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作者: 王哲 凌虹 张毓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国际免疫学杂志》 2022年第05期
  • 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哈尔滨 150081,哈尔滨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哈尔滨 150081 哈尔滨医科大学免疫学教研室,哈尔滨 150081,哈尔滨医科大学免疫学教研室,哈尔滨 150081 锦州医科大学生命科学院,辽宁锦州 121000
  • 简介:摘要胸腺是T淋巴细胞发育分化的主要场所,是由高度特化的胸腺上皮细胞构成的三维网络结构的组织器官。胸腺中含有不同发育和分化阶段的T淋巴细胞,这些T淋巴细胞形成了一个能够特异性识别不同种类抗原、同时对自身抗原产生耐受的T淋巴细胞库。随着成人年龄的不断增长,胸腺会随着年龄变化产生一定程度的结构萎缩和功能衰退。胸腺退化也是免疫衰老的重要诱因,胸腺退化会使CD4+T细胞群发生异质性改变,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机体患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的风险。文章系统综述胸腺退化的机制,以及细胞因子、激素、细胞疗法等在促进胸腺重建中的作用。

  • 标签: 胸腺退化 胸腺再生 免疫重建
  • 简介:摘要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VLP)是一类不同于可溶性重组抗原的亚单位疫苗,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与亲本病毒一样,VLP既可以是无包膜的,也可以是带包膜的。根据VLP的复杂性,它可以在原核或真核表达系统中使用重组载体生产。到目前为止,针对各种疾病的VLP候选疫苗已经在不同的表达系统中生产出来。一些VLP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少数已经获得许可和商业化。文章综述了各类VLP疫苗、各种表达系统的表达效果以及嵌合类VLP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

  • 标签: 病毒样颗粒 表位 疫苗
  • 简介:摘要TRIM(tripartite motif)家族因具有相似的N端结构又被称为RBCC家族,其成员在诸多与固有免疫相关的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TRIM家族参与宿主的胞内抗病毒作用,其中一些TRIM家族蛋白被认为是病毒的限制因子。最近,TRIM21作为E3泛素连接酶的抗病毒作用相继被报道,其可通过抗体依赖的细胞内抗病毒作用(antibody dependent intracellular neutralization,ADIN)及参与固有免疫通路发挥抗病毒作用,现就TRIM21的结构、表达分布、抗病毒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综述。

  • 标签: TRIM21 E3泛素酶 抗病毒
  • 简介:摘要外泌体(exosomes)是细胞内源性的小囊泡,大多数哺乳动物细胞在正常及病理状态下均可分泌外泌体。外泌体已成为细胞间通讯的重要介质,用于传递膜和细胞溶质蛋白、脂质和RNA的载体。近年来,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 siRNA)已经成为病理生理疾病治疗的潜在选择,但是不良的生物利用度限制了其治疗潜力。为了实现RNA药物的治疗潜力,必须开发有效的、组织特异性的和非免疫原性的递送技术。目前已经研究了几种载体,其中外泌体被认为是有效递送siRNA的可行的载体,这里将主要对外泌体及外泌体能作为siRNA递送的天然载体进行概述。

  • 标签: 外泌体 RNA干扰 小干扰RNA 靶向 载体
  • 简介:摘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HIV-1)感染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严重损害患者免疫系统,是一种致死率极高的慢性传染病。治愈HIV感染的主要障碍是人体内长期持续存在的HIV-1 DNA储存库,而目前应用的治疗方案对于减少并最终消除病毒储存库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了解HIV-1 DNA储存库建立和维持所涉及的机制、开发更有效的HIV-1 DNA储存库检测技术,以及研究HIV-1 DNA储存库在疾病进展和临床治疗中的意义,对于设计清除HIV整合DNA的策略及实现HIV-1功能性治愈甚至根除的目标至关重要。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病毒储存库 CD4+ T细胞恢复 疾病进展
  • 简介:摘要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是细胞表面的一种免疫抑制分子,与配体PD-L1或PD-L2相互作用,负向调控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后,PD-1在感染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表达上调,高水平表达的PD-1不仅影响病毒对靶细胞的易感性和宿主的抗病毒免疫应答能力,还影响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效果。体外阻断PD-1/PD-L通路可改善宿主细胞对HIV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水平,已作为辅助手段用于抗病毒治疗和HIV疫苗的研究中。本文概述了PD-1在HIV感染和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 标签: 程序性死亡受体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感染 防治
  • 简介:摘要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I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I,HIV-1)感染引起的一类疾病。HIV-1在全球范围广泛传播,破坏免疫系统,一旦感染终身带毒,致死率高。在已经完成的Ⅲ期HIV-1疫苗效力试验中,RV144是唯一显示出免疫保护效果的疫苗,且免疫保护效果与HIV-1病毒包膜gp120 V1V2区域的抗体相关。HIV-1包膜V1V2的氨基酸序列及结构赋予病毒重要功能,包括进入靶细胞、诱导广泛交叉中和抗体及与α4β7整合素分子的相互作用等。根据V1V2结构域特征设计免疫原是研制疫苗的重要策略。现就HIV-1包膜V1V2区结构特征、中和表位及疫苗的研究进展作综述。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 V1V2区 表位 疫苗 广谱中和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