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跨膜蛋白超家族6成员2(Tm6sf2) E167K基因敲入小鼠模型。方法构建同时表达针对小鼠Tm6sf2基因特定位点的单链向导RNA Cas9的质粒和携带Tm6sf2 E167K片段的Donor质粒,将上述2质粒一起注射入小鼠受精卵,通过PCR检测和测序验证得到F0代阳性小鼠。统计F2代中野生(Wt)、杂合和敲入(KI)3种基因型小鼠的存活数量。选取F2代同窝Wt和KI雄性小鼠(8只/组)给予普通饮食8周,每周记录小鼠的体质量,检测两种小鼠葡萄糖代谢和脂质代谢等指标。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基因型检测和测序结果表明Tm6sf2 E167K基因敲入小鼠模型建立成功。KI小鼠不存在胚胎纯合致死的表型。哺乳期内KI小鼠较Wt小鼠的体质量升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KI小鼠的空腹血糖(9.50±0.33)mmol/L较Wt小鼠的空腹血糖(7.80±0.30)mmol/L升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KI小鼠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 h血糖(9.20±0.51)mmol/L较Wt小鼠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 h血糖(7.60±0.18)mmol/L升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KI小鼠的肝脏甘油三酯含量(8.40±0.55)mg/g较Wt小鼠的肝脏甘油三酯含量(7.30±0.63)mg/g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种小鼠的血浆甘油三酯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肝脏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KI小鼠较Wt小鼠的肝小叶中央区有更多的脂质累积。结论Tm6sf2 E167K基因敲入小鼠构建成功。Tm6sf2 E167K基因敲入可引起小鼠葡萄糖代谢的异常,促进肝脏脂肪变性的发生。

  • 标签: 脂代谢 CRISPR/Cas9 TM6SF2 E167K 基因敲入
  • 简介:摘要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DNA病毒,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可进展至肝硬化及肝癌。载脂蛋白B信使RNA编辑酶催化多肽3G(APOBEC3G)是一种显性胞苷脱氨酶,APOBEC3G HBV DNA正链的1 200~2 000 nt区域诱导HBV DNA突变,基因多态性Rs8177832可增强APOBEC3G对HBV的抑制作用,促进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的血清转化。而HBV x蛋白(HBx)选择性、特异性下调细胞内APOBEC3G蛋白水平。本文就APOBEC3G抗乙型肝炎的研究机制作一综述。

  • 标签: 载脂蛋白B信使RNA编辑酶催化多肽3G 乙型肝炎病毒 作用机制 免疫缺陷病毒 乙型肝炎e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