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重型颅脑损伤(sTBI)的主要手术方式包括脑室穿刺外引流(EVD)、去骨瓣减压术(DC)、颅内血肿清除术以及挫裂伤灶内减压术等。这些手术方式均可降低患者的颅内压(ICP),减少死亡率,但也存在术后功能不良发生率较高的缺点。随着颅内显微手术技术的发展,有学者提出一种新的手术方式——池造瘘术,发现其治疗部分难治性颅内高压的sTBI患者能取得良好疗效。本文现围绕池造瘘术治疗sTBI的研究进展,包括其病理生理基础、手术技术、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手术疗效等内容综述如下。

  • 标签: 脑池造瘘术 重型颅脑损伤 颅内压 脑胶质淋巴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辅助微创血肿清除术与单纯保守治疗2种方式对基底节区中、小量血肿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山西白求恩医院神经外科自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64例自发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进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手术组及保守治疗组2组,其中手术组患者33例,采用立体定向辅助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保守治疗组患者31例,采用单纯保守治疗。比较2组患者一般基线资料并随访6个月,比较其术后第7天、1个月及6个月时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修正的Barthel指数(MBI)、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性别、年龄、出血量等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时2组患者GOS评分、MBI指数及mR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时2组患者GOS评分、MBI指数及mRS评分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预后良好率为78.79%(26/33),保守治疗组预后良好率为25.81%(8/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2组患者GOS评分、MBI指数及mRS评分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预后良好率为95.7%(29/33),保守治疗组预后良好率为32.3%(1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及保守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06%、2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向辅助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中、小量脑出血疗效优于保守治疗。

  • 标签: 基底节 脑出血 立体定向技术 神经功能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