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现阶段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得到极大的发展,对于各行各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化工行业同样也是如此。目前,综合性强的化工自动化控制在化工生产流程之中得到广泛使用。最近几年,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化工自动化控制发展得以强化。因此,对化工自动化控制关键技术的研究需要了解化工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基本情况,探索其与普通化工方法之间的差异,最终充分了解关键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化工 自动化 控制
  • 简介:[摘要]: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史料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本人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问题从如何运用史料培养学生提取信息能力、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史证方法能力、培养学生汲取人生营养能力等六个方面加以尝试,拓宽了课程资源,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 标签: []史料运用 历史思维能力 策略思考
  • 简介:摘要:概括能力是历史学科能力的重要环节,既是高中历史新课标的要求,也是考试中常常涉及的考查要求;但很多学生面对概括类题目,却不知如何下手。对历史材料进行概括的方法有三:第一、找关键词,从众多信息中获得简要性认识;第二、归纳现象,从分散信息中获得共同性认识;第三、提炼本质,从个别信息中获得普遍性认识。

  • 标签: 概括 简要性 共同性 普遍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科手术中顺阿曲库铵维持深度肌松的静脉输注剂量。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胸科手术患者,年龄18~64岁,ASA分级Ⅰ或Ⅱ级,入室后连接肌松监测仪,完成肌松定标、麻醉诱导后,术中恒速静脉输注顺阿曲库铵维持肌松深度[强直刺激后计数(PTC)≤5]。采用改良Dixon序贯法进行试验,第1例输注速率为0.12 mg·kg-1·h-1,若术中PTC持续为0或维持PTC≤5,则下一例输注速率递减0.01 mg·kg-1·h-1;直至第n例患者术中出现PTC>5,将第n例和第n-1例剂量的均数作为初始剂量,以0.005 mg·kg-1·h-1为梯度进行上下调整,以得到6次剂量骑跨,计算6个剂量的中位数为顺阿曲库铵维持95%的患者深度肌松的有效剂量(ED95)。结果共22例患者完成本试验。静脉输注顺阿曲库铵维持深度肌松的ED95为0.108 mg·kg-1·h-1(95%可信区间0.105~0.125 mg·kg-1·h-1)。结论胸科手术中静脉输注顺阿曲库铵维持深度肌松的剂量为0.108 mg·kg-1·h-1。

  • 标签: 输注,静脉内 胸外科手术 顺阿曲库铵 深度肌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时复合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 Dex)或硬膜外阻滞对围手术期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患者90例,ASA分级Ⅰ~Ⅲ级,年龄<70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身麻醉组(G组)、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组(GE组)和Dex复合全身麻醉组(GD组),每组30例。GE组于麻醉诱导前行T7-T8硬膜外穿刺置管,G组和GD组在麻醉诱导后10 min内静脉泵注生理盐水或1 μg/kg Dex。于麻醉诱导前(T0)、手术结束时(T1)、术后24 h(T3)时抽取右颈内静脉血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IL-1β、IL-6、IL-10和TNF-α水平,随访患者术后2 h (T2)、T3时Prince-Henry疼痛评分,记录患者术中低血压、心动过缓、术后恶心呕吐等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0时比较,T1、T3时点3组患者IL-1β、IL-6、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IL-10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G组比较,GD组与GE组T1、T3时点IL-1β、IL-6水平降低(P<0.05),IL-10水平增高(P<0.05);T1时GD组和GE组TNF-α水平均低于G组(P<0.05);T3时GE组TNF-α的水平明显低于G组(P<0.05),GD组与GE组TNF-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E组Prince-Henry疼痛评分低于G组和GD组(P<0.05);与G组比较,GD组与GE组的恶心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在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时,复合使用1 μg/kg Dex可显著降低围手术期炎性反应,其效果与复合硬膜外阻滞无明显差异。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麻醉,硬膜外 麻醉,全身 炎症 胸腔镜 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麻醉诱导期双腔支气管导管(double-lumen endobronchial tube, DLT)插管困难的发生率,并探讨解决DLT插管困难及实现术中肺隔离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胸科医院麻醉信息系统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拟行DLT插管的患者,检索同时满足"困难插管"DLT插管"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 OLV)"3个关键词的病例,主要研究终点为DLT插管困难的发生率,次要研究终点为困难插管患者术前气道的评估情况、插管困难时的解决策略、实现术中肺萎陷的方式及围麻醉期与插管相关并发症。结果共有11 017例患者纳入了此研究。112例患者发生了插管困难,发生率为1.0%。112例患者中22例(19.6%)患者为可预期或可疑的困难气道,其余90例(80.4%)患者诱导前无明显困难气道表现。90例(80.4%)使用了2种或2种以上的插管器械。22例在诱导后插入单腔气管导管的患者中,2例经交换导管引导成功置入DLT进行肺隔离,13例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引导放置支气管阻塞器,7例实施了低潮气量的策略。无一例发生严重心血管并发症。结论DLT对声门暴露的条件要求更高,麻醉前气道评估更应谨慎。可视化工具的使用提高了DLT插管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支气管阻塞器为DLT困难插管提供了更多选择。

  • 标签: 双腔支气管导管 插管困难 困难气道 胸科麻醉 单肺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肺切除术后利用电阻抗断层成像(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 EIT)技术个体化设定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 PEEP)对苏醒期呼吸力学及氧合的影响。方法82例择期行胸腔镜肺切除术的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个体化PEEP组(每组41例)。术后在苏醒室内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潮气量8 ml/kg,对照组PEEP 5 cmH2O (1 cmH2O=0.098 kPa);个体化PEEP组通过EIT确定PEEP值,取EIT监测图中表示肺过度膨胀和肺塌陷的曲线交叉均衡点作为最佳PEEP值。分析并记录进入苏醒室时(T1)、机械通气0.5 h (T2)、出苏醒室时(T3)的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 OI),T1、T2时的肺动态顺应性(dynamic respiratory system compliance, Cdyn)、驱动压(driving pressure, ΔP)。将OI、Cdyn、ΔP作为主要观察指标,将气道峰压(peak airway pressure, Ppeak)、平均气道压(mean airway pressure, Pmean)、MAP、有无使用血管活性药物、pH、PaCO2、低氧血症发生率、拔管时间、苏醒室停留时间作为次要观察指标。结果EIT滴定的PEEP值(中位数9 cmH2O)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个体化PEEP组T2时OI、Cdyn升高,ΔP降低(P<0.05)。个体化PEEP组T2时Ppeak、Pmean高于对照组,术中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pH、MAP、PaCO2、MAP、术后拔管时间、低氧血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肺切除术后,使用个体化设定PEEP可以改善苏醒期OI、降低ΔP、改善Cdyn,但对拔管时间、拔管后低氧血症发生率及苏醒室停留时间无明显影响。

  • 标签: 肺切除术 肺保护性通气 呼气末正压 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
  • 简介:“00后”初中生思想前卫、任性、怪异,背后是深深的孤寂与无奈,他们渴望自由,又冲动而极端,单纯而脆弱,遇事不知适从。通过设计问题对00后初中学生展开人际交往现状调查,分析学生在生生交往过程中产生心理困惑,寻找合适的方法与策略,调适学生的心理状态,促进学生快乐成长。

  • 标签: 00后初中生 同伴交往 心理辅导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体现医院步入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新、尖技术发展的今天,医疗安全仍是各家医院、各个专业的立足之本。作为高风险的麻醉专业医生,在当今复杂的医疗环境中,承担了保障手术患者术中乃至术后的医疗安全重任。如何做好我们的日常工作?不断提高麻醉质量,使我们的工作得到患者及术者的肯定?同时又能够保护好医护人员免遭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 标签: 麻醉管理 临床 医疗安全 麻醉专业 医疗环境 保障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