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单侧人工全膝关置换术(TKA)后肌间静脉血栓形成(MCVT)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期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551例患者资料。男187例,女364例;年龄32~90岁,平均64.6岁;左膝234例,右膝317例。根据术后第7天是否出现下肢MCVT将其分为MCVT组(n=77)和非MCVT组(n=474)。记录患者的基线资料和术中止血带时间、失血量以及术后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PLT)、卧床时间、膝关功能评分表(KSS)评分、红细胞沉降率(ESR)下降时间、C-反应蛋白(CRP)下降时间等,分析筛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MCVT组和非MCVT组在年龄[(66.8±7.0)、(64.2±9.6)岁]、体质指数[(28.7±2.2)、(25.0±2.4)kg/m2]、吸烟史(20/57、41/433)、糖尿病(56/21、172/302)、原发性高血压(45/32、174/300)、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50/27、204/270)、高脂血症(33/44,149/325)、静脉曲张(50/27、166/308)、止血带时间[(97.9±22.6)、83.1±10.6)min]、术中失血量[(73.2±40.6)、(62.4±11.5)mL]、PT[(10.7±0.8)、(11.9±1.0)s]、TT[(15.2±1.3)、(17.2±2.4)s]、FIB[(3.7±0.8)、(3.2±0.5)g/L]、D-二聚体[(1.1±1.0)、(0.8±0.3)μg/L]、PLT[(233.4±68.5)、(178.5±27.8)109/L]、卧床时间[(17.3±2.6)、(14.6±3.8)h]、KSS评分[(3.32±0.7)、(3.61±0.56)分]、ESR下降时间[(2.90±0.74)、(1.55±0.64)d]和CRP下降时间[(3.49±0.50)、(1.40±0.50)d],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龄(95%CI: 0.890~1.112, P=0.034)、高体重指数(95%CI: 1.012~1.214, P=0.046)、合并糖尿病(95%CI: 1.002~2.590, P=0.020)、D-二聚体(95%CI: 1.239~10.292, P=0.001)和术后PLT(95%CI: 1.012~1.112, P=0.014)是术后血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减少卧床时间(95%CI: 1.009~1.469, P=0.040)是保护因素。结论高龄、高体重指数、合并糖尿病、D-二聚体和术后PLT是术后血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具有这些特征的患者应警惕MCVT,临床医生应指导患者术后减少卧床时间,早期下地活动以预防MCVT。

  • 标签: 关节成形术,置换 静脉血栓形成 超声检查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