEAC19例,复查相关临床病理资料,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法检测相关免疫表型,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RMS)法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KRAS、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的表达情况,随访患者,复习相关文献并总结分析。结果19例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58岁(33~71岁)。镜下见肿瘤组织呈中到高分化的腺样和/或乳头样生长方式,肿瘤细胞呈高柱状,有时假复层排列。部分腺腔内可见炎性坏死和散在的碎裂核。IHC显示该组病例不同程度表达细胞角蛋白(CK)7(19/19)、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8/19)、Napsin A(6/19)、Villin(17/19)、CK20(16/19)和CDX2(10/19)。基因检测发现9例(9/19)KRAS基因突变,1例(1/19)EGFR基因突变,1例(1/19)ALK基因断裂信号阳性。检索国内外有关PEAC的文献报道并总结发现KRAS在PEAC中的突变率远远高于EGFR及ALK的突变率。19例病例均行手术切除,11例术后行化疗或放化疗。结论PEAC是肺腺癌的一种少见变异类型,与结直肠腺癌有相似的组织细胞学形态。但是详细病史、组织学异质性、CK7+/Villin+的免疫组合以及KRAS基因突变率高是诊断的要点。预后有待于长期随访及大数据统计。

  • 标签: 肺肿瘤 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KRAS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