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以顺义区规划中干渠路为例,在对土地利用类型、规划城乡建设用地、现状道路进行成本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生成的成本加权距离表面对原规划路进行优化.并对比分析优化道路与原规划道路各缓冲带内现状土地利用类型、规划城镇和产业用地、保留村、有条件建设区的数量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与原规划路相比,优化道路100~300m缓冲带内的林地和建设用地分布较为集中,有利于减缓道路生态负效应的扩散和促进城镇和农村之间的联系。优化道路0~100m缓冲带内的耕地和其他土地面积都小于原规划路0~100m缓冲带内的面积。大大降低道路对于临近耕地、自然保留地和水体的直接影响,保证了粮食和生态安全。园地主要分布于优化道路300~500m的缓冲带内,既能够保证道路通达性,同时也可以控制车辆尾气、噪音等负面因素对园地生态系统和产品质量的影响。优化道路充分利用现状道路用地,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集约和重复利用。在优化道路规划城镇和产业用地、保留村、有条件建设区的整合方面,优化道路兼顾未来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农村发展之间的相互性和各种土地需求的刚性与弹性,符合城乡统筹的发展模式。

  • 标签: 成本表面 优化道路 成本加权距离表面 城乡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