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宫胶囊预防异常产褥的疗效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随机抽取本院产科收治的300例产妇展开研究分析,基于奇偶次序将30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有150例产妇。对照组围产期实施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围产期联合宫宁胶凝应用与异常产褥预防护理对策,获取两组护理相关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后恶露量、子宫底高度均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产后并发症(肌肉酸痛、产褥感染、排尿异常、产后出血)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后积极给予宫胶囊与异常产褥预防护理对策可有效改善产后康复水平,可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可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可加速产后康复速度。

  • 标签: 产妇 宫血宁胶囊 异常产褥 基础护理 护理对策 产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血型是指血液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表面的抗原类型。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类型,而与临床关系最密切,人们所熟知的血型是红细胞ABO血型系统及Rh血型系统。狭义地讲,血型专指红细胞抗原在个体间的差异;但现已知道除红细胞外,在白细胞、血小板乃至某些血浆蛋白,个体之间也存在着抗原差异。因此,广义的血型应包括血液各成分的抗原在个体间出现的差异。通常人们对血型的了解往往仅局限于ABO血型以及输血问题等方面,实际上,血型在人类学、遗传学、法医学、临床医学等学科都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因此具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同时,动物血型的发现也为血型研究提供了新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 标签: 熊猫血 特点 坏处
  • 简介:摘要低磷酸酶症(HPP)是由编码组织非特异性碱性磷酸酶(TNSALP)的基因变异导致功能缺失引起的。HPP的症状、体征和并发症非常多变,包括骨骼低矿化、钙和磷酸盐代谢障碍、反复发生的骨折、疼痛、活动受限、牙齿过早脱落、生长发育迟缓和癫痫等。针对HPP有不同的治疗尝试,Asfotase alfa是一种骨靶向重组TNSALP,能够显著降低围生期和婴儿HPP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同时可改善生长发育、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这种酶替代疗法耐受性良好,大多数不良反应为轻中度。现就近年来对该疾病的治疗新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低磷酸酶血症 酶替代治疗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低氧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20年11月至2021年8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收治的99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9例,女70例;年龄67~96岁[(82.6±6.2)岁]。以急诊就诊时吸入室内空气下动脉氧分压(PaO2)<80 mmHg为参考标准,分为低氧症组(51例)和非低氧症组(48例)。比较两组性别、年龄、骨折类型、体重指数(BMI)、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术前胸部CT诊断的肺部疾病[肺不张、胸腔积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受伤至就诊时间、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Barthel指数、KATZ指数、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mMRC)呼吸困难评分、数字疼痛评分(NRS)、吸烟、饮酒、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症、既往脑梗死、冠心病)、体温、首次血常规检查(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生化检查(血清白蛋白、血糖、肌酐、血尿素氮)、电解质检查(钠、钾)及其他相关检查[D-二聚体、心房钠尿肽(BNP)、乳酸]。采用单因素分析上述指标与术前低氧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老年髋部骨折术前低氧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性别、年龄、骨折类型、BMI、术前CT诊断的肺部疾病、受伤至就诊时间、Barthel指数、KATZ指数、NRS、吸烟、饮酒、基础疾病、体温、首次红细胞计数、生化检查、电解质检查、其他相关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SA分级、NYHA心功能分级、mMRC呼吸困难评分、首次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及血红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SA分级、NYHA心功能分级、mMRC呼吸困难评分、首次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与老年髋部骨折术前低氧症有一定相关性(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mMRC呼吸困难评分高(OR=2.30,95%CI 1.10~4.81,P<0.05)、白细胞计数高(OR=1.24,95%CI 1.05~1.45,P<0.05)、C-反应蛋白水平高(OR=1.02,95%CI 1.01~1.03,P<0.05)和血红蛋白水平高(OR=1.04,95%CI 1.01~1.07,P<0.05)与老年髋部骨折术前低氧症显著相关。结论高mMRC呼吸困难评分、高白细胞计数、高水平C-反应蛋白及高水平血红蛋白是老年髋部骨折术前低氧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髋骨折 老年人 危险因素 术前低氧血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体育舞蹈是舞蹈艺术的一种,是健与美的结合,由体育元素、艺术元素和文化元素构成。在艺术表现方面可划分为三种:形体表现、音乐表现和造型表现,本文就谈一谈我个人对体育舞蹈艺术表现的见解。

  • 标签: 体育舞蹈 文化 艺术表现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碱性磷酸酶症(HPP)患儿的临床特点、基因变异类型及随访资料。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10年10月至2019年1月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中心收治的6例HPP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中5例患儿及家系进行致病基因测序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和基因变异类型及转归。结果6例HPP患儿中男5例、女1例,年龄2月龄至6岁4月龄,碱性磷酸酶均明显降低(2~49 U/L),婴儿型4例、儿童型与牙型各1例。婴儿型患儿均有纳差、体重增长缓慢及高钙血症,儿童型与牙型患儿均有牙齿脱落,儿童型患儿伴有跛行等运动功能改变。5例患儿及其中4个家系发现10个组织非特异性碱性磷酸酶基因变异,7个错义变异,1个插入变异,1个移码变异,1个缺失变异,其中3个为新发变异(p.Y28C、p.268,F>L、p.A176V)。4例婴儿型HPP患儿中3例死亡,1例好转后失访,儿童型和牙型HPP患儿经治疗后好转。结论HPP各型之间的临床表现变异性大又相互重叠,儿童型及牙型预后较好,婴儿型预后较差,基因检测是明确诊断的主要方法。

  • 标签: 低磷酸酯酶症 基因 碱性磷酸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生儿高胆红素症患儿在蓝光疗法(光疗)中的观察与护理。方法用双面光疗暖箱对新生儿高胆红素症患儿进行6-24小时光疗照射。结果通过光疗与护理,患儿血清胆红素浓度明显下降,减少了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结论光疗效果的好坏与光疗时的护理有重要的关系,加强光疗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蓝光疗法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X连锁显性遗传性低磷症性佝偻病(XLH)患儿的临床特征、PHEX基因变异特点及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诊治的25例XLH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点、PHEX基因变异特点及临床转归。根据PHEX基因变异位置将患儿分为N端变异组和C端变异组,根据变异是否位于重要的锌离子结合域17或19号外显子分为17或19号外显子变异组和非17或19号外显子变异组,分别分析各组发病年龄、治疗前的身高标准差积分(HtSDS)、膝间距或踝间距、磷及治疗后的HtSDS、膝间距或踝间距。组间比较使用秩和检验或t检验。结果25例XLH患儿中男8例、女17例,发病年龄为1.2(1.0,1.8)岁,确诊年龄2.5(1.5,4.3)岁。初诊时主要临床表现为双下肢弯曲[24例(96%)]、步态异常[17例(68%)]。HtSDS为-2.0(-3.2,-0.8),膝间距或踝间距为4.5(3.0,6.0)cm。空腹磷0.8(0.7,0.9)mmol/L,钙(2.5±0.1)mmol/L,碱性磷酸酶(721±42)U/L,有3例(12%)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高于正常值。25例(100%)患儿骨骼X线片均提示有活动性佝偻病改变。2例(9%)双肾髓质内少量钙质沉着。25例患儿检测出24种PHEX基因变异,11例(44%)为未报道过的变异,未发现热点变异。N端变异组21例、C端变异组4例;17或19号外显子组4例、非17或19号外显子变异组21例。N端变异、C端变异组和17或19号外显子变异、非17或19号外显子变异组患儿的发病年龄、HtSDS、膝间距或踝间距、磷及治疗后的HtSDS、膝间距或踝间距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5例患儿随访2.7(1.6,5.0)年,24例(96%)患儿规律口服磷酸盐制剂及活性维生素D,96%(24/25)症状得到缓解。HtSDS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3.2,-0.8)比-2.0(-2.8,-1.1),Z=-0.156,P>0.05]。治疗后膝间距或踝间距较治疗前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3.0,6.0)比1.5(0,3.3)cm,Z=-3.043,P<0.05]。经治疗17例患儿复查骨骼X线片佝偻病改变均有所修复。18例患儿合并了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7例出现了肾脏钙质沉着症。结论XLH患儿以步态异常、双下肢弯曲及身材矮小为主要临床表现。发现PHEX基因未报道的变异高发,未发现热点变异,也未发现基因型与表型的相关性。经规律磷酸盐制剂和活性维生素D治疗后除身高外症状均可明显改善,但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和肾脏钙质沉着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

  • 标签: 低磷血症性佝偻病,X连锁显性 PHEX磷酸调节中性内肽酶 治疗结果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接受内瘘专项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1月-2023年1月期间院内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随机选择96例,依据护理模式分为实验与对照两个组别,组内均为4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联合内瘘专项健康教育,对比效果。结果:实验组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心理状态无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自护技能以及健康知识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维持性透患者实施内瘘专项健康教育,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动自我护理能力,让其积极配合临床操作,促使患者康复。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内瘘 专项健康教育 自我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四磨汤口服液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老年混合痔术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混合痔术后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四磨汤口服液。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中医症候积分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大便性状积分、排便困难积分、排便平均周期积分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大便性状积分、排便困难积分、排便平均周期积分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排便困难、大便干结、排便疼痛改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对老年混合痔术后便秘患者给予四磨汤口服液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中医症候积分、缩短症状改善时间、提升临床疗效。

  • 标签: 混合痔 老年患者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 四磨汤口服液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金玄痔科熏洗散联合乳果糖口服液治疗小儿肛裂便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肛裂便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金玄痔科熏洗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乳果糖口服液。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疼痛缓解时间、便血消失时间及肛裂愈合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对肛裂便患儿给予金玄痔科熏洗散联合乳果糖口服液治疗,可显著提升临床疗效,缩短患者恢复时间。

  • 标签: 小儿肛裂 血便 金玄痔科熏洗散 乳果糖口服液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金玄痔科熏洗散联合乳果糖口服液治疗小儿肛裂便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肛裂便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金玄痔科熏洗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乳果糖口服液。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疼痛缓解时间、便血消失时间及肛裂愈合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对肛裂便患儿给予金玄痔科熏洗散联合乳果糖口服液治疗,可显著提升临床疗效,缩短患者恢复时间。

  • 标签: 小儿肛裂 血便 金玄痔科熏洗散 乳果糖口服液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高校是培养学生理想信念、道德品质、价值观念的重要阵地,高校要根据现阶段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结合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将新观点、新思路、新理念有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亲和力作为一种能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柔性力量,能够让学生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朝着教育现代化、科学化方向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良性循环并得到持续发展,满足人们对于教育科学发展的需求。

  • 标签: 高校辅导员 思想政治教育 亲和力的培育 实践与探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ATP敏感性钾通道型先天性高胰岛素症(KATP-HI)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特征。方法选取2002年2月至2018年12月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45例经遗传学确诊为KATP-HI的患儿及其家系为研究对象,对患儿的临床特征、诊疗过程、致病基因突变情况和后期随访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二代测序技术对KATP-HI相关致病基因ABCC8和KCNJ11进行测序分析。结果45例KATP-HI患儿中,新生儿期发病34例(75.6%),21例(46.7%)首发症状为抽搐。39例应用二氮嗪治疗,其中12例(30.8%)有效,16例(41.0%)无效,11例疗效不明确。对二氮嗪治疗疗效不确定或无效的患者中18例进一步应用奥曲肽治疗,其中13例(72.2%)有效,3例无效,2例疗效不明确。10例因药物治疗无效或18氟-左旋多巴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18F-DOPA PET)明确为局灶型病变患儿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8例行胰腺部分切除术,术后血糖均恢复正常;2例行次全胰腺切除术治疗,术后均继发糖尿病。45例KATP-HI患儿中1例同时携带ABCC8和KCNJ11突变;10例携带ABCC8复合杂合突变;34例携带ABCC8或KCNJ11单基因突变,其中父系遗传的KATP-HI患儿21例,母系遗传的KATP-HI患儿3例,新生突变的KATP-HI患儿6例。结论二氮嗪治疗对多数KATP-HI患儿无效,而奥曲肽治疗有效率更高。局灶型病变的患儿行胰腺部分切除术治疗具有较高的治愈率,次全胰腺切除术后有继发糖尿病的风险,故术前明确患儿的胰腺组织学类型极为重要。ABCC8和KCNJ11基因突变是KATP-HI的主要致病基因,携带ABCC8或KCNJ11单个基因突变的KATP-HI患者中,以父系遗传者占多数。部分KATP-HI患儿低血糖症状可自行缓解。

  • 标签: 高胰岛素血症 遗传性疾病,先天性 钾通道 点突变 二氮嗪
  • 简介:我国《合同法》和德国《民法典》均规定要约对要约人具有拘束,但实践中存在要约人排除拘束的情况,本文对此排除拘束的意思表示的性质进行分析,建议将其界定为准要约,并对中德民法对要约撤销权的不同规定作出评价,探究我国民法典编纂中应否采取德国有关要约形式拘束的立法模式。

  • 标签: 排除拘束力 撤销权准要约意思表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国儿童谷氨酸脱氢酶型先天性高胰岛素症(GDH-HI)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特征。方法选取2008年2月至2018年12月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并诊断为GDH-HI的10例患儿家系为研究对象,对患儿的临床特征、致病基因携带情况和后期随访等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聚合酶链反应DNA(PCR-DNA)直接测序法和二代测序技术对10例患儿及其亲属进行GLUD1基因测序分析。结果10例患儿中9例出生体重正常,1例为巨大儿。9例患儿伴有无症状性高氨症,1例患儿氨正常。9例患儿曾试用二氮嗪治疗,均有效。10例患儿均携带GLUD1基因突变,其中5例携带GLUD1基因c.965C>T(p.R322H)突变,其余5例分别携带c.1388A>T(p.N463I)、c.1495C>A(p.G499C)、c.1493C>T(p. S498L)、c.1519G>A(p.H507Y)、c.1388A>G(p.N463S)突变;9例(90%)为新生突变,1例为父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8例患儿经长期随访,其中1例于确诊8年后自行缓解,7例需长期口服二氮嗪维持正常血糖水平,其中2例合并癫痫。结论中国GDH-HI患儿出生体重多为正常,少数患儿氨正常;GLUD1基因突变多为新生突变,其中GDH p.R322H突变为中国儿童GDH-HI的热点突变。GDH-HI患儿多对二氮嗪治疗有效,随着病程的进展,部分患儿可出现癫痫,少数患儿有自行缓解倾向。

  • 标签: 先天性 高胰岛素血症 谷氨酸脱氢酶 突变 GLUD1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