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儿童上消化道异物穿孔的临床特点和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收集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收治的19例上消化道异物穿孔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8例,年龄(2. 73±1. 16)岁,范围为10个月至5岁。穿孔部位以食管上段最多见,滞留上消化道时间为(2. 6±1. 69) d。对食管穿孔直径<5 mm的患儿放置鼻胃管保守治疗;对食管穿孔直径>5 mm或穿孔部位在胃或十二指肠球、降部者,予金属夹夹闭和(或)放置鼻胃管/鼻空肠管;胃镜取出失败者行外科手术。结果19例患儿经消化内镜下治疗,有17例患儿成功取出异物,取出失败2例;有12例患儿上消化道穿孔处给予金属夹夹闭后愈合,其中1例患儿合并空肠穿孔,空肠处穿孔经禁食、抗感染、静脉营养等治疗后愈合,3例通过放置鼻胃管/鼻空肠管后自然愈合,3例行外科手术,其中有1例术后3个月出现食管狭窄,余患儿愈后良好。另有1例纽扣电池致食管-气管瘘患儿,在异物取出后第5天突发急性肺出血死亡。结论磁性异物和纽扣电池是常见的引起儿童上消化道穿孔的异物,消化内镜检查及镜下治疗是处理上消化道异物穿孔的首选,早期诊断及干预治疗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儿童需要更多的预防措施。

  • 标签: 食管穿孔 异物 胃镜 儿童
  • 简介:摘要研究微探头超声内镜在儿童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济南市儿童医院消化科胃镜检查发现上消化道隆起病变并行微探头超声内镜检查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儿童上消化道隆起病变超声内镜特点,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共行超声内镜扫查患儿29例,其中异位胰腺12例(41.4%),Brunner腺增生4例(13.8%),囊肿3例(10.3%),十二指肠副乳3例(10.3%),胃腔外压迫2例(6.9%),淋巴瘤2例(6.9%),胃重复畸形1例(3.4%),间质瘤1例(3.4%),平滑肌瘤1例(3.4%)。根据超声微探头的检查结果,对其中15例隆起性病变行深挖活检、内镜下治疗并送病理,微探头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3.3%(14/15)。结论微探头超声内镜对儿童常见的上消化道隆起病变具有良好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作用,并可指导临床行镜下治疗。该项检查应用于儿童安全可靠。

  • 标签: 儿童 微探头超声内镜 上消化道隆起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