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为了解海水动态变化对混凝土造成的影响,可以通过干湿循坏流动水来模拟海水的动态变化。与此同时,用一组长时间浸泡的混凝土作对比试验,对比两种试验结果得到如下结论:混凝土在这两种情形下的氯离子侵蚀的原理不同。干湿循环水中混凝土的侵蚀主要以毛细吸附为主,而长期浸泡状态下的混凝土的侵蚀主要是以扩散的方式为主,并且前者的侵蚀速度比后者的侵蚀速度快。

  • 标签: 混凝土 干湿循环 流动水侵蚀
  • 简介:流动儿童已成为学校教育面对的一个特殊群体,流动儿童归属感缺失的影响因素及主要表现在于身份边缘、遭遇拒斥、教育不公、备受歧视、适应困难、文化混血等方面。全社会应从提升关注度、消除城乡二元壁垒、营造家庭氛围、缩短学校适应期、发展社区文化教育等几个方面帮助流动儿童建构归属感。

  • 标签: 流动儿童 归属感缺失 归属感重构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某电站百万机组循环水泵因组态设计错误导致跳泵的事件及其隐患核查过程,为同行提供参考。

  • 标签: 组态 报警 保护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与此同时人们生活观念、消费水平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以住房需求表现的最为明显。目前,人们住房要求除了住得下、住的舒心之外,更多的是关注房屋的质量与环保性。建筑外墙保温施工作为当今房屋节能施工的重要举措,做好其施工已成为当今社会关心的焦点,这里我们也有必要对其具体施工技术要点进行研究。

  • 标签: 建筑工程 外墙内保温 施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小RNA(miRNA,miR)-185在骨肉瘤患者中的表达,探讨其在骨肉瘤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技术检测54对骨肉瘤患者和健康对照者(性别和年龄匹配)的miR-185表达。根据miR-185的中位数(2.381),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高miR-185表达组(21)和低miR-185表达组(33)。然后分析miR-185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血清样本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份从接受手术但未接受化学疗法或放射疗法的患者中收集,并分析miR-185表达与骨肉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总体生存率的关系。使用Manne Whitney U检验比较骨肉瘤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血清miR-185水平的差异。对数秩检验和Kaplan-Meier方法评估骨肉瘤患者的总体生存率。采用Cox回归和多因素分析评估预后价值。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骨肉瘤患者血清中的miR-185表达显著降低(U=373.000,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iR-185的低表达与较大的肿瘤体积(直径<5 cm比直径≥5 cm的miR-185:3.100±0.359比1.806±0.226,P<0.01),较高的TNM分期(一、二期比三、四期的miR-185:2.986±1.562比1.566±1.305,P<0.01)和远处转移(未转移比转移的miR-185:3.014±1.660比1.590±1.148,P<0.01)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lan-Meier曲线生存分析和对数秩检验显示,miR-185的低表达与骨肉瘤患者的总生存率降低有关。此外,多变量分析表明,miR-185表达降低是骨肉瘤患者总体生存的独立预后生物标志物(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miR-185可作为一种肿瘤抑制因子,有助于骨肉瘤患者的诊断、预后。

  • 标签: 骨肉瘤 微小RNA-185 诊断 预后 生物标志物
  • 作者: 李峰 刘勇杰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18
  • 机构:身份证号:142329198804160017 身份证号:142325198609180017
  • 简介:摘要:本篇文章旨在探讨清管产物对天然气管道检测的影响。清管产物是清管过程中清除出来的物质,包括水、沙子、油脂、铁锈和化学药剂等。本文主要针对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和其他检测方法分析了清管产物的影响。清管产物可能会降低超声波穿透能力以及误导磁粉检测和其他检测方法的准确性。作者提出减少清管产物的影响的解决方案,包括添加有效清洗剂、在使用前检测管道内部是否存在清管产物、检测管道内部是否存在缺陷以及对管道内部进行干燥处理等。最后结论表明,减少清管产物对管道检测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应采取有效措施来确保管道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标签: 天然气管道,清管产物,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管道内部检测,减少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腰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brucella spondylitis,B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34例布鲁杆菌性脊柱炎患者的病历资料,男22例,女12例;年龄(52.3±10.6)岁(范围35~72岁)。在规范化应用抗菌药物的基础上,均采用腰椎后路短节段固定术,29例行单纯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术,5例行一期病灶清除、自体骨移植椎间融合固定术。监测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试管凝集试验(standard tube agglutination test,SAT)评估炎症控制情况。分析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的影像学资料评估椎间融合情况,临床疗效评价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改良MacNab标准及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 ASIA)分级,同时记录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4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04.64±16.72)min(范围65~145 min);平均住院时间为(16.49±7.41)d(范围7~38 d);术后随访时间平均为20.2个月(范围12~34个月)。末次随访时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均降至正常范围,SAT阴性。术后3个月时达到Bridwell融合标准Ⅱ级融合11例(32.35%),Ⅲ级融合23例(67.65%);术后6个月时Ⅰ级融合3例(8.82%),Ⅱ级融合31例(91.18%);末次随访时全部达到Ⅰ级融合。术后腰部或下肢症状即有明显缓解,VAS评分术前(6.3±1.4)分,术后1个月(4.1±1.2)分、术后3个月(2.7±1.4)分、术后6个月(1.6±1.0)分,末次随访时为(1.2±0.8)分;JOA评分术前(13.8±2.4)分,术后1个月为(17.6±2.6)分,术后3个月为(21.7±3.1)分,术后6个月为(24.9±2.7)分,末次随访时为(25.7±1.8)分。VAS评分、JOA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2例(ASIA分级C级2例,D级10例)术前存在神经功能障碍者,末次随访时2例从C级恢复至D级,10例从D级恢复至E级。改良MacNab标准疗效优良率达到97.06%(33/34)。无硬膜外血肿、神经损伤、脑脊液漏等手术并发症发生,仅1例发生切口感染经积极治疗后预后良好;随访期内无复发病例。结论在规范化抗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腰椎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布鲁杆菌性脊柱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腰椎 布鲁杆菌病 感染 脊柱融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胫后肌移位术治疗腓总神经损伤所致足下垂及翻畸形的早期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0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6例腓总神经麻痹性足下垂及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33~48岁[(39.5±6.0)岁]。左侧4例,右侧2例。患者均行胫后肌移位术,通过异体肌腱移植,将胫后肌止点重建于第四跖骨,纠正足下垂及翻畸形。比较术前和末次随访时踝关节主动背屈和跖屈的活动度、足翻和外翻的活动度;60°/s角速度时,踝关节背屈和跖屈的等速力矩峰值、足部冠状面翻和外翻的等速力矩峰值。末次随访时观察足部的影像学Meary角、跟骨投照角及第四跖骨直径。术前和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随访6~17个月[10(6,15)个月]。末次随访时,踝关节主动背屈为6(0,10)°,足外翻为3(0,5)°,较术前[-31(-33,-28)°、-10(-12,-8)°]均显著改善(P<0.05);60°/s角速度的等速力矩峰值,踝关节背屈力矩[(7.7±0.8)Nm]、足外翻力矩[(7.2±0.7)Nm]较术前[(0.0±0.0)Nm、(2.1±0.6)Nm]均显著提高(P<0.01)。影像学检查未见获得性扁平足畸形和第四跖骨止点处形变。AOFAS踝-后足评分由术前的50~73分[(61.3±8.4)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75~97分[(86.8±7.2)分](P<0.01)。结论改良胫后肌移位术治疗腓总神经损伤后足下垂及翻畸形,能够增加踝关节背屈和外翻的力矩,改善踝关节活动度,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腓神经 移植,异种 足下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与钛板椎间融合器(cage)固定治疗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后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9年6月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后因出现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而再次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6例,男17例,女9例;年龄(54.15±8.60)岁(范围41~68岁)。责任节段包括C2,3 1例,C3,4 3例,C4,5 9例,C5,6 6例,C6,7 7例。采用颈前路减压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术(零切迹组)12例,颈前路减压钛板cage固定术(钛板组)14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吞咽困难Bazaz分级、植骨融合Eck等级、C2-C7 Cobb角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随访(33.38±21.26)个月(范围12~71个月)。零切迹组手术时间为(95.83±5.47) min(范围89~105 min);较钛板组的(121.28±8.24) min(范围106~131 min)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02,P=0.000)。零切迹组术后1个月吞咽困难Bazaz分级较钛板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126.000,P=0.022);术后3个月两组均无残留吞咽困难患者。零切迹组JOA评分由术前(9.50±1.31)分增至术后3个月(14.00±1.21)分、末次随访时(14.33±0.78)分,钛板组由术前(9.14±1.79)分增至术后3个月(14.29±1.07)分、末次随访时(14.71±0.73)分,两组手术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47.343,116.448,P=0.000)。零切迹组VAS评分由术前(5.33±1.67)分降至术后3个月(1.42±0.51)分、末次随访时(0.83±0.72)分,钛板组由术前(5.43±1.55)分降至术后3个月(1.86±0.66)分、末次随访时(1.43±0.76)分,两组手术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76.355,88.500,P=0.000)。零切迹组NDI由术前43.62%±9.31%降至术后3个月15.38%±3.23%、末次随访时14.99%±3.26%,钛板组由术前43.76%±8.47%降至术后3个月14.35%±4.61%,末次随访时14.22%±4.59%,两组手术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54.358,99.307,P=0.000)。零切迹组C2-C7 Cobb角由术前8.26°±2.92°改善至术后3个月15.69°±4.06°、末次随访时14.80°±4.18°,钛板组由术前5.53°±9.04°改善至术后3个月15.51°±6.75°、末次随访时14.68°±6.89°,两组手术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2.014,53.315,P=0.000)。随访期间未发生螺钉松动、断裂及食管损伤。结论颈前路减压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术和钛板cage固定术治疗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均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并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及维持颈椎生理曲度。零切迹椎间融合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软组织损伤及术后早期吞咽困难方面更具优势。

  • 标签: 颈椎 脊髓压迫症 脊柱融合术 再手术