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细菌肝脓肿(pyogenic liver abscess, PLA)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宏基因组学二代测序(metagenomics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mNGS)技术在肝脓肿运用,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收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5年12月至2020年6月入院的549例肝脓肿患者资料,描述其临床特点;在病原学检测结果为阳性的246例患者中,依据是否检测出肺炎克雷伯菌,将患者分为肺克组和非肺克组,比较其临床特征,同时在完善mNGS检测的患者中,分析mNGS技术在肝脓肿的运用价值。结果549例细菌肝脓肿患者中,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 n = 503, 91.6%),其他临床症状有畏寒寒颤、腹痛等,影像学检测提示多数患者脓肿单发( n = 464 , 84.5%),位于右叶(n = 368, 67.0%),大小在5~10 cm之间( n = 341, 62.1%)。所有患者中有阳性的病原学检测结果的共246例,其中检出肺炎克雷伯菌菌株的肝脓肿202例(82.1%),为肝脓肿的主要检出菌株。该类肝脓肿患者糖尿病、脂肪肝的患病率更高( P < 0.05),但是检出非肺炎克雷伯菌菌株的肝脓肿患者更多的合并腹腔内易感因素( P < 0.001);109例传统微生物学结果阳性的患者中共有92例拟诊为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检出肺炎克雷伯菌),其中14例(15.2%)患者为多重耐药菌感染;17例患者拟诊为非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其中10例(58.8%)为多重耐药菌感染;非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患者中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肺克肝脓肿患者( P<0.05)。血mNGS的阳性率为85.2%,传统血微生物培养的阳性率为14.8%,脓液mNGS的阳性率为96.2%,传统脓液微生物培养的阳性率为65.4%,mNGS阳性率明显高于传统细菌培养( P <0.05)。结论细菌肝脓肿多肝右叶、单发,伴发热,肺炎克雷伯菌是细菌肝脓肿最常见的致病菌,多见于糖尿病、脂肪肝患者,非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相对多见于合并腹腔内易感因素的患者;二代测序阳性检出率高,在病原检测上具有独特的优势。

  • 标签: 细菌性肝脓肿 临床特征 病原学 m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