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盆腔脂肪增多症(pelvic lipomatosis,PL)的超声诊断价值,并分析漏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经手术或影像学确诊为PL的68例患者,总结其超声图像特征。结果68例PL患者的声像图表现如下:盆腔内脂肪样强回声增多6例(8.8%),膀胱异常60例(88.2%),肾盂扩张42例(61.7%),合并输尿管扩张24例(35.3%)。其中超声正确诊断6例(8.8%);漏诊54例(79.4%);误诊为其他疾病8例(11.8%),包括膀胱肿瘤性占位7例(10.3%),腹膜后巨大占位1例(1.5%)。结论PL具有特征性的声像图表现,当发现泌尿系统梗阻及膀胱壁增厚等超声表现时,需考虑PL存在的可能,并进一步观察膀胱形态及盆腔内有无脂肪样强回声增多等表现,这有助于降低PL超声诊断的漏误诊率。

  • 标签: 超声检查 盆腔脂肪增多症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导致患者发展为重症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发现潜在重症病例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日至3月2日因诊断新冠肺炎收治于安徽省两家三级综合医院住院治疗的168例病例资料的临床特点。并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布的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的分型标准,将其中轻型和普通型病例归为轻症组(n=137),重型和危重型病例归为重症组(n=31)。对两组病例的一般资料、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指标等进行比较;先行单因素分析,再对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重型新冠肺炎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168例新冠肺炎患者中男性95例,女性73例,年龄(42.6±15.8)岁。轻症组年龄小于重症组[(40.5±15.5)岁vs (51.6±14.1)岁,P<0.01]。重症组合并高血压(29.0% vs 10.9%,P=0.045 )、糖尿病(25.8% vs 2.2%,P=0.005)以及同时有2种以上基础疾病者比例(29.0% vs 4.4%,P=0.006)均明显高于轻症组。重症组中初诊就诊于二级以下医院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轻症组(P<0.01),且出现症状距确诊的时间更长[(8.00±3.27)d vs (6.49±3.90)d,P=0.048]。轻症组和重症组的首发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重症组就诊时体温更高[(38.80±0.67)℃ vs (37.9±0.60)℃,P<0.01]。入院时实验室检查中,重症组的淋巴细胞百分比值[(18.20±9.13)% vs (24.43±10.43)%,P<0.01]明显低于轻症组,而C-反应蛋白、白介素-6、D-二聚体、乳酸脱氢酶和谷草转氨酶等均明显高于轻症组(P<0.01)。CT影像学检查轻症组有11例(8%)病灶局限在肺单叶,重症组全部病例均存在肺多叶病灶,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组168例新冠肺炎患者全部治愈,重症组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轻症组[(24.71±7.72)d vs (20.28±7.67)d,P=0.021]。经多元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P=0.042),合并糖尿病(P=0.021),入院时体温(P=0.001),入院时IL-6水平(P=0.008)为患者转为重症新冠肺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加强对基层医院的专业知识培训有助于早期诊断新冠肺炎。高龄、合并糖尿病、初始高热以及IL-6明显增高者更易发展为重症,应早期识别并加以防治。

  • 标签: 新冠肺炎 临床特点 重症 影响因素 白介素-6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一个北方汉族家族性肺结节病家系中患者及健康成员的临床特征和全外显子组检测结果,寻找可能参与结节病致病机制的基因及突变位点。方法2016年1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呼吸科确诊的2例中国北方汉族肺结节病患者为同一家族连续2代,纳入该家系的3例肺结节病患者及1名健康成员,其中男2例,女2例,发病年龄23~69岁,先证者为Ⅱ-6。通过临床特征、影像学及病理结果确诊结节病,并对家族史等临床资料进行收集。采集全血样本,完成全外显子组测序并通过ExAC、SIFT、Polyphenv2、Metascape数据库进行致病性分析和基因注释分析。结果全外显子组检测发现27个基因在数据库中提示致病性较高,ZC3H12A、BCR、C5AR2及INHBB基因在Metascape数据库的基因注释为"细胞分泌负性调控",其中ZC3H12A基因可负性调控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分化,可能参与结节病发病的免疫进程。经Sanger一代测序验证,发现该家系3例患者均出现ZC3H12A基因c.1361 A>G突变,而健康成员不出现突变。结论家族性肺结节病患者由于遗传因素导致机体的免疫应答发生改变,是结节病的致病机制之一。全外显子组检测及基因功能分析发现,该家系中Ⅱ-2、Ⅱ-6及Ⅲ-1肺结节病患者均在ZC3H12A基因的同一位点发生突变,该基因可参与肺结节病发病机制中Th17细胞的分化,可能是该家族性肺结节病患者的致病基因。

  • 标签: 家族性肺结节病 全外显子组 遗传 ZC3H12A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髓芯减压联合自体骨髓单核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病例临床失败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日友好医院2011年7月至2012年9月行髓芯减压联合自体骨髓单核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患者38例(50髋),男28例,女10例,平均年龄31.9岁。经5年随访,失随访3例5髋,根据术前影像学资料分别对其行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RCO)分期和中日友好医院分型,并行Harris评分。术后使用Harris评分对其行临床效果评价,并行影像学检测。数据比较采用Pearson检验。结果截止到末次随访,随访病例中19髋行关节置换,Harris评分低于70分但未行关节置换3例。其中ARCO Ⅱ期(4/18,其中ⅡB和ⅡC各2髋),ARCO ⅢA(15/24)、ARCO ⅢB(3/3)期临床失败率分别为22.2%、62.5%、100.0%,检验值为10.03,似然比值11.54,线性相关卡方值9.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7、0.03、0.02)。中日友好医院分型L2型(2/3)、L3型(19/25)、(C+L1)(1/17)型患者临床失败率分别为66.7%、76.0%、5.9%,检验值为20.32,似然比值23.38,线性相关卡方值19.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00)。分期和分型是术后临床失败的危险因素。术后Harris评分平均为82.21分。结论本次研究观察结果表明髓芯减压联合自体骨髓单核细胞移植应用于股骨头坏死病例的治疗中,对ARCOⅢ期,中日友好医院L2、L3型(坏死累及外侧柱)患者术后临床失败率较高,适合ARCO Ⅱ期,中日友好医院分型L1型和C型患者。

  • 标签: 骨坏死 减压 治疗失败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秦皇岛地区院外心搏骤停(OHCA)旁观者心肺复苏(BCPR)的现状及其对心肺复苏(CPR)预后的影响。方法基于秦皇岛市Utstein模式CPR数据库,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秦皇岛市卫生应急调度中心接诊的1 162例OHCA患者的数据资料,并依据是否获得BCPR分为两组。收集患者的人口学参数(性别、年龄)、心搏骤停前参数(心搏骤停发生地点)、CPR实施参数(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心搏骤停原因初步诊断、初始心律)、CPR结果参数〔现场是否实现自主循环恢复(ROSC)、30 d存活率〕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BCPR与现场ROSC的关系;同时分析实施BCPR旁观者的社会特征(性别、年龄、职业、学历、CPR知识的获取途径)。结果1 162例OHCA患者中,剔除发生在养老院、医院等有专业医护人员的场所以及院前急救人员目击的病例,最终纳入852例OHCA患者,其中仅24例(占2.8%)获得BCPR,其余828例未获得BCPR(占97.2%)。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心搏骤停发生地点、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心搏骤停原因初步诊断和初始心律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非BCPR组比较,BCPR组患者现场ROSC率和30 d存活率均明显升高〔现场ROSC率:16.7%(4/24)比5.2%(43/828),30 d存活率:8.3%(2/24)比1.3%(11/828),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CPR〔优势比(OR)=32.132,95%可信区间(95%CI)为11.129~65.471〕、心搏骤停发生地点(OR=0.080,95%CI为1.212~3.125)和院前急救反应时间(OR=0.121,95%CI为0.174~0.816)是OHCA患者现场ROSC的重要因素(均P<0.01)。共计30名旁观者参与实施OHCA患者BCPR,其中失访2名,有效回访28名。28名旁观者以男性为主(占85.7%);年龄集中在18~40岁(占57.1%);职业主要为旅游服务行业人员(占21.5%)、学生(占17.9%)、军人(占14.3%)和公交司机(10.7%)等;学历主要为专科及以上(占85.7%);CPR知识获取途径主要为新媒体与APP(占42.9%)和讲座(占21.4%)等。结论秦皇岛市OHCA的BCPR实施率仅为2.8%;BCPR可提高OHCA患者院前CPR成功率和30 d存活率;有针对性地选择旅游服务行业人员、学生、军人及公交司机等人群作为CPR培训目标可能获得更显著的社会效益。

  • 标签: 旁观者心肺复苏 院外心搏骤停 院外生存链 存活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中日友好医院(China-Japan Friendship Hospital,CJFH)分型的保髋手术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2012年6月至2016年9月接受保髋手术治疗的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325例432髋。依据CJFH分型行髓芯减压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141髋(髓芯减压组)和头颈部开窗减压病灶清除植骨术291髋(开窗减压组)。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评估临床疗效,摄X线片观察坏死修复、股骨头塌陷及关节退变。临床失败定义为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较术前评级降低和(或)影像学上股骨头塌陷进展(ARCO分期增加)。终点事件为疼痛明显加重、Harris评分为差(<70分)和(或)股骨头进行性塌陷。采用Cox比例回归模型分析临床失败的危险因素。结果髓芯减压组67髋临床失败(47.5%,67/141),其中CJFH分型C+M型3髋(13.0%,3/23)、L1型24髋(38.1%,24/63)、L2型14髋(82.4%,14/17)、L3型26髋(68.4%,26/38)。开窗减压组106髋临床失败(36.4%,106/291),C+M型1髋(33.3%,1/3)、L1型41髋(31.3%,41/131)、L2型22髋(84.6%,22/26)、L3型42髋(32.1%,42/131)。髓芯减压组中不同年龄(χ2=3.887,P=0.049)、不同术前CJFH分型(χ2=40.943,P=0.000)的临床失败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40岁[HR=2.325,95%CI(1.398,3.866),P=0.000]、术前Harris评分70~80分[HR=2.163,95%CI(1.140,4.105),P=0.018]和<70分[HR=2.597,95%CI(1.173,5.749),P=0.019]、术前CJFH分型L2型[HR=35.052,95%CI(7.721,159.133),P=0.000)和L3型[HR=13.242,95%CI(3.104,56.491),P=0.000]是临床失败的危险因素。开窗减压组中不同年龄(χ2=8.437,P=0.004)、不同术前Harris评分(χ2=19.737,P=0.000)、不同术前CJFH分型(χ2=29.265,P=0.000)的临床失败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术前Harris评分<70分[HR=5.102,95%CI (2.339,11.129),P=0.000]、术前CJFH分型L2型[HR=32.761,95%CI(6.165,43.507),P=0.000]是临床失败的危险因素。结论股骨头坏死保髋手术治疗效果受年龄、术前Harris评分和CJFH分型的影响;术前临床症状越明显,受累股骨头负重关节面及外侧柱支撑结构未得到有效重建,保髋手术的预后越差。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减压术,外科 间质干细胞 骨移植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儿童呼吸道腺病毒感染的特征及腺病毒感染与喘息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于河北省儿童医院住院的48 153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腺病毒检出情况,对不同年份、不同季节、不同年龄组腺病毒感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腺病毒感染引发喘息症状的相关因素。结果48 153例患儿中腺病毒阳性者603例,阳性率1.25%,男女之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92,P=0.442);各年份间腺病毒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251,P=0.068);腺病毒四季均有检出,冬春季阳性率(1.50%、1.31%)高于夏秋季(0.98%、1.08%),不同季节腺病毒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490,P=0.001);~≤6岁组检出率最高,为2.13%(199/9 339例),1岁以内患儿检出率最低(146/17 861例,0.82%),各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9.580,P<0.001);喘息组患儿腺病毒检出率(362/21 015例,1.72%)高于非喘息组检出率(241/27 138例,0.89%),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702,P<0.001);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特应性体质、反复呼吸道感染、肥胖、早产、妊高症为儿童腺病毒感染相关喘息症状的危险因素(OR=7.463、5.772、2.992、2.119、1.714)。结论腺病毒冬春季感染率高于夏秋季,3~6岁儿童易感。喘息患儿检出率高于非喘息者,特应性体质、反复呼吸道感染、肥胖、早产、妊高症为儿童腺病毒感染相关喘息症状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腺病毒 喘息 急性呼吸道感染 儿童 流行病学 相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