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口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封闭内瘘口治疗儿童梨状窝瘘的手术方法及预后。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河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31例先天性梨状窝瘘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14例,年龄范围为21 d至9岁,中位年龄为3岁2个月。31例患儿均为左侧发病,16例患儿有脓肿切开引流史。术前CT检查显示脓肿内有含气腔和/或梨状窝内发现内瘘口即可确诊。全身麻醉支撑喉镜辅助下充分暴露梨状窝、经口用鼻内镜寻找内瘘口。术者左手持硬质内镜,右手用低温等离子电凝档位灼烧封闭内瘘口。结果31例患儿均顺利实施低温等离子封闭内瘘口。术后留置胃管、鼻饲5~9 d,拔除胃管前复查电子喉镜,内瘘口完全封闭、黏膜光滑平整。术后随访4~28个月,患儿一般情况良好,无并发症、未见复发病例。结论经口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封堵内瘘口治疗儿童梨状窝瘘,数分钟内即可完成手术,可成为治疗梨状窝瘘的首选方法。

  • 标签: 先天畸形 鳃裂瘘管 内镜 儿童 微创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大体积前列腺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我院 2018年 7月 -2020年 6月收治的大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中选择 72例,随机均分作 2组,分别采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与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参照组的前列腺组织切除量少于研讨组,手术时间、最大尿流率指标低于研讨组,术中出血量指标高于研讨组, P< 0.05,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 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大体积前列腺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它保持了微创手术的优势,并且可完整切除腺体组织,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式。

  • 标签: 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 大体积前列腺 临床疗效 观察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老年女性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误诊病例。患者女,84岁,因“咽痛、咽部不适1个月”以“扁桃周围脓肿(右)”收入院。入院前于外院给予抗感染治疗1个月,症状无改善。入院后予抗感染治疗,同时行诊断性穿刺,“脓腔”内抽出空气和血液,未抽出脓液。进一步行口咽CT、增强MR检查,考虑为恶性肿瘤,且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在局麻下行B超引导下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病理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转入血液科进行分期后行化疗,6周期化疗结束复查未发现肿瘤残留。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非玻璃切割手术(NVS)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IMEM)的疗效。方法随机对照临床研究。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潍坊眼科医院检查确诊的IMEM患者60例60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行BCVA、眼压、OCT检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行BCVA检查,统计时换算为logMAR视力。采用OCT仪测量黄斑中心凹厚度(CMT)。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NVS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30只眼。两组患者年龄(t=1.723)、logMAR BCVA (t=1.703)、CMT (t=-0.956 )、眼压(t=-1.43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90、0.094、0.343、0.157)。所有患眼均采用23G玻璃切割系统进行手术。NVS组患眼NVS条件下剥除黄斑前膜;对照组患眼玻璃切割条件下剥除黄斑前膜。手术后1周及1、3、6个月采用手术前相同设备和方法行相关检查。对比观察两组患眼有效手术时间以及手术后BCVA、CMT变化和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患眼手术后BCVA、CMT、眼压比较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视力改善程度行两独立样本的Wilcoxon秩和检验;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行χ2检验。结果手术后6个月,NVS组30只眼中,BCVA提高24只眼(80.0%),不变6只眼(20.0%);与手术前BCV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30只眼中,BCVA提高25只眼(83.4%),不变4只眼(13.3%),下降1只眼(3.3%);与手术前BCV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间视力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6,P=0.792)。手术后6个月,两组患眼平均logMAR BCVA与手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NVS组= 0.002、0.005,P对照组=0.004、<0.001)。NVS组、对照组患眼视力稳定时间分别发生于手术后1、3个月;CMT开始降低时间分别为手术后1周、1个月。NVS组、对照组有效手术时间分别为(4.50±1.41)、(15.50± 2.33)min;两组有效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2,P<0.05)。NVS组手术后未见明显并发症;对照组手术中出现黄斑裂孔1只眼,手术后出现低眼压3只眼。结论NVS和玻璃切割治疗IMEM具有相似疗效。NVS有效手术时间短,手术后恢复更快且未出现明显并发症。

  • 标签: 黄斑 玻璃体切除术 非玻璃体切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2种不同类型单焦点人工晶状(IOL)经睫状体平坦部巩膜缝线固定术后视觉质量的差异。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潍坊眼科医院因外伤导致无法囊袋内植入IOL的患者42例(42眼),所有患者均接受二期经睫状体平坦部IOL巩膜缝线固定术,其中植入Zeiss CT Lucia 601PY单焦点后房型IOL 25例(25眼)作为601PY组;植入AQBH单焦点后房型IOL 17例(17眼)作为AQ组。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2组患者手术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 cutoff)、客观散射指数(OSI)、等效球镜度(SE)等差异。数据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601PY组、AQ组患者手术前、后BCV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39,P=0.164;Z=-0.36,P=0.721)。2组术后B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4,P=0.215)。2组术后MTF cutoff、OS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P=0.043;t=-2.22,P=0.038)。2组术后S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5,P=0.517)。结论:单焦点IOL经睫状体平坦部巩膜缝线固定术可获得较好的视力和视觉质量,但不同类型单焦点IOL术后视觉质量存在差异,其中Zeiss CT Lucia 601PY IOL略优于AQBH IOL。

  • 标签: 单焦点人工晶状体 悬吊 巩膜缝线固定术 客观视觉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探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PHILOS)固定治疗Vancouver B1型股骨假周围骨折的力学稳定性。方法在1名志愿者(男性,34岁,身高173 cm,体重65 kg)股骨CT数据基础上,通过Mimics 21.0、3-matic12.0、Geomagic12.0、Hypermesh 2017.0等数字医学软件建立股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在股骨模型上切割股骨转子,植入股骨柄,分别行PHILOS(PHILOS组)和Cable-Ready GTR钛缆钩板系统(Cable组)固定。对两组模型分别施加700、1 400和2 100 N的压缩载荷和约束,研究不同内固定模型的Von Mises应力及变形分布,比较两组模型的力学稳定性。结果两组模型的最大变形量均发生在假的股骨球头上。在2 100 N载荷时,PHILOS组模型的最大变形量为3.77 mm,高于Cable组模型的3.58 mm;最大应力峰值为491.54 MPa,较Cable组模型(733.61 MPa)低约49.2%。PHILOS组模型的最大应力峰值主要分布于接骨板的第4、5枚固定螺钉尾端,而Cable组模型的应力峰值主要分布于骨折线下第2根钛缆上。结论在各种载荷作用下,PHILOS和Cable-Ready GTR钛缆钩板系统均能提供足够的力学稳定性。PHILOS固定的应力峰值远低于Cable-Ready GTR钛缆钩板系统,可作为Vancouver B1型股骨假周围骨折的有效固定方式。

  • 标签: 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骨板 假体周围骨折 有限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