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实施素质教育是教学改革的一大成果 ,应广泛运用到各科目学科活动中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师应正确把握素质教育的尺度 ,应充分认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进一步明确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 ,应把握实施素质教育活动的步骤和方法。 关键词 :素质教育 教学步骤 教学机构 教学指导思想 随着教育发展的日新月异应试教育已突现出不足,而素质教育却成为 21世纪中国教育战线一道绚丽的风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数学是一门内容丰富 ,分支繁多 ,思维严谨 ,高度抽象而又应用广泛的学科。它有如此高的价值 ,各级学生学好数学至关重要。所以在素质教育这个大舞台上 ,中等职业数学教师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要想做好这个角色 ,根据数学的特点 ,并结合本人长期教学中的经验 ,我认为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努力 : 一、数学教师应端正教育思想 ,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要落实素质教育 ,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 ,主要表现在通过学习了解有关素质教育的理论 ,苦练内功 ,做一个知识渊博 ,爱好广泛 ,品德高深的教师。只有这样 ,教师在素质教育中才有所建树。如果教师对素质教育的内涵、目的、原则、手段以及教学模式等全然不知。那么 ,让他实施素质教育 ,其结果便不言而喻了。 二、转变教育观念 ,树立“大众数学”的思想 数学将成为 21世纪每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素质、知识和技能的一个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 ,数学教师必须树立这样的思想,中职学生尤其重要 :让人人都学习数学 ,都尽可能多地懂些数学。要变“精英教育”为“大众教育” ,把数学教学主要精力投入到每个学生身上 ,相信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学、都能会学、都能学好数学。为此全体中职数学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教学观念的转变 :一是由“偏爱优生”转移到重视“学困生” ,为了培养学生数学素质 ,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应该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 ,大搞“水涨船高”,不搞“水落石出”。改变对差生的态度 ,增加对差生的感情投人 ,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温心、爱心和诚心。心灵的沟通会使学生对数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使差生由厌学转化为愿学爱学、乐学 ,一改数学课的沉闷气氛。二是由“先教后学”转向“先学后教”。素质教育主张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下 ,广泛地让学生自主参与 ,积极思考 ,亲自实践培养学生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课堂上要留给学生一些机会让学生参与教学 ,教师依据学习规律 ,促进学生学习 ,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三是由“教书”转向“教人” ,只注重教师教 ,而忽视了学生学的现象 ,是导致差生大量出现 ,教学质量不高的根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由“教书”转向“教人”。 三、优化课堂结构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 课堂教学是目前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课堂结构的优劣。当前 ,课堂教学并未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 ,学生负担重 ,课堂教学效益低。究其原因 ,一是教法陈旧 ,不少教师仍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满堂灌。二是主客倒置 ,往往把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之间的关系颠倒了,三是有些教师总盯住少数几位所谓的“尖子学生”进行教学。因此优化课堂结构势在必行,新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 ,让学生自主学习 ,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点拨辅导 ,其结构模式应该是 :知识感悟 +学法体悟 +思维试验。这是一个立体式的可以不断变化的活动式结构 ,主要指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 ,着重引领学生去感悟知识体悟学法 ,组织思维试验 ,培养综合能力。新的课堂结构模式必须体现三大原则 :一是主体性原则。课堂教学一定要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路搭桥者。二是全体性原则 ,即教学对象的全体性。要让每堂课下来 ,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各人原有的知识能力基础上有所进步 ,有所收获。三是生动性原则要让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四、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和形象性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人们通过精心设计的动画插图和音频等可以将抽象深奥的数学知识简单明了、直观地表现出来 ,缩短了客观事物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思考知识间的联系 ,促进新的认知结构的形成。计算机的动态变化可以将形与数有机结合起来 ,把运动和变化展现在学生面前 ,使学生由形象的认识提高为抽象的概括 ,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现代数学素质会起到很好的效果。例如立体几何入门难是多年来中职学校数学教学的难点 ,一是画图与识图 ,图立不起来 ,而多媒体应用在这方面有潜在的巨大优势,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 ,尤其是计算机能进行动态的演示 ,利用这个特点可处理其他教学方法难以处理的问题 ,这就为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手段 ,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和形象性。因此素质教育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 ,广泛地让学生主动参与 ,积极思考 ,亲自实践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 ,发展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我们愿在素质教育的宏伟事业中 ,与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一道研究探索和实践 ! 五、在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时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生有了远大的理想奋斗目标 ,学习才有劲头,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在上中学时 ,老师在课堂上讲 :“哥德巴赫猜想”犹如皇冠一样的一粒明珠。如果同学们从现在开始就努力学习文化科学知识 ,将来我们在座的同学之中定有人能把这颗明珠摘下来。陈景润听了 ,把教师的话铭刻在心。经过废寝忘食 ,勤奋刻苦地奋斗 ,终于摘下了这颗皇冠上的明珠。在人生的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只要我们面对现实 ,坚忍不拔、刻苦进取锲而不舍 ,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开创美好的未来。 六、注重能力培养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更新方式 ,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而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是从课堂教学中产生的 ,教师引导恰当 ,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强烈,我们转变教学方式,使一些枯燥、单调、抽象的内容变成学生喜欢的具体生动的内容 ;其次 ,教师要循序渐进善于引发诱导 ,积极主动地激发学生生疑、质疑、解疑 ,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由此可见 ,教师善于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 ,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十分有利的。数学教学能非常有利地渗透这些内容。在进行数学规律的教学时 ,帮助学生弄清建立数学规律的事实依据 ,了解人们是怎样对数学加以分析、归纳、概括成规律的。数学教学离不开指导学生解题 ,分析问题的方法是灵活多变的 ,教学当中针对不同的解题类型向学生介绍一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仅要教给学生一道题怎样做 ,而且要使学生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 ,培养正确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