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部透明层(NT)增厚与胎儿染色拷贝变异(CNV)的相关性。方法对519例孕11周~13周+6产前超声检查提示NT增厚(NT厚度≥3.0 mm)的单胎胎儿行染色微阵列分析(CMA),并对总染色异常率(其中包含染色数目异常及CNV)进行分析;根据NT厚度分为:3.0 mm≤NT厚度<3.5 mm、3.5 mm≤NT厚度<4.0 mm、4.0 mm≤NT厚度<5.0 mm及NT厚度≥5.0 mm,分别对染色异常率进行分析。结果(1)总染色异常率为25.6%(133/519),其中染色数目异常率为21.2%(110/519),致病性CNV(pCNV)共16例,检出率为3.1%(16/519)。(2)不同NT厚度胎儿的染色异常率、染色数目异常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pCNV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共检出16例pCNV,其中有3例涉及X染色大片段缺失或重复,可能表现为“Turner综合征”症状;2例(例3和8)涉及18号染色大片段缺失或重复,分别为“18p四”嵌合体和18p缺失综合征;3例分别涉及2、5、11号染色大片段缺失或重复;另8例pCNV则为亚显微结构水平的微缺失或微重复。结论胎儿染色异常风险随NT厚度增加而增加,但pCNV与NT增厚的程度无明显相关性;涉及染色片段性非整倍体异常的pCNV可能与NT增厚表型有关。

  • 标签:
  • 简介:摘要由致病性拷贝变异(pathogenic copy number variations, pCNV)导致的基因组病是出生缺陷的一个重要遗传学病因。近年来,随着基于孕妇血浆胎儿游离DNA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生物信息分析流程的完善以及大样本数据的积累,无创产前筛查(noninvasive prenatal screening, NIPS)胎儿pCNV疾病已开始应用于临床,国内对此技术的规范应用亟需专业的指导意见。基于此,本组专家就筛查的目标疾病和全流程临床规范应用细节达成技术共识,以期达到NIPS筛查pCNV疾病规范应用的目的。

  • 标签: 无创产前筛查 基因组病 致病性拷贝数变异 技术标准
  • 简介:摘要由致病性基因组拷贝变异(pathogenic copy number variation, pCNV)导致的染色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是胎儿出生缺陷的一个重要遗传学病因。近年来随着染色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 CMA)和基于二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的基因组拷贝变异测序技术(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 CNV-seq)在产前诊断领域广泛应用,规范CNV分析流程和报告的重要性日益彰显。同时,对基因组纯合区域(regions of homozygosity,ROH)的分析和报告流程国内也亟需专业的指导意见。基于此,本组专家就CNV、ROH的数据分析流程、报告标准及报告内容等达成共识,以期规范CMA/CNV-seq等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 标签: 产前遗传学诊断 拷贝数变异 纯合区域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随着高敏感性遗传学检测技术在产前诊断领域的广泛应用,产前染色嵌合体的检出越来越普遍,其诊断标准、遗传咨询原则和临床处理方案在不同单位之间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不仅给实验室、产前咨询医师或胎儿医学医师的诊疗工作带来了挑战,而且也给孕妇及其亲属造成了焦虑与困扰。鉴于此,本组专家就染色嵌合体的产前遗传学诊断与遗传咨询达成共识,以期建立标准化的诊疗规范,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诊疗工作。

  • 标签: 染色体 嵌合体 产前诊断 遗传学诊断 遗传咨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8p倒位重复[inv dup (8p)]染色重排的临床表现及分子机制。方法对3例产前超声发现异常的胎儿进行染色G显带及染色微阵列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对inv dup(8p)的产前临床表现及相关基因进行总结。结果3例胎儿产前超声均提示为心脏结构异常;染色核型及染色微阵列分析结果提示均为inv dup(8p),倒位重复涉及的断裂位点不一,该区域包含GATA4、SOX7、NRG1等基因。结论inv dup(8p)的主要表型为心脏及中枢神经系统异常;8p区域涉及的GATA4、SOX7基因与inv dup(8p)胎儿心脏异常相关。本研究3例inv dup(8p)染色重排可能由染色U交换机制导致。

  • 标签: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8p倒位重复 先天性心脏病 染色体U型交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多种技术验证及追踪随访妊娠结局,探讨无创产前筛查(non-invasive prenatal screening,NIPS)对于检测胎儿16号染色非整倍体的价值。方法选取7972例孕周>10周的单胎妊娠孕妇,经知情同意后对其进行NIPS检测。对结果提示16号染色异常者进行侵入性产前诊断,对羊水进行染色核型和染色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结果16例孕妇NIPS检测提示胎儿存在16号染色异常,检出率为0.2%。孕妇平均年龄为(33.5±5.24)岁,平均孕周为(19.88±2.47)周。羊水核型分析显示3例胎儿为染色嵌合体,1例为9号染色臂间倒位,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为18.8%;CMA检测的PPV则高达43.8%。16例孕妇中有11人分娩出正常婴儿,占68.8%。结论对于NIPS提示16号染色非整倍体高风险的孕妇,应结合多种技术对结果进行评估。CMA等分子检测手段优于传统的核型分析,在临床诊断时应首选。

  • 标签: 无创产前检测 16号染色体非整倍体 产前诊断 阳性预测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例罕见的TRPV3基因变异导致的常染色显性Olmsted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分析1例掌跖过度角化患儿的临床资料,应用高通量测序及Sanger测序技术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TRPV3基因变异检测。结果患儿临床主要表现为双手及双脚皮肤过度角化脱屑,指关节挛缩变形,双脚第五趾位置异常且残缩。皮肤组织活检病理显示显著角化过度,表皮增生,轻度表皮间细胞水肿。高通量测序结合Sanger测序验证结果显示患儿TRPV3基因存在新发错义变异c.2016G>T(p.Met672Ile)。结论患儿毁损性掌跖角化的致病原因可能为TRPV3基因的变异,该病例丰富了Olmsted综合征的基因变异与临床表型谱。

  • 标签: Olmsted综合征 TRPV3基因 高通量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