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应制诗作为以皇室为主导唱和诗的主要形式,在汉武帝的柏梁联句中就初露端倪,因武帝酷爱文学,所以常常主导宫廷唱和,在随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这种唱和在宫廷非常流行。至初唐,这种集体性、功利性与交际性的风气日益趋盛,经过皇帝及学士的不断深化,应制奉和空前繁荣。杨慎在《升庵诗话》卷八中指出:“唐自贞观至景龙,诗人之作,尽是应制。”从秦府的十八学士、弘文馆学士、北门学士、珠英学士直至景龙学士,组成了一个绵延不断的诗人群体,使得应制诗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唐太宗从贞观元年三月的咏鸡至贞观二十年的扶风唱和,共计应制诗(含应诏和应令)68首。

  • 标签: 应制诗 繁荣 珠英学士 意义 诗道 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