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作者: 张益生 张君冬 李雪 刘欣源 杨佳楠 李宗友 宋坪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3年第02期
  • 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2020级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700,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2019级硕士研究生,北京 100700,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078,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2019级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700,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监测统计中心,北京 100027,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皮肤科,北京 100053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普济方》痤疮外治用药特色。方法筛选《普济方》痤疮外治方并建立标准化数据库。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网页版分析药物频次、药物属性(药性、药味、归经),并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采用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药物与药物、药物与剂型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筛选出痤疮外治方87首,涉及药物164种,常用药物有白芷、川芎、白附子、铅粉等;药物药性以温、寒、平为主,药味以辛、甘、苦居多,归经以肺、脾、胃、肝经为主。关联性较强药对、药团为川芎-白芷、白附子-白芷-川芎。高频药物可聚为三类。高频剂型膏剂与药物猪脂、水银、铅粉关联性较强,高频剂型散剂与药物白芷、牵牛子、皂荚、藁本、川芎关联性较强。结论《普济方》痤疮外治以辛散发越为主,高频药物聚类分别针对体虚感邪证、外感风热证、血热郁滞证,提示了明代以前痤疮辨治特色,亦为现代临床诊疗提供了参考。

  • 标签: 数据挖掘 普济方 痤疮 外治疗法 用药规律 古今医案云平台
  • 简介:摘要采用文献整理分析、样线调查、走访调查等多种方式收集老挝药用植物物种资源信息,初步获取老挝境内药用植物资源、民间草药使用方法及传统医药知识档案资料,发现老挝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丰富,有214科1 014属2 165种(含变种),其中蕨类植物29科40属57种,裸子植物8科17属32种,被子植物177科957属2 076种。目前市场流通的药材有108种。老挝有广泛应用草药资源的基础,农贸市场中的一些鲜药具有止咳生津、祛湿、祛暑、滋阴凉血等功效,市场上驱风、壮腰膝类药材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应重点加强开发和管理。中国与老挝可在传统用药经验方面深入研究、加强交流。

  • 标签: 药用植物(中药) 资源调查 老挝 医学,传统 国际合作
  • 简介:摘要卒中已成为中国人口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其中缺血性卒中是最常见的类型。与此同时,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患病率也日益增高,且与缺血性卒中具有许多相似的危险因素。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CKD会增高缺血性卒中的发病、严重程度和转归不良风险,但其相互作用的具体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对于伴有CKD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最有效的治疗及预防措施均缺乏充分的证据。文章就CKD与缺血性卒中的联系以及治疗和预防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肾功能不全,慢性
  • 简介:摘要梳理中医药在德国、法国、英国及荷兰的发展情况,结合各国经济社会情况进行SWOT战略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有关合作策略的建议,如针对常见病种开展中医药联合攻关;政府主导,民众参与,共同推进立法;以荷兰、英国为重点加快中成药注册上市;借助新媒体优化中医药宣传角度与力度等,从而促进中医药在欧洲的发展。

  • 标签: 国际合作 中医药学 欧洲 发展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短期转归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阜阳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收集患者人口统计学和基线临床资料。在出院时或发病后第14天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价短期临床转归,0~2分定义为转归良好,>2分定义为转归不良。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短期转归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ROC)曲线评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对患者短期转归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300例,男性187例(62.3%),女性113例(37.7%);年龄(63.62±12.14)岁;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5.48±4.85)分。转归良好组228例(76.0%),转归不良组72例(24.0%)。单变量分析显示,转归不良组年龄、高血压、基线NIHSS评分、C反应蛋白、心房颤动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显著高于转归良好组,而男性、吸烟、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转归良好组(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NIHSS评分[优势比(odds ratio, OR)1.726,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400~2.128;P<0.001]、高血压(OR 3.744,95% CI 1.227~11.426;P=0.020)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OR 0.287,95% CI 0.102~0.616;P=0.043)是短期转归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预测短期转归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717(95% CI 0.642 ~0.792 ),最佳截断值为0.075×109/L,其预测短期转归不良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6%和51.4%。结论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减少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短期临床转归不良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嗜酸性粒细胞 白细胞计数 治疗结果 试验预期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急性基底动脉闭塞(acute basilar artery occlusion, ABAO)是缺血性卒中的一种亚型,其起病急、预后差,因此如何选择治疗方案显得极为重要。早期开通闭塞血管是治疗ABAO的关键。再灌注治疗(静脉溶栓、动脉溶栓、血管内机械血栓切除、桥接治疗)对于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证实。然而,迄今尚未针对后循环卒中的再灌注治疗进行过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文章就ABAO再灌注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基底动脉 血栓溶解疗法 血管内手术 血栓切除术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传统中医传承模式及手段越来越丰富,传承结果也越来越客观、严谨、智能。但名医传承信息化过程中亦存在资料采集困难、数据处理困难、算法应用困难、分析总结困难等问题。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深度学习算法、知识图谱技术等技术方法的融入,为名医传承信息化带来了技术革新。在此形势下,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中医药大健康智能研发中心团队,围绕规划名医传承与挖掘开展了一系列中医药领域专业应用系统研究,研发了古今医案云平台、医案大数据分析平台、云医案APP、名医传承工作站。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模式局限下的医案采集效率低、名医经验总结缺少客观数据支持,以及信息壁垒等问题,从而推进了名医经验传承,提升师徒带教的传授能力与效率。

  • 标签: 人工智能 名医经验 传承 信息交流媒体 古今医案云平台
  • 作者: 石英杰 黄雯 赵攀 刘成源 李宗友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1-08
  • 出处:《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第10期
  • 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2018级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700,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科教处,北京 100040,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服务中心,北京 100027,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700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证候的分类及证候名称组成要素的多层次表示方法,实现计算机对中医证候名称的批量处理,从而应用于中医智能辅助诊断系统的研究。方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证素辨证、证候要素学说,对证候要素进行更细粒度的拆分,提出证候层次划分方法和证候要素多层次表示方法,并通过对妇科月经病、不孕症的中医证候名称进行人工分析,以验证证候要素多层次表示方法的合理性。基于证候要素多层次表示方法,运用基于模式匹配的模式抽取方法,形成计算机批量处理证候要素的提取方法,并通过对《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证候名称的批量处理,验证计算机批量处理方法的准确性。结果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将证候名称组成要素划分为病位要素、病性要素(包括基本物质、病因、病理状态)、连接词的两层五类的结构,基于此构建出证候拆分流程。月经病、不孕症中医证候名称的人工分析结果显示,所有证候名称均可被拆分为1个或多个病位要素、病性要素、连接词。通过计算机批量处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证候分类结果显示,计算机批量处理的准确率为71.4%。结论构建的证候要素多层次表示方法为计算机大批量处理数据提供了理论框架,并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和准确率,为辨证模型训练数据集的构建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中医辨证推理模型提供支撑,可应用于中医智能辅助诊断系统的研究。

  • 标签: 中医病因证候 证候要素 诊断,计算机辅助 月经病 不孕症 自然语言处理
  • 简介:摘要国际版中医临床知识库的构建是以需求为导向,全面整合了承建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长达几十年的中医药领域资源,进行了资源的增量建设;利用主题标引、分类、知识抽取等技术进行资源的结构化加工;利用机器翻译与人工审校相结合的技术分层级进行知识翻译;利用本体、语义网、关联关系等信息技术设计并开发服务平台。知识库可为全球中医药从业者及普通民众提供知识服务,促进中医药国际传播。

  • 标签: 国际性 一带一路 知识库 机器翻译 中医药信息数据库
  • 简介:摘要中国及东南亚国家联盟(以下简称"东盟")各国均有传统医药应用历史,随着东盟经济区的建立和发展,传统医药已被纳入中国与东盟经济、社会合作的重点领域。以软件工程设计方法为原则,参考中医药数据库的建设思路、功能模块与构建方法设计和构建中国-东盟传统医药数据库,为中国与东盟传统医药研究领域相互交流、合作与开发提供基础的数据信息服务,为继续建设更高层次的知识库及智能应用系统积累数据、奠定基础。

  • 标签: 中医药信息数据库 医学,传统 国际合作 信息化服务平台
  • 简介:摘要从立法与管理、医疗与临床、教育、科研、药用植物资源等方面介绍中医药在德国的发展现状,认为当前中医药在德国发展的主要问题是缺少法律保护、多数中医药项目未纳入德国医疗保险、中医药从业人员水平较低等。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有必要出台相关政策,加强两国政府间的中医药合作,为两国相关机构牵线搭桥,培养德国中医人才,加强中医药科技合作,鼓励中药企业走出去,从而推动中医药在德国的渐进式发展。

  • 标签: 国际合作 德国 中医药学 现状
  • 简介:针对以学科为主的课程体系和以理论教学为中心教学模式的不足和困惑,我校对机电应用专业的《电力拖动》内容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课程改革——基于项目任务驱动为中心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该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中职教学模式 机床电路 理实一体化
  • 简介:当前,中医药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刻,中医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面临的一些挫折,不仅需要中医药行业全体同仁们艰苦努力,而且还需要整个卫生界及社会、国家的大力支持,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努力从根本上加以解决。如果仅仅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那么一些长期积累的体制性、机制性和结构性的问题仍就无法解决,中医药的许多问题如特色优势淡化、基层中医医疗服务萎缩等也是治标不治本,仍很难解决。

  • 标签: 中医药发展 医疗管理体制 国外 中医医疗服务 中医药行业 特色优势
  • 简介:受加拿大安省维雅逊大学PileSchalm主任的邀请,我作为受邀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唯一代表,参加了由维雅逊大学于2005年4月1日主办的在安省议会大厦召开的安省中医药及针灸立法咨询会(会期一天)。本会议特地邀请了加拿大安省议员黄志华律师和RichardPatten先生参加咨询会。同时还邀请了加拿大卑诗省中医针灸管理局乐美森主席、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KerryWatson博士和加拿大安省食品药品管理局的有关官员等作为专家出席此次咨询会。此外,还有安省中医及针灸立法条款起草小组成员、卫生部的官员共计30余人参加了此次咨询会。

  • 标签: 加拿大 安大略省 中医 针灸 立法咨询会 技术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