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 目的:观察正压通气在急性左心衰院前急救中的疗效情况。方法:将我院 2016年 8月 ~2017年 8月收治的 51例急性左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取安全气囊通气治疗(对照组, 24例)与采用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 27例)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分别采取了上述治疗措施后,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达到了 96.30%与 70.83%,组间差异显著( χ2=6.229, P< 0.05)。结论:在院前抢救过程中对急性左心衰患者采用正压通气治疗,可达到较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左心衰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通气患者常见不良反应以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我院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的病例资料以及临床治疗记录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分析机械通气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以及护理要点,并提出相关建议。结果患者不良反应常见的为漏气、恐惧、氧气面罩压迫和鼻梁皮肤损伤以及胃肠胀气等,护理措施均针对不良反应展开,取得良好效果。结论护理干预对于通气不良反应十分重要,本次研究中不良反应在进行护理干预之后,患者不良反应症状消失,取得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无创机械通气 不良反应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并发谵妄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行机械通气的105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分析ICU机械通气患者并发谵妄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ICU机械通气并发谵妄患者在性别、疾病类型、手术创伤方面与谵妄患者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平均动脉压低于基础压百分比、脑血管疾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睡眠剥夺时间、血氧饱和度、不规则镇静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时间、平均动脉压低于基础压百分比是否>20%、APACHE Ⅱ评分、睡眠剥夺时间、血氧饱和度、不规则镇静均是导致ICU机械通气患者并发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机械通气时间、平均动脉压低于基础压百分比、APACHE Ⅱ评分、睡眠剥夺时间、血氧饱和度、不规则镇静等方面是诱发ICU机械通气患者并发谵妄的相关危险因素,护理人员应通过相应干预措施减少谵妄风险的发生,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ICU机械通气 谵妄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热敷结合脐贴在ICU机械通气患者腹胀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随机数表法将2019年11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本院接收的呼吸机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66例,采用抓阄方式将其分为甲乙两组,分别采用常规、临床护理路径两种方式进行干预,对不同干预方式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后,乙组患者治疗相关指标及血气指标之间的改善效果优于甲组患者,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呼吸机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有积极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无创呼吸机 呼吸衰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膝关节镜微手术、传统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1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16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研究组则采用膝关节镜微手术,比较两组治疗后HSS评分、康复优良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H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康复优良率为87.9%,高于对照组的74.1%(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2%,低于对照组的15.5%(P<0.05)。结论临床治疗胫骨平台骨折采用膝关节镜微手术可有效提升膝关节功能性,加快康复进程,避免并发症的产生,值得在临床推广及深入研究。

  • 标签: 膝关节镜微创手术 传统手术 胫骨平台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部电阻抗断层成像(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和重症超声导向的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pediatric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pARDS)个体化肺保护通气策略的实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重度pARDS患儿实施保护性通气策略的治疗过程,在救治过程中采用EIT和重症超声指导保护性通气策略的实施。结果EIT指导肺复张和最佳呼气末正压滴定,重症超声评估pARDS血流动力学和肺部状态,指导右心保护通气和循环保护通气的实施。最终患儿成功救治。结论pARDS保护性通气的理念,已由传统的肺保护通气走向右心保护和循环保护通气的理念,最终达到对肺血管内皮的保护。EIT和重症超声丰富了对pARDS病理生理的认识和对保护性通气的理解。

  • 标签: 儿童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保护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部电阻抗断层成像(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和重症超声导向的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pediatric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pARDS)个体化肺保护通气策略的实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重度pARDS患儿实施保护性通气策略的治疗过程,在救治过程中采用EIT和重症超声指导保护性通气策略的实施。结果EIT指导肺复张和最佳呼气末正压滴定,重症超声评估pARDS血流动力学和肺部状态,指导右心保护通气和循环保护通气的实施。最终患儿成功救治。结论pARDS保护性通气的理念,已由传统的肺保护通气走向右心保护和循环保护通气的理念,最终达到对肺血管内皮的保护。EIT和重症超声丰富了对pARDS病理生理的认识和对保护性通气的理解。

  • 标签: 儿童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保护通气
  • 简介:摘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在落实到实际教学中仍会出现诸多无法控制的问题,通过对机械类课程的信息化的教学深度融合,将信息化技术贯穿整个教学环节,从信息化收集创建机械类课程体系、教学资源信息化到教学过程信息化、信息化教学环境、教师信息化反馈和学生大数据最后到信息评价结构反馈,形成闭环链条,对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有指导意义。

  • 标签: 信息化 教学深度融合 信息化反馈 信息化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