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2015年,考古工作者在洛阳市伊滨区西朱村发现一座曹魏时期高等级墓葬,其中发现一件琥珀童子骑羊像,系曹魏时期美术的重要作品,具有多重意义。首先,这件童子骑羊像原型之一系汉代羽人或胡人骑羊像,传达出原始神仙信仰与谶纬、祥瑞观念的结合。其次,三国时期月氏人支谦翻译的《太子瑞应本起经》载“释迦七岁乘羊车诣师门”,在犍陀罗等地发现有释迦牟尼骑羊雕刻,胡人转义为佛,或转义为童子,似受到早期佛教观念的影响。再次,魏晋时,人们对多子多孙、人丁兴旺的向往,以及对‘夙惠’神童的钟爱,促成了南北朝时期婴戏题材的独立成科,开启了婴戏美术的新风。综上,这件作品是目前曹魏美术中仅存的一件“标准器”式的婴戏美术作品,填补了婴戏美术汉晋之变的重要缺环,具有重要的美术史意义。

  • 标签: 曹魏 骑羊 婴戏美术 佛教
  • 简介:以贵霜钱币为代表的贵霜艺术同汉画像为代表的汉代艺术具有宗教美术上的重要联系。贵霜帝国钱币正面是国王像,背面是希腊、印度、伊朗不同宗教的众神像,反映了贵霜人的信仰与艺术。随着丝绸之路繁荣,贵霜胡人大量入华,贵霜钱币之艺术母题也随之进入中国,为汉画像带来了新风。从贵霜钱币上众多神祇像与汉画像关联的五个案例可知,贵霜钱币图像为汉画像艺术提供了丰富的养分,对汉代佛教与早期道教美术有一定的影响。东汉入华的贵霜胡僧是这一影响的主要传播者。

  • 标签: 贵霜 汉代 钱币 汉画像石 宗教美术
  • 简介:辛亥革命渐入高潮的1910至1911年,江、皖两省同时遭遇严重水灾。中外社会人士针对这场水灾而合作发起的华洋义赈会,在清政府、南京临时政府和袁世凯政府三方政权急剧转换的动荡时局中,始终专注于开展赈务,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三个政权的赈灾投入都严重不足的状况,对此次水灾没有引发大规模社会风潮发挥了一定作用。因此,探讨这段历史,有助于进一步认识灾荒与辛亥革命的关系。正确把握这一时期华洋义赈会的发展脉络,既要同时顾及本土化和国际化两个维度,更要重视当时中国社会变迁进程所造就的特殊发展契机。

  • 标签: 灾荒 辛亥革命 华洋义赈会
  • 简介:本文围绕着对洋务企业中一个活跃群体即江南绅商崛起过程的细致分析,对学界此前观察中国近代绅商阶层的起源和中国近代工业化兴起进程的视角和进行历史定位的方式进行了反思。本文的研究表明,这两个历史事件决非是仅仅构成宏大叙事的重大事件,而是都包含着由冲击与回应、传统与近代、内因与外因、整体性与地方性等一系列二元关系发生复杂的交织和互动而形成的实践逻辑,也只有综合运用宏观与微观、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视角,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这样的实践逻辑。

  • 标签: 洋务运动 江南绅商 赈灾事业
  • 简介:在通常以地方史路径为指导的社会史研究中,地方性实践既无法越出地方空间的范围,也只能维持在地方社会的层次上.本文的论述表明,在1900至1901年的陕西旱灾期间,活跃于这场灾荒中的义赈力量虽然以江南地方性系谱为基础,却构成了对国家层面上赈灾机制的直接冲击.这就展示了地方性实践逻辑为以往没有充分意识到的又一个面相,从而为进一步突破地方史路径的局限提供了某种帮助.

  • 标签: 灾荒 义赈 地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