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保胆治疗胆囊畸形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4月72例胆囊畸形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手术保胆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7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为100.00%。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06.30±18.20)min,平均排气时间为(26.33±1.53)h。手术之前胆囊收缩试验结果与手术之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畸形患者接受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部分切除手术进行保胆治疗,具有非常满意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 保胆治疗 胆囊畸形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胃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和开腹根治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胃癌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该组接受腹腔镜根治,对照组(40例),该组接受开腹根治,对比两组患者的中、术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略短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大小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淋巴结清扫数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镇痛药物使用率远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流质饮食时间、胃肠减压停止时间、腹腔引流停止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2.50%,低于对照组的27.50%(P<0.05)。结论胃癌治疗时采用腹腔镜根治可达到与开腹根治相似的根治效果,且安全性更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普及。

  • 标签: 胃癌 腹腔镜根治术 开腹根治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治疗膀胱癌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应用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治疗的膀胱癌患者26例为腹腔镜组,另选择同期行开放性根治性膀胱切除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并发症主要包括切口感染、术后出血、肠梗阻、尿失禁、切口脂肪液化。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腹腔镜组患者的平均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术后无一例出现切口感染、尿失禁、切口脂肪液化,其并发症的发生率7.7%,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治疗膀胱癌具有较好的临床手术效果及安全性,较传统开放性手术具有出血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膀胱癌 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 开放性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直肠癌手术式对男性患者术前术后勃起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176例直肠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88例,予开腹直肠癌根治,观察组88例,予腹腔镜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在勃起及射精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在勃起和射精功能上,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和治疗前比较射精功能均有下降,但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2个月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12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较治疗前IIEF-5评分有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12个月IIEF-5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6个月、12个月两组IIEF-5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治疗前后射精功能进行比较,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根治对直肠癌术后性功能影响性较低,总体上能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直肠癌 开腹 腹腔镜 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