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11979年,诗人昌耀摘掉带了二十一年的“右派”帽子,率领妻儿从祁连山流放地返回西宁居住。此前十年昌耀不曾发表过任何作品。此后,他的钢笔迫不及待地喷涌出沉积已久的墨水,许多重要作品,包括几部风格道劲的长诗,相继诞生,为诗人赢得了与日俱增的瞩目和声誉。

  • 标签: 空间问题 昌耀 长诗 “右派” 祁连山 诗人
  • 简介:一本文不打算个别地谈论甜河的诗,而尝试做出总体性决断。这就意味着,读者将听不到戴白手套的铁道工人在诗行中的零敲碎打,甚至也调低了有如电视评论员那般擅长煽风点火的嗓门。本文想用简洁的逻辑对甜河的写作做出预断,如果碰巧存在一种适宜的批评语言,可以佑护这种见地不被声嘶力竭的时代混响所吞没,那将是再理想不过的事。

  • 标签: 摔跤 古典 批评语言 总体性 评论员 诗行
  • 简介:青年,是一个最常被时代挂在嘴边又最容易被时代遗忘的词汇。晚清、五四以来的中国,没有哪个擅做高头讲章的人不关心青年:青年是太阳、是先锋、是希望、是新文化的代表、是未来的国之栋梁,仿佛青年人身上藏着让整个世界兴旺发达的按钮。

  • 标签: 青年诗人 诗歌精神 看电视 新文化 青年人 词汇
  • 简介:一  从本源上来讲,小说应当配备小阅读。这种假设可能吗?我们不妨做一番尝试。  本文是我对石新民的近作《今夜无鸟入睡》的一种小阅读,也是对该文本的一种私有化阅读。借助这种小阅读,我希望获得一些新奇的发现。因此,我的阅读方法和阅读体会也许跟其他读者不太一样。因为,按照美国的诗歌理论家克林斯·布鲁克斯(Cleanth(Brooks)的说法,一个现代的文本已经将解释的权力和责任从作者那里转移到了读者的肩上。在这种条件下,一种小阅读的尝试是可能的,也是可爱的。

  • 标签: 入睡阅读 艺术家鸟 饕餮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