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随着理性标准人假设的崩溃,预备犯和危险犯尤其是抽象危险犯立法的日益增多,国家刑罚权介入时点日益前置化。刑法这种由事后惩罚性转向事前预防性的转变,是因应社会变革而做出的相应调整。正确的态度应是正视刑法的这种角色转变,不是漠视社会现实、固守所谓传统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理论以批判性合作式的态度应对刑法角色的转变,一方面需要通过刑法基本原则限制刑法无节制的扩张,另一方面则是探讨如何对传统刑法基本原则和刑法教义学进行灵活化的处理。

  • 标签: 抽象危险犯 预备犯 预防性刑法 刑法的扩张 刑法角色的转变
  • 简介:刑法》第17条第2款关涉相对责任年龄人承担刑事责任的范围,围绕此问题,"罪名说"、"罪行说"、"行为+罪名限定式"、"罪行罪名选择说"、"犯罪构成说"等理论相继提出,但都未能实现"罪行"到"罪名"的合理沟通。三阶层犯罪论体系下存在着多层次的犯罪观,在该体系下有关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是有责性的要素。第17条第2款规定的"……罪"即是"客观的犯罪"——该当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不法)。"客观的犯罪"既决定着有责性阶段不法的评价范围,也决定着行为的性质即罪名的确定。

  • 标签: 罪行 罪名 犯罪构成理论 犯罪论体系 客观的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