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小学美术教学对学生的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对学生想象力和个性认知能力的培养也有着积极意义。在小学阶段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避重就轻,而是要加强对音乐、美术这类副科的重视,加强对教学手法的创新,帮助学生获得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均衡发展。基于此,本文就从个性化的教学设计、情景化的教学环境、科学合理的小组划分、语言交流平台的构建几个方面论述了小学美术教学的创新策略。

  • 标签: 小学美术 教学效率 创新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与因素与新发心力衰竭(心衰)的关系。方法该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入选2006至2007年参加开滦集团公司职工健康体检且心血管健康行为与因素资料完整者作为观察对象,排除患有瓣膜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以及有心衰病史者。依据心血管健康评分(CHS)将入选人群分为CHS<8分组、8分≤CHS<10分组和CHS≥10分组。以新发心衰为终点事件,研究随访至2016年12月31日。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CHS与新发心衰的关系。结果该研究最终入选95 167人,其中CHS<8分组26 640人、8分≤CHS<10分组35 230人、CHS≥10分组33 297人。中位随访时间10.3年,随访期间CHS<8分组、8分≤CHS<10分组和CHS≥10分组人群心衰发病率分别为2.7%(729/26 640)、1.8%(651/35 230)和1.1%(360/33 297)。在校正了年龄、性别、心肌梗死史、心房颤动史、收入、饮酒、教育水平以及服用降压药、降糖药、降脂药的情况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8分≤CHS<10分组和CHS≥10分组人群新发心衰的风险分别较CHS<8分组低了32%(HR=0.68,95%CI 0.61~0.75)和51%(HR=0.49,95%CI 0.43~0.55)。从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与因素中分别移除1个行为或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R值变化幅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收缩压(HR=0.78,95%CI 0.74~0.82)、体重指数(HR=0.78,95%CI 0.74~0.82)、空腹血糖(HR=0.77,95%CI 0.73~0.81)、总胆固醇(HR=0.76,95%CI 0.72~0.80)、体育锻炼(HR=0.72,95%CI 0.69~0.76)、吸烟(HR=0.75,95%CI 0.71~0.79)和食盐摄入量(HR=0.73,95%CI 0.69~0.77)。结论CHS与新发心衰风险呈负相关,并呈现剂量-反应关系。

  • 标签: 心力衰竭 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与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参加2019年度开滦集团职工健康查体,年龄≥40岁且符合入组标准、资料完整者5 136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进行统一问卷调查(包括行血液生化及颈动脉彩超检查)。依据2003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公布的hs-CRP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0.05 mg/L<hs-CRP<1.00 mg/L、1.00 mg/L≤hs-CRP<3.00 mg/L、hs-CRP≥3.00~10.00 mg/L。采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χ2趋势检验及逐步后退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方法探讨hs-CRP与CIMT的相关性。结果(1)纳入5 136名,男3 048名,女2 088名,年龄(54.87±11.65)岁。(2)以CIMT为因变量,以hs-CRP(经Lg转换)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s-CRP与CIMT存在线性相关,回归系数1.107(P<0.01)。(3)根据本研究中CIMT分为两组,CIMT≤0.84 mm组及CIMT>0.84 mm组,采用χ2趋势检验及逐步后退法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hs-CRP浓度较高时,CIMT随着hs-CRP的增高而增厚[OR值(95%CI)为1.24(1.01~1.52),P<0.05]。结论hs-CRP与CIMT具有相关性,高hs-CRP者CIMT增厚,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风险增加。

  • 标签: 超敏C反应蛋白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相关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与因素变化对健康老龄血管(HVA)的影响。方法该研究为多中心横断面调查,入选人群为在开滦总医院、开滦林西医院、开滦赵各庄医院等11家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开滦集团在职及离退休职工。以2006—2015年至少参加2次健康体检,且心血管健康行为与因素资料完整,并于2010—2016年底接受过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检测者6 316人为研究对象。计算入选者的心血管健康评分(CHS),其中基线CHS取自首次体检资料,第2次CHS取自与baPWV检测在同一年度的体检资料,计算2次CHS的差值(ΔCHS)。按ΔCHS将入选者分为5组,即ΔCHS≤-2组(n=2 166)、ΔCHS=-1组(n=1 284)、ΔCHS=0组(n=1 187)、ΔCHS=1组(n=860)和ΔCHS≥2组(n=819)。比较各组人群的一般资料、baPWV及HVA检出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ΔCHS与HVA的关系,然后分别移除1个健康行为或因素后重新计算ΔCHS,并再次纳入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探讨移除因素对HVA的影响。结果ΔCHS≤-2、ΔCHS=-1、ΔCHS=0、ΔCHS=1和ΔCHS≥2组人群的HVA检出率分别为23.3%(505/2 166)、27.8%(357/1 284)、28.7%(341/1 187)、31.9%(274/860)、33.9%(278/819)。校正了年龄、性别、收入、饮酒、教育、基线CHS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ΔCHS与HVA呈正相关(OR=1.50,95%CI 1.44~1.56)。在总的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与因素中,分别移除1个行为或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OR值下降幅度从大到小的行为或因素依次为收缩压(OR=1.04,95%CI 1.00~1.09)、空腹血糖(OR=1.14,95%CI 1.09~1.18)、体育锻炼(OR=1.16,95%CI 1.11~1.21)、食盐量(OR=1.17,95%CI 1.12~1.22)、体重指数(OR=1.18,95%CI 1.13~1.23)、吸烟(OR=1.18,95%CI 1.13~1.23)和总胆固醇(OR=1.20,95%CI 1.16~1.24)。结论改善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与因素有助于增加HVA人群的比例。

  • 标签: 动脉硬化 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与因素 健康老龄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