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尿毒症患者对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药物低反应或药物抵抗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现象,而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剂量增加会显著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罗沙司他是一种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有刺激红细胞生成和调节铁代谢的功效。我们报告1例应用罗沙司他联合rHuEPO治疗促红细胞生成素低反应的血液透析患者病例。

  • 标签: 肾透析 贫血 红细胞生成素 肾性贫血 药物抵抗 罗沙司他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透析方式对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患者甲状旁腺切除(parathyroidectomy,PTX)术后生存预后的差异,分析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和分析2014年4月至2019年5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SHPT并接受PTX治疗的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术前透析方式的不同分为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组和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临床资料和心脏彩色超声检查结果的差异。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两组患者累积生存率的差异。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法分析患者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预测患者全因死亡的风险。结果共99例患者被纳入本研究,94例患者完成随访,其中死亡23例。与PD组(n=45)比较,HD组(n=54)患者透析龄、血压、全段甲状旁腺素、碱性磷酸酶、总心脏瓣膜钙化率、二尖瓣瓣膜钙化比例、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和左心室质量指数较高(均P<0.05)。中位随访时间为46.00(32.75,60.25)个月,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HD组与PD组患者累积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检验χ2=0.414,P=0.520)。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加(HR=1.066,95%CI 1.017~1.118,P=0.008)、收缩压>140 mmHg(HR=2.601,95%CI 1.002~6.752,P=0.049)及IVST增厚(HR=1.269,95%CI 1.036~1.554,P=0.021)为PTX术后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透析龄和IVST预测透析患者PTX术后全因死亡的截断值分别为51.5岁(AUC=0.673,95%CI 0.545~0.802,P=0.013)、75.0个月(AUC=0.654,95%CI 0.528~0.780,P=0.027)和13.5 mm(AUC=0.680,95%CI 0.557~0.803,P=0.010)。年龄、透析龄、IVST、左心室肥厚及收缩压>140 mmHg联合预测患者PTX术后全因死亡的AUC为0.776(95%CI 0.677~0.875,P<0.001)。结论HD与PD患者PTX术后累积生存率无显著差异,年龄增加、收缩压>140 mmHg及IVST增厚是透析患者PTX术后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继发性 甲状旁腺切除术 肾透析 腹膜透析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低血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水平及其持续时间与新发PD相关性腹膜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择2000年9月1日至2021年7月6日在珠三角地区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及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PD中心定期随访的PD患者,根据患者ALB均值分为低血白蛋白(low serum albumin,LSA)组(ALB均值<35 g/L)、中血白蛋白(moderate serum albumin,MSA)组(35 g/L≤ALB均值<40 g/L组)和高血白蛋白(high serum albumin,HSA)组(ALB均值≥40 g/L),比较3组临床资料的差异。使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比较不同ALB均值组腹膜炎事件的发生风险。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血ALB水平及低白蛋白血症持续时间与新发腹膜炎的相关关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 853例PD患者,年龄(49.72±15.34)岁,男性1 036例(55.9%),LSA组患者551例(29.7%),MSA组患者920例(49.7%),HSA组患者382例(20.6%)。中位随访37(15,66)个月,新发腹膜炎患者508例(27.4%)。与LSA组相比,MSA组及HSA组新发腹膜炎发生率较低(χ2=14.053,P<0.001;χ2=21.857,P<0.001),而HSA与MSA两组新发腹膜炎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提示,LSA组患者腹膜炎累积发生率较MSA组及HSA组患者明显升高(Log-rank χ2=22.128,P<0.001)。与正常血ALB的PD患者相比,低白蛋白血症持续时间越长的PD患者新发腹膜炎发生率有升高趋势。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提示,ALB均值<35 g/L(LSA组/MSA组,HR=1.495,95%CI 1.198~1.866,P<0.001;LSA组/HSA组,HR=1.459,95%CI 1.104~1.928,P=0.008)是PD患者新发腹膜炎的独立危险因素;且随着低白蛋白血症持续时间延长,PD患者新发腹膜炎的风险显著升高(HR=1.013,95%CI 1.003~1.024,P=0.014)。结论ALB均值<35 g/L和低白蛋白血症持续时间延长是PD患者PD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腹膜透析 腹膜炎 血清白蛋白
  • 简介:摘要报道2例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合并皮疽诺卡菌(Nocardia farcinica)感染的临床表现及诊治经过。病例1因头痛、言语不清及肢体运动障碍就诊。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提示颅内占位,核素扫描提示脑脓肿。脓液培养为皮疽诺卡菌。给予复方磺胺甲噁唑联合利奈唑胺抗感染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病例2因咳嗽、发热入院,胸片提示胸腔积液,穿刺液培养为皮疽诺卡菌。给予复方磺胺甲噁唑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感染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皮疽诺卡菌感染常见于免疫力低下患者,可出现多部位感染灶,临床表现多样,积极行脓液引流加抗感染治疗可改善临床预后,复方磺胺甲噁唑为首选抗生素。

  • 标签: 肾小球肾炎,膜性 细菌感染 肺炎,细菌性 皮疽诺卡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血小板计数是否是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eritoneal dialysis-associated peritonitis,PDAP)不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因PDAP住院的所有患者,根据最终治疗结果将患者分为治愈组与退出组,其中退出组包括腹膜透析转血液透析以及死亡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人口学、血常规、透出液常规及生化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患者退出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80例患者,其中治愈组112例,退出组68例。与治愈组相比,退出组年龄更大[(53.38±14.17)岁比(48.41±13.04)岁,t=2.407,P=0.017],透析龄更长[(49.20±26.05)个月比(30.36±32.97)个月,t=4.034,P<0.001],住院治疗时间更长[(23.88±11.50)d比(17.80±3.95)d,t=5.133,P<0.001],血小板计数更高[(285.55±107.23)×109/L比(234.90±74.03)×109/L,t=3.450,P=0.001],血白蛋白更低[(31.72±7.47)g/L比(35.40±4.93)g/L,t=-3.972,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透析龄长(OR=1.012,95% CI 1.007~1.024,P=0.015)、血小板计数高(OR=1.013,95%CI 1.004~1.026,P=0.008)是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白蛋白(OR=0.941,95%CI 0.896~0.988,P=0.005)是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保护因素。结论透析龄长、早期血小板计数高是PDAP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血白蛋白高是PDAP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保护因素。

  • 标签: 腹膜炎 血小板计数 腹膜透析 危险因素 透析龄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因难治性急性左心衰竭而行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患者的资料,寻找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病历系统及血液透析系统,筛选2012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因难治性急性左心衰竭而行CRRT治疗的所有患者,将所有的患者按照最终治疗结果分为生存组及死亡组。通过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心脏原发病、使用血管活性药情况、治疗起始平均动脉压、治疗前尿量、血红蛋白、血清肌酐、血白蛋白、C反应蛋白、脑钠肽、左心室射血分数及CRRT治疗时长等资料,寻找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共130例患者被纳入本研究,其中生存组96例,死亡组34例,病死率为26.15%。生存组男性所占比例高于死亡组(71.88%比50.00%,χ2=5.366,P=0.021),起始平均动脉压、治疗前尿量、血清肌酐显著高于死亡组(t=4.677,P<0.001;Z=3.904,P<0.001;Z=2.866,P=0.004),血红蛋白低于死亡组(Z=-2.587,P=0.011),治疗时长短于死亡组(Z=-3.447,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2.950,95%CI 1.102~7.898,P=0.031)及较高水平血红蛋白(OR=1.024,95%CI 1.004~1.045,P=0.019)是CRRT治疗难治性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而较高水平治疗前平均动脉压(OR=0.959,95%CI 0.930~0.989,P=0.008)和治疗前尿量(OR=0.998,95%CI 0.997~0.999,P=0.004)是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结论即使采用CRRT治疗难治性急性左心衰竭,其病死率仍较高,女性及血红蛋白水平升高是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而治疗前较高水平尿量和治疗前平均动脉压是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

  • 标签: 肾替代疗法 心力衰竭 预后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患者行甲状旁腺切除术(parathyroidectomy,PTX)后腹主动脉钙化及生化指标的发展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完成2年随访的严重SHPT患者,按是否行PTX分成PTX手术组和非手术组,观察术后2年腹主动脉钙化评分(abdominal aortic calcification score,AACS)、血清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血钙、血磷等变化。PTX手术组按照术后2年腹主动脉钙化有无进展分为进展组和非进展组,对比两组的年龄、透析龄、iPTH、血钙、血磷、钙磷乘积等指标,分析腹主动脉钙化进展的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44例MHD合并SHPT患者,PTX手术组26例,非手术组18例。PTX手术组与非手术组基线资料比较,透析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年龄、高血压史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前比较,PTX手术组患者术后2年血iPTH、血钙、血磷均降低(均P<0.05),AACS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术后2年有8例(30.77%)腹主动脉钙化加速进展,8例(30.77%)腹主动脉钙化好转,10例(38.46%)腹主动脉钙化稳定。患者术后2年腹主动脉钙化非进展组iPTH值低于进展组[(20.62±6.44)ng/L比(132.72±76.83)ng/L,P<0.05],而非进展组术前AACS高于进展组[(13.11±2.71)分比(2.00±1.41)分,P<0.05]。非手术组患者2年后AACS高于基线水平[(10.44±1.65)分比(8.05±1.26)分,P<0.05],血磷及钙磷乘积显著下降(均P<0.05),iPTH、血钙等水平无明显变化(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TX手术组术后2年AACS相对于术前的下降值与iPTH下降值(r=0.534,P=0.012)、血钙下降值(r=0.643,P=0.004)、血磷下降值(r=0.897,P<0.001)、钙磷乘积的下降值(r=0.568,P=0.021)呈正相关,与术前AACS值呈负相关(r=-0.647,P=0.014)。结论小样本资料显示,相比非手术治疗,PTX可长期纠正甲状旁腺素、钙、磷代谢紊乱,并有阻止腹主动脉钙化进展甚至逆转血管钙化的可能,而腹主动脉钙化逆转可能与iPTH、血Ca、血P、钙磷乘积的下降程度相关。

  • 标签: 甲状旁腺切除术 肾透析 主动脉,腹 血管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