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前诊断羊水细胞胎儿性染色体异常的构成情况。方法回顾2017年1月到2020年12月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行孕中期羊膜腔穿刺术的12 164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对其中确诊为性染色体异常胎儿的染色体核型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等遗传学检测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1)在12 164例孕妇中,检出387例(3.2%)胎儿性染色体异常,包括351例染色体核型异常和36例性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2)以无创产前检测性染色体高风险为指征的性染色体异常占比最高(74.2%,287/387),之后依次为其他超声异常(8.5%,33/387)、唐氏综合征筛查高风险(7.0%,27/387)、高龄(4.7%,18/387)、不良孕产史(3.3%,13/387)和颈项透明层增厚或颈部淋巴水囊瘤(2.3%,9/387)。(3)351例染色体核型异常包括数目异常(257例,73.2%)、嵌合体(66例,18.8%)和结构异常(28例,8.0%)。染色体数目异常以47,XXY[46.7%(120/257)]最多,嵌合体以45,X/46,XX[48.5%(32/66)]最多,结构异常以X染色体缺失[39.3%(11/28)]最多。36例性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中,15例(41.7%)为致病性,7例(19.4%)为良性,14例(38.9%)临床意义未明。15例致病性拷贝数变异的片段大小[M(min~max)]为1.68 Mb(0.37~9.20 Mb),其中14例为X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9例微缺失中的7例为Xp22.31区域缺失。结论羊水性染色体异常主要为性染色体数目异常,另有部分为嵌合体和染色体结构异常。

  • 标签: 性染色体畸变 产前诊断 嵌合体 DNA拷贝数变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激活态雪旺细胞(activated schwann cells,ASCs)干预骨髓间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联合异种神经移植体(acellular nerve xenograft,ANX)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取大鼠骨髓腔内BMSCs,另取大鼠的ASCs和普通SCs,行原代培养。将两种细胞置于Transwell培养皿中培养并分成三组:BMSCs组,SCs-BMSCs组及ASCs-BMSCs组。在培养皿中培养后第2、4、6和8天,用CCK-8法检测各组BMSCs生物学活性,通过q-PCR检测各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mRNA表达水平。在无菌条件下制备10 mm坐骨神经缺损的大鼠模型,制作异种神经支架复合体(兔源胫神经)。将SD大鼠分为三组(n=10):ANX+BMSCs组,ANX+SCs-BMSCs组及ANX+ASCs-BMSCs组。将各组细胞打入支架,复合支架培养3 d,移植到大鼠模型中。术后8周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测各组患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CV),使用q-PCR检测神经移植体内神经营养因子(BDNF、NGF和bFGF)表达水平,另比较三组模型的下肢患侧/健侧腓肠肌细胞横截面积比恢复率。结果CCK-8测定发现共培养系统中BMSCs组细胞增殖活性强于单细胞组,第2天和第4天,三组的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6天ASCs-BMSCs组增殖活性强于BMSCs组与SCs-BMSC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SCs组与SCs-BMSCs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q-PCR检测BMSCs组中BDNF、NGF及bFGF的mRNA表达最低,ASCs-BMSCs组含量最高(P<0.05)。经8周饲养后的动物实验,通过检测发现,ANX-ASCs-BMSCs组的SCV,ANX内相关神经因子表达量以及ANX-ASCs-BMSCs组的大鼠患侧/健侧腓肠肌肌细胞横截面积均最大。结论ASCs能够促进BMSCs的分化增殖;运用ANX-ASCs-BMSCs促进周围神经功能再生。

  • 标签: 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 异种神经移植体 激活态雪旺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鼠巨细胞病毒(murine cytomegalovirus,MCMV)感染C57BL/6小鼠诱导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免疫应答的最佳剂量和最佳时间。方法分别根据剂量和时间效应进行分组,剂量效应:无特定病原体( 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8周龄C57BL/6雌鼠15只,根据MCMV滴度分为四组,未感染的0个蚀斑形成单位(plaque forming unit,PFU)组(3只)、2.5×104PFU组(4只)、5.0×104PFU组(4只)和10.0×104PFU组(4只),随后常规饲养7天;时间效应:将8周龄C57BL/6雌鼠14只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0天组(4只)、3天组(4只)、7天组(4只)、14天组(2只),建模0天腹腔注射5.0×104PFU的MCMV感染各组小鼠。在感染后对应天数处死各组小鼠,取小鼠脾脏制成单细胞悬液,并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种组NK细胞比例、Ly49H及颗粒酶B(granzyme B,GZMB)、NK细胞溶酶体相关膜蛋白-1(CD107a)和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的表达。结果MCMV感染7天后,与0 PFU组相比,2.5×104PFU组、5.0×104PFU组和10.0×104PFU组脾脏NK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明显下降{(1.90±0.32)%比[(0.91±0.14)%,(0.62±0.16)%,(0.85±0.26)%],F=21.271,P<0.05},CD27+CD11b+NK细胞比例显著下降{(22.40±4.55)%比[(13.20±1.29)%,(10.78±1.21)%,(11.38±1.76)%],F=17.272,P<0.05},CD11b+NK细胞比例显著增加{(59.87±5.33)%比[(71.08±1.82)%,(74.25±1.95)%,(70.90±2.49)%],F=14.641,P<0.05)},CD43+KLRG1+NK细胞占NK细胞的比例增加{(39.40±5.73)%比[(77.00±0.67)%,( 81.23±2.21)%,( 76.63±7.36)%],F=55.282,P<0.05)},Ly49H+NK细胞亚群数量显著增加{(42.07±1.21)%比[(63.50±1.30)%,(63.58±3.71)%,(61.68±4.84)%],F=32.273,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NK细胞功能方面,MCMV感染7天后,与0 PFU组相比,2.5×104PFU组、5.0×104PFU组和10.0×104PFU GZMB的表达显著增加{(287.00±30.79)%比[(384.25±63.91)%,(529.75±66.08)%,(466.50±83.38)%],F=8.730,P<0.05},IFN-γ分泌减少{(36.00±5.33)%比[(4.88±3.35)%,(3.03±1.56)%,(3.61±2.18)%],F=87.663,P<0.05}。时间效应的比较结果显示,MCMV感染3天后,NK细胞CD107a和颗粒酶B表达与0天相比显著升高[(22.98±4.58)%比(6.32±0.75)%,(5969.25±1159.86)%比(788.50±88.17)%,F值分别为41.072和67.448,P值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表明,MCMV感染C57BL/6小鼠模型可选择的最佳感染剂量为5×104PFU,最佳建模时间为感染后3天。

  • 标签: 自然杀伤细胞 鼠巨细胞病毒 C57BL/6小鼠
  • 简介:摘要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技术是目前解决男性不育的重要手段,但仍有少数患者由于精子不能激活卵母细胞而出现反复ICSI受精失败。卵母细胞人工激活(AOA)技术可提高受精率、妊娠率、活产率等,但其对子代是否会带来近、远期影响尚未可知。现总结近年来有关AOA技术对子代围生期结局、遗传学、体格发育及神经发育等方面影响的相关文献,为生殖医学工作者及儿科医师提供参考,以期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 标签: 卵母细胞人工激活技术 子代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临床医学检验中影响血液细胞检测质量的因素,方法 选取2023年9月10日至2023年9月17日在本院收治的150例受检者进行本项研究。设置不同条件,检测对血液细胞质量的影响情况。结果显示,稀释比例为1:10,000的血液细胞检测结果在所有指标上均显著高于1:5,000的结果,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室温(22℃)放置不同时间,各组样本检测结果存在显著差异,且统计学意义(P<0.05)。低温(4℃)放置不同时间,各组样本检测结果存在显著差异,且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血液细胞检测的过程中,血液的稀释比例、放置时间以及放置温度等因素均对各项血液检测结果产生显著影响。

  • 标签: 临床医学检验 血液细胞 质量检测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干细胞治疗肝硬化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总结 1 例干细胞治疗肝硬化患者护理问题的观察与护理。结果 护理过程中注重对患者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病情观察、饮食指导和用药观察。结论 合理的护理计划是治疗成功的根本保证。

  • 标签: 肝硬化 临床案例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人类白细胞抗原(HLA≥4:6)配型的脐血单核细胞(UCBMC)移植治疗慢性完全性脊髓损伤(SCI)的安全性、可行性、有效性以及最佳细胞剂量和联合使用甲基强的松龙(MP)、碳酸锂对细胞移植的作用。方法选取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神经外科自2011年2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20例SC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A、B、C、D、E组),每组4例受试者。在患者损伤上下缘脊神经背根入处的4个点(上下各2点)注射UCBMC,A、B、C组分别为每点各注射4、8和16 μL(100 000 UCBMC/μL,640万细胞)到SCI部位的上方和下方脊神经背根入处,D组为16 μL细胞注射加30 mg/kg MP静脉注射,E组为16 μL细胞注射加MP和口服碳酸锂(750 mg/d),一个疗程6周。受试者进行3~6个月的强化步行训练,以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为主要评分指标,脊髓损伤步行指数(WISCI)和脊髓独立量表(SCIM)为次要评分指标。结果20例受试者的SCI平面分别位于C3~T11,平均受伤7年。治疗前,16例(80%)患者行走<10 m,18例(90%)患者自理生活需要协助。治疗后41~87周,受试者ASIA运动评分无明显变化,而WISCI和SCIM评分明显提高。15例(75%)患者可在辅助下步行10 m,12例(60%)患者恢复膀胱和肠道控制,5例(25%)患者由完全性SCI变为不完全性SCI;所有患者无神经功能丢失。结论UCBMC移植和步行训练能提高慢性完全性SCI患者的WISCI和SCIM评分,但对运动评分没有改善,因此推测UCMBC移植能促进轴突的生长,从而激活中枢模式发生器,改善运动、排尿和排便等功能,而且联合使用MP和碳酸锂对细胞移植治疗无明显作用。

  • 标签: 脊髓损伤 脐血单核细胞 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鳞状细胞癌抗原(SCC)、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路桥医院收治的周围型肺癌患者68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肺部良性疾病患者65例作为观察1组、同期健康体检者6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受试者血清MMP-9、CYFRA21-1、SCC、NSE、CEA水平,对比上述指标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诊断周围型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观察组血清MMP-9、CYFRA21-1、SCC、NSE、CEA水平[(14.98±2.10)ng/mL、(17.13±2.71)ng/mL、(1.98±0.41)μg/mL、(24.13±2.10)ng/mL、(17.10±2.10)ng/mL]均高于观察1组[(9.12±1.41)ng/mL、(10.12±1.58)ng/mL、(1.37±0.31)μg/mL、(16.31±1.78)ng/mL、(12.13±1.79)ng/mL]和对照组[(5.10±0.68)ng/mL、(6.02±0.94)ng/mL、(0.71±0.11)μg/mL、(11.10±1.02)ng/mL、(8.13±1.02)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932.781,F2=737.100,F3=368.591,F4=989.851,F5=462.291,均P<0.05);Ⅰ~Ⅱ期患者MMP-9、CYFRA21-1、SCC、NSE、CEA水平[(11.12±2.10)ng/mL、(9.12±1.85)ng/mL、(1.52±0.21)μg/mL、(18.12±3.02)ng/mL、(7.52±1.02)ng/mL]均低于Ⅲ~Ⅳ期患者[(15.89±2.18)ng/mL、(21.56±2.11)ng/mL、(2.04±0.31)μg/mL、(28.15±2.62)ng/mL、(15.12±1.55)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9.013,t2=25.146,t3=7.714,t4=14.586,t5=22.705,均P<0.05);联合检测的敏感性(83.33%)、特异性(86.67%)均高于单项检测MMP-9(50.00%、59.68%)、CEA(50.00%、61.29%)、CYFRA21-1(66.67%、58.06%)、SCC(50.00%、54.84%)、NSE(66.67%、58.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周围型肺癌患者的血清MMP-9、CYFRA21-1、SCC、NSE、CEA水平均明显升高,对诊断周围型肺癌具有重要价值,上述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临床诊断周围型肺癌的准确率。

  • 标签: 肺肿瘤 生物标记,肿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癌, 鳞状细胞 角蛋白19 癌胚抗原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