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破裂大脑中动脉患者行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2例破裂大脑中动脉患者的临床资料。52例(共52个动脉)患者均采取血管内治疗,其中使用单微导管弹簧圈栓塞17例、双微导管弹簧圈栓塞14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21例。术后即刻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复查,其即刻栓塞程度均采用Raymond分级评估。出院后所有患者均行影像学随访,预后评估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结果52例患者的52个动脉中,1个动脉术中破裂后转为开颅手术夹闭,余51个动脉均成功行血管内治疗。51个动脉的术后即刻Raymond分级Ⅰ级33个、Ⅱ级15个、Ⅲ级3个。其中术中1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的患者出现支架内血栓形成,对症治疗后,效果良好,无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52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13.4±3.1)个月(2~48个月),其中预后良好46例(88.5%)(mRS 0~2分),预后不良6例(11.5%)(其中mRS 3分3例、4分2例、5分1例)。共有46例患者行DSA复查,其中3例复发,1例原动脉囊部分再通,遂行二次栓塞术,其即刻栓塞程度达到RaymondⅠ级;1例二次栓塞因微导管无法到位,观察1年后动脉愈合;1例颈部残留和首次栓塞后无变化,继续随访观察。结论血管内治疗破裂大脑中动脉的临床效果和影像学随访结果良好,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仍需更大样本量和更长时间的随访结果来证实。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大脑中动脉 栓塞,治疗性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显微外科夹闭术和血管内治疗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动脉(MbifA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90例MbifA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血管内治疗组(52例)和显微外科夹闭术组(138例)。根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颅内动脉复发率及颅内动脉再破裂率评估手术疗效。出院后采用电话或门诊的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至末次随访,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患者预后,其中0~2分定义为预后良好,3~6分为预后不良。结果190例患者的手术均成功。术后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70例(36.8%)、颅内感染92例(48.4%)、脑疝形成14例(7.4%)。190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16.2±6.3)个月(1~52个月)。至末次随访,151例(79.5%)患者预后良好,另39例(20.5%)预后不良。两组的性别、年龄、合并吸烟史、高血压史、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改良Fisher分级、破裂动脉的世界神经外科联盟分级及颅内动脉大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显微外科夹闭术组比较,血管内治疗组的宽颈动脉[分别为38.4%(53/138)、15.4%(8/52)]、破裂动脉[分别为82.6%(114/138)、67.3%(35/52)]及联合去骨瓣减压术[分别为33.3%(46/138)、3.8%(2/52)]的占比均低(均P<0.05),且术后肺部感染率[分别为42.8%(59/138)、21.2%(11/52)]和颅内感染率[分别为65.2%(90/138)、3.8%(2/52)]均低(均P<0.05),住院时间短[中位数(范围)分别为22.5(18.0~30.0)d、17.5(13.3~23.5)d,P<0.05],但颅内动脉复发率[0.8%(1/138)、9.6%(5/52)]高(P<0.05)。两组预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治疗较显微外科夹闭术治疗MbifAs具有术后肺部感染率和颅内感染率低、住院时间短的优势,但要注意术后1年内的复发率高、且对预后影响不大。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大脑中动脉 栓塞,治疗性 显微外科手术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合并蝶窦内巨大假性动脉的报道并不多见。2018年8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1例因颅底骨折而导致TCCF合并蝶窦内巨大假性动脉的患者,采用球囊辅助弹簧圈和Onyx胶,经颈内动脉-海绵窦和颈内静脉-岩下窦联合途径将病灶完全栓塞,术后随访1年,患者预后良好,未见病灶复发。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