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水利工程施工前期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奠定其有序施工建设的基础。因此,施工方面的管理工作是水利项目工程施工作业的基础。水利工程事业迅速发展,要想全面提高施工建设质量,则要充分发挥管理作用,避免各种因素影响,有效提升施工质量与安全,相关管理人员要明确自身职责,提高专业技能水平,通过严格的管理落实,最大限度做好管理各项工作,推动水利工程建设顺利开展。

  • 标签: 水利工程 施工管理 重要性 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腺癌转化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的多线治疗方案效果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讨论。方法结合肺腺癌经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against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TKIs)治疗后转化SCLC的临床实例,对转化性SCLC的诊断过程、多线治疗方案进行分析,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影像学评价;同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进行讨论。结果血清学肿瘤标志物对肺腺癌EGFR-TKI治疗后转化SCLC的诊断有提示意义,病理仍为其诊断金标准;SCLC的多线治疗方案对于转化性小细胞肺癌有一定效果。结论肺腺癌EGFR-TKIs治疗后转化SCLC总体预后不佳,须尽早进行诊断、治疗,并及时进行影像学评效,迅速做出治疗调整。

  • 标签: 转化性小细胞肺癌 肺腺癌 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强大,各个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十分明显,为了促进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逐渐高度重视起了工程造价控制。而工程预算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可以将工程资源和成本的浪费问题有效减少,显著提高工程预算的经济效益,可以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所以,为了将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有必要深入探讨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从而确保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有据可循。

  • 标签: 建筑工程预算 工程造价控制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的工作中静脉治疗护理小组的应用及价值。方法 择取本院行PICC的患者89例,梳理具体应用PICC的时间,时间较早的44例为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管理,时间较晚的45例为特护组,实施静脉治疗护理小组管理,观察效果。结果 特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满意度、并发症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工作中,静脉治疗护理小组的应用能够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增强患者满意度,减少PICC并发症,值得推广。

  • 标签: PICC护理质量 静脉治疗 护理小组 持续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明确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脑血管二病区自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34例行血管内治疗的大面积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患者围手术期出血率和死亡率;以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作为标准评价患者90 d随访时预后情况,并对影响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88.2%)成功开通,手术时间为(97.41±54.58) min,取栓次数为(1.91±0.75)次。4例患者(11.8%)发生远端栓塞;非症状性出血3例(8.8%)、症状性出血3例(8.8%);7例(20.6%)发生脑疝;死亡5例(14.4%)。90 d随访期内13例(38.2%)预后良好,21例(61.8%)预后不良,2组患者的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栓负荷量评分、DWI梗死位置、DSA闭塞部位、术前静脉溶栓、脑疝等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入院时NIHSS评分(OR=0.817,95%CI:0.682~0.980,P=0.029)、血栓负荷量评分(OR=5.981,95%CI:1.827~19.575,P=0.003)、DSA闭塞部位(OR=0.031,95%CI:0.003~0.311,P=0.003)、术前静脉溶栓(OR=0.092,95%CI:0.010~0.838,P=0.034)是影响急诊血管内治疗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管内开通治疗后预后较好。低NIHSS评分患者、高血栓负荷量评分患者、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及直接行血管内治疗患者预后相对更好。

  • 标签: 血管内治疗 大面积脑梗死 前循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行血管内再通治疗术中合并使用替罗非班对颅内出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接受血管内再通治疗的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术中使用替罗非班与未使用替罗非班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特点、治疗方式以及颅内出血并发症等差异。结果共计纳入173例患者接受血管内再通治疗,其中替罗非班组87例,非替罗非班组86例,替罗非班组中后循环(39.08% vs 25.58%,P=0.034)、糖尿病(24.14% vs 10.47%,P=0.026)比例显著高于非替罗非班组,非替罗非班组中房颤患者比例显著高于替罗非班组(P<0.001),两组患者手术再通率及随访90 d预后良好比例相当,围手术期颅内出血并发症未见差异。结论血管内再通治疗合并使用替罗非班是相对安全的,并未增加出血风险。

  • 标签: 急性脑梗塞 盐酸替罗非班 血管内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