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针对传统工程测量方法精度不高、测量效率低等问题,分析了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路径,提出了将GPS技术、GIS技术、遥感测量技术、摄影测量技术、无人机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用于工程测量的具体实现方法,解决了当前工程测量中的各类不足,实现了高精度、高智能、高数字化的工程测量。

  • 标签: 工程测绘 数字化 图像 无人机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性护理模式+营养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放射性肠炎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到2023年3月收治的78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观察组宫颈癌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营养护理干预。对照组宫颈癌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宫颈癌患者的心理情绪指数以及营养情况、阴道清洁度与肠黏膜损伤度、并发症,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对比,研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宫颈癌患者放疗后致放射性肠炎护理中的作用研究。结果:治疗前SAS评分两组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更优,P<0.05;阴道清洁度对比,观察组更优,肠黏膜损伤度对比,对照组更为严重,P<0.05;干预前,2组患者营养风险筛查简表及患者主现整体营养评估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NRS2002及PG-SGA评分均低于于预前,且观察组 NRS2002及PG-SG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87%(37/39)。高于对照组的76.92%(3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i-5.186,P=0.023)结论:针对性护理模式+营养护理干预在宫颈癌患者放疗后致放射性肠炎护理中的作用是积极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ARE转归有效率,改善其营养状况,增强自我效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医学去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针对性护理干预 营养护理干预 宫颈癌 化疗 放射性肠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闭角期患者房水内细胞因子浓度的变化并分析其与复发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的32例(32只眼)NVG闭角期患者(NVG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包含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注射、小梁切除术和全视网膜光凝在内的三联序贯治疗并随访至少12个月。NVG组患者在抗VEGF药物注射前、小梁切除术前及NVG复发时收集房水标本,采用流式点阵免疫发光法检测VEGF、白细胞介素(IL)、趋化因子等45种细胞因子的浓度。选取25例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PDR组)和24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白内障组)作为疾病对照组。细胞因子浓度以M(Q1,Q3)表示,NVG组与疾病对照组间细胞因子浓度比较采用非参数Kruskal-Wallis H检验;NVG复发与未复发患者间细胞因子浓度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NVG组年龄(60±11)岁,男性22例,女性10例;年龄和性别分布与两个疾病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NVG组在抗VEGF治疗前、小梁切除术前、复发时房水中VEGF浓度分别为2 151.3(1 433.1,4 280.0)、655.4(287.3,836.3)、2 003.4(1 603.1,2 468.9)ng/L,抗VEGF治疗前和复发时均高于PDR组[453.8(189.9,595.8)ng/L]和白内障组[143.5(112.7,269.8)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VG组在抗VEGF治疗前房水中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浓度[38.9(22.4,50.6)ng/L]高于PDR组[12.0(6.3,20.1)ng/L]和白内障组[14.6(11.4,19.3)ng/L];CX3C型趋化因子配体1(fractalkine)浓度[242.7(189.0,306.7)ng/L]高于PDR组[131.1(119.1,157.6)ng/L]和白内障组[116.7(10.2,135.9)ng/L];IL-7浓度[18.0(12.0,32.7)ng/L]高于PDR组[7.7(2.0,10.8)ng/L]和白内障组[3.3(1.9,6.8)ng/L];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浓度[84.0(52.4,122.7)ng/L]高于PDR组[26.6(17.1,72.3)ng/L]和白内障组[7.1(5.6,14.8)ng/L];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浓度[3.6(2.8,6.4)ng/L]高于白内障组[1.1(0.3,2.3)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VG组上述细胞因子其他阶段以及其他细胞因子不同阶段与两个疾病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6例NVG患者在随访期复发,复发患者在抗VEGF治疗前房水中IL-7浓度为10.5(8.4,16.0)ng/L低于未复发患者治疗前的22.7(15.7,34.1)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4;P<0.01)。结论NVG闭角期患者房水中VEGF、PD-L1、fractalkine、IL-7、eotaxin和TRAIL在发病时都表现为明显增高。治疗前房水IL-7浓度低的患者更容易复发。

  • 标签: 青光眼,新生血管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细胞因子类 生物标记 眼房水
  • 简介:摘 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全国代表大会精神,按照教育部师德专题教育部署要求,提高政治站位,把牢政治方向,坚持德法并举,强化正面引领,激发内生动力,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师德专题教育走心走深走实,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涵养高尚师德,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 标签: 师德师风专题教育 管理 案例 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抚触护理措施用于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及满意度影响。方法 本次纳入对象总计60例,均为本院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儿,收集起止时间为2020年7月-2021年7月。依据收集阶段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实施抚触护理措施,对比护理效果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抚触护理措施用于新生儿肺炎护理,可提升护理干预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患儿家长对护理效果满意度理想,值得推广及运用。

  • 标签: 抚触护理措施 新生儿肺炎 满意度
  • 简介:摘要:当下的农村电网较之以前因电网配置等级低导致低电压不同,逐渐增大的农村用电负荷带来新的低电压问题。随着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用电负荷急剧增长,群众对供电质量和可靠性有了更高的要求,而电网技术改造的不彻底、电网管理提升跟不上等原因,导致配变台区低电压问题还存在,基层供电企业应从持续提升农村用电营商环境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加以防范和治理。

  • 标签: 配电网 低电压 农网升级改造
  • 简介:摘要:农村电网的线损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反映了电力营销的经济效果和供电管理水平。随着国家电网对农网发展的日益重视,地方电力企业也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借助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手段,做好对线损的控制,才能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配电网线损在电网线损中占有很大比重。降低线损也是电力企业面临的难题。在电力系统中,如何有效降低线损是供电企业长期关注的问题。如何降低网损,提高用电效率一直是配电网技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 标签: 输电工程 电力技术 降低损耗 功率因数
  • 简介:摘要眼的非视觉功能包括生物昼夜节律的调节以及生物感磁。生物感磁是指各种生物包括人类可通过地磁场获取方向位置信息。具有视网膜结构的生物可能是以视网膜隐花色素蛋白作为磁受体,完成生物感磁过程。生物感磁的假说分别是基于化学反应和自由基对的磁感应假说以及光磁耦合的生物指南针假说。这2个假说都认为视网膜上的分子可能是生物感磁的受体蛋白,眼可能是生物感磁的器官。但基于化学反应和自由基对的磁感应假说认为是通过自由基电子自旋方式的改变,影响了视网膜隐花色素蛋白的分子结构,引起下游化学反应产生不同的化学产物,从而感受到磁场的变化;光磁耦合的生物指南针假说指出隐花色素蛋白作为光受体,与另一种磁受体蛋白经过多聚反应形成棒状小体,光信号和磁信号的耦合影响了棒状的复合体指向的变化。这些视网膜上的改变再通过某种途径传输至大脑,从而产生方向感。研究生物感磁有助于从新的角度诊断和治疗眼脑疾病,并且带来磁敏材料领域的革新。本文就眼非视觉功能、生物感磁过程的机制假说和眼非视觉功能在生物感磁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非视觉功能 生物感磁 隐花色素 磁受体蛋白
  • 简介:摘要植物是园林设计和景观造景的重要主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室内居住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美观、绿化、环保、舒适,所以对室内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而植物景观在室内设计中的科学应用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下面文章就植物景观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 标签: 植物景观 室内 设计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