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希氏束起搏(HBP)常规从左侧血管路径植入,然而,临床上部分患者因其他原因需要通过右侧血管路径植入HBP,利用现有希氏束植入工具难度较大。如果这类患者还同时存在临时起搏器依赖等原因导致术中无法标测或标测不到希氏束(His)电位,手术难度将进步增加。现报道1例利用尖瓣环造影方法指导右侧血管路径心室侧希氏束起搏植入。

  • 标签: 希氏束 希氏束起搏 右侧植入 三尖瓣环造影
  • 简介:笔者通过比较和研究节同题异构,总结出有效教学设计的几个要点:对学生需求的切实了解,对教材的正确把握,具有科学的教学理念,注重教学细节的处理。

  • 标签: 教学设计 有效教学 情景 信息沟
  • 简介:摘要80%~90%的永存左上腔静脉患者同时存在右上腔静脉。对于此类患者,多数经右侧入路植入起搏导线,从而降低手术难度和手术风险。临床实践中,常常在起搏器植入术中发现偶然永存左上腔静脉,目前常用的术中造影的方法有时难以区分右上腔静脉是否存在。本例在临床实践中使用泥鳅导丝的方法来鉴别右上腔静脉是否存在。该方法简单易行,便于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心脏起搏,人工 永存左上腔静脉 导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尖瓣环显像技术指导下的远端希氏束起搏的可行性。方法入选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19年8月至12月共30例有起搏适应证的心动过缓患者,年龄(64±15)岁,其中男15例(50%,15/30)行远端希氏束起搏。使用希氏束鞘管在尖瓣隔叶下方造影显示尖瓣环,并以此为影像学标志,将起搏导线植入尖瓣下方心室侧希氏束区域(即远端希氏束区域)。评价手术成功率,术中及随访期间希氏束起搏参数、起搏特点、导线对尖瓣功能的影响以及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等。结果共28例(93.3%,28/30)患者成功完成远端希氏束起搏。术中希氏束起搏阈值为0.4~1.9(1.00±0.42)V/1 ms,R波振幅为(5.4±2.7)mV。成功完成希氏束起搏的病例中,92.9%(26/28)的患者为非选择性希氏束起搏,夺获希氏束和周围心室肌的阈值分别为(1.03±0.43)V/1 ms和(1.05±0.73)V/1 ms。另外2例选择性希氏束起搏患者的希氏束夺获阈值均为0.7 V/1 ms。随访(19.5±3.5)个月,患者希氏束起搏阈值[(0.97±0.41)V/1 ms对(1.00±0.42)V/1 ms,P=0.643]和R波振幅稳定。未发现手术相关的并发症以及尖瓣反流加重情况。结论尖瓣环显像技术指导下的远端希氏束起搏具有较高的手术成功率。远端希氏束起搏多数为非选择性希氏束起搏,随访期间起搏参数稳定。尖瓣显像技术可帮助定位远端希氏束,完成目的性心室侧希氏束起搏导线植入。

  • 标签: 心脏起搏,人工 远端希氏束起搏 非选择性希氏束起搏 三尖瓣隔叶 造影 放射影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肤血管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例皮肤血管肉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79岁男性,因头面部红斑伴肿胀1年,加重1个月就诊。头面部见暗红色斑,局部浸润,部分融合,以右侧头面部为重。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显示CD31、CD34阳性,结合临床诊断为皮肤高分化血管肉瘤。结论皮肤血管肉瘤临床较为罕见,需要通过临床特征结合病理结果综合诊断。

  • 标签: 血管肉瘤 皮肤 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基于教育部颁发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编制问卷,对当前小学教师发展环境中的多元变量进行分析和归类。数据分析显示,小学教师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可归纳为六个:同级竞争、物质需求、职业胜任、职场关系、官方培训和师生关系。研究发现,教师之间"同级竞争"因素的贡献尤为明显。结果表明:现阶段小学教师发展处于外部驱动阶段,距离自我驱动的发展境界相去甚远;高职称与高收益高度相关,因此教师对职称晋升的公平性最为关注;学校考核与评价机制已成为小学教师日常工作的"惯习"。小学教师的同级竞争之烈、团队合作之难,以及优质师资流失之快,将是未来研究的方向所系。

  • 标签: 小学教师发展 因素分析 同级竞争
  • 简介:摘要国内植入的1.5 T磁共振成像(MRI)全身扫描兼容起搏器,虽然解决了起搏器术后患者无法做MRI的问题,但随着影像质量要求的提高,对3 T MRI扫描兼容起搏器的需求也逐渐增加。现报道国内率先植入3 T磁共振全身扫描兼容起搏器的病例1例。

  • 标签: 起搏器 人工 磁共振 兼容
  • 简介:摘要心脏再同步治疗术中出现心脏压塞是种较为罕见的并发症。既往有冠状静脉插管过程中操作不当导致严重冠状静脉夹层,并引发心脏压塞的报道。左心室导线植入导致的心脏压塞目前国内尚无报道。本文报道了1例左心室导线头端穿孔导致心脏压塞的病例。

  • 标签: 心脏再同步治疗 心脏压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维电生理成像标测导航系统指导射频消融心房颤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本文为回顾性研究。入选2020年10月至2021年7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接受新型维电生理成像标测导航系统指导下行射频消融的心房颤动患者。所有患者经非压力监测盐水灌注消融导管行肺静脉隔离。回顾性分析急性期肺静脉隔离率、左心房建模及消融时间、并发症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共纳入患者23例,年龄(58.3±8.2)岁,其中男17例(73.9%,17/23),阵发性心房颤动17例(73.9%,17/23),左心房前后径(41.3±4.4) mm,左心室射血分数(56.0±65.0)%。23例(100%,23/23)患者术中均成功隔离肺静脉。射频消融时间为(1 823.4±456.9) s。围术期未出现气爆、导管嵌顿、心脏压塞、心房食管瘘或其他并发症。随访12.2(7.8,13.0)个月,16例(69.6%,16/23)患者无心房颤动复发,17例(73.9%,17/23)患者遵医嘱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结论应用新型维电生理成像标测导航系统指导非压力监测导管射频消融心房颤动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心房颤动 三维标测 射频消融 接触力
  • 简介:摘要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是慢性心力衰竭(心衰)器械治疗的代表,然而,它并不适用于窄QRS波心衰患者。心肌收缩力调节器(CCM)的问世旨在解决该难题。现报道国内植入第5代CCM治疗心衰患者1例并短期随访结果。

  • 标签: 心力衰竭 心肌收缩力调节器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家庭监测所传输的数据及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索ICD级预防首次恰当治疗及患者全因死亡事件的预测因素。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家庭监测功能在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的临床应用研究的部分数据。从2009年2月到2014年12月植入ICD(德国百多力公司)的79家医院的患者中根据入选和排除标准筛选出305例患者。将ICD植入后的第30~60天作为观察窗口期,计算30 d患者活动度均值(average of 30-day patient activity,APA)及30 d平均静息心率均值(average of 30-day mean rest heart rate,AMRHR)。主要终点事件为首次ICD恰当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事件(VA),次要终点为全因死亡事件。结果随访(44.9±24.9)个月,共发生117例(38.4%,117/305)ICD首次恰当治疗事件及55例(18.0%,55/305)全因死亡事件。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MRHR是除心功能(NYHA分级)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外ICD首次发放恰当治疗VA的独立预测因素。年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功能、APA是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ROC曲线对年龄、LVEDD、LVEF、APA、AMRHR对全因死亡的预测作用进行评估,结果显示APA对全因死亡的预测效果最好(AUC=0.703)。结论AMRHR和APA是ICD级预防患者发生首次恰当治疗或全因死亡的较好的预测因素,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临床SCD级预防高危患者的危险分层。

  • 标签: 除颤器,植入型 一级预防 家庭监测 室性心律失常 全因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